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继承士大夫审美文化传统,以人生境界为其“美学思想”的指归,针对现实知识分子的丑陋人格,基于“理”本体论,以“诚”论真,以“仁义”论善,是其论人格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唐以后传统终极依据的动摇,导致孔颜审美人格的信仰危机。面对危机,宋代士大夫进行了重建孔、颜审美人格典范的多方面努力。理学则把孔、颜人格上升到与本体浑然为一的境界,最终完成这一审美理想人格典范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茶的清幽纯净的自然属性与文人士大夫淳然淡泊的人格追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净化其心灵,锻铸其人格,抚慰心灵创伤,获得心灵上的超脱,体悟到蕴藏在茶深处的生命意义,体悟到宇宙的真谛,最终达到一种澄清雅洁、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不仅是理学建构的终极目的,是理学范畴体系的完成,也是理学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要达成的最佳境界,而这一境界主要是通过“乐”来体现的。理学家对“乐”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他们一方面继承儒学前辈忧乐天下的精神,以大悲襟怀关注现实人生;另一方面又对“孔颜乐处”从本体论层次上加以阐释,从而为士大夫的理想审美人格找到了形上之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人士大夫中的精英,范成大常以诗词为载体,发表对休闲的见解,其中充满了价值论、工夫论和伦理观的思考。而他本人在休闲实践中又体现了高度的美学境界和道德人格。这对于当代人的休闲文化生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然与人为作为中西方不同的诗学品格,形成中西方对于生命以及艺术的不同看法和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自然是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被肯定,影响到文人士大夫的人生理想、人格境界并由此落实到他们的诗文风格;而在西方,人为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在本体论层面和创作论层面都有深刻而广泛的体现。笼统的说,中国古代重自然而西方重人为。  相似文献   

7.
1.语文教师的人格素质与教学效率。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邢小利的为人处世及作品的评述,颂扬了作者真实、真诚、直白的语言姿态和富有良知的人格魅力。论证了境界、情怀和人格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动的关系。对知识分子而言,要想写好作品,必先做好人,人格限定着境界和情怀,也关涉着作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文如其人,作家的语言文字展示着作家的情怀、境界和人格。  相似文献   

9.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李春青中国古代士人对人格境界的追求恰如西方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一样执着。作为士人阶层精神文化主要代表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人格境界是士人阶层自我意识、自我规范的产物,是他们安顿心灵、消解心理紧张与焦虑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被誉为中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他那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尚人格,千古以来被人们传诵不衰。其诗质朴自然、冲和平淡,文如其人,人文相属。且与自然相合,情景交融,境界高迥深远,深得文人士大夫和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对唐代田园诗派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饮酒》(其五)作为其田园诗的代表作,既是陶渊明人文境界的最美绽放,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  相似文献   

11.
王璇 《文教资料》2009,(32):84-85
宋代既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是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茶与文人有着难解之缘.宋代的士大夫一方面是一流的文学家、艺术家.一方面又是著名的茶客。茶文化由于士大夫的推崇更加繁荣.而宋代士大夫的人格也在品茗过程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2.
两汉以其大一统的恢弘气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国家的统一,皇权的加强使两汉已不再是士大夫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和不得不寄于皇权的现实,使两汉的士大夫无不心生哀伤。在这矛盾重压之下,士大夫的主体人格便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如今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学会对两汉士人的人格特征自觉地扬弃,以求在当下更好的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士大夫人格、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这三种人格的内涵和实现要求不同.古代士大夫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人格内涵丰富,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等方面的素质,强调扬善抑恶,塑造理想人格.圣人人格应具备“内圣外王”,“德业兼备”.这三种人格由低到高,是古代三个不同阶层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作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并由此应运而生了文人画。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特征,决定了古代画家的人格取向,并因此决定了文人画的艺术精神与风格特点。本文试图探讨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人格类型、特征并由此分析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一、人格与效应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无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儒、释、道辩证统一的艺术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的人格这以千百年来一直受世人仰慕,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他的“隐逸”生活方式,而在于他思想上既儒、道、释兼综,吸取了儒、道、释思想中有益的资源,而同时又超越于儒、释、道之上,对之作出了辩证的扬弃。他的人格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艺术化、审美化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与化为一”是渊明在玄学影响下所确立的人生观,“以化为居”便能以平淡高远的胸襟面对人生一切境遇,创造出艺术化审美的人生境界。渊明以自然性分作为选择仕隐出处的依据,把士大夫不屑躬行的劳作生活转化为超越的人生审美境界。寄言出意的玄理被渊明到这种审判的人生境界,生命能的每一处都被诗化。  相似文献   

19.
《岳阳楼记》是我国传统人精神的一个表征,是北宋庆历之际时代精神的聚焦,是一群在政治上遭遇迁谪厄运的士大夫高尚人格凝成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沈期、宋之间的研究,多探讨其在律诗定型上的贡献,而于其人格类型、审美境界,则鲜有论及。本文认为,沈、宋存在着功利、审美的两重人格,并呈现出共时态的双重性、历时态交替性的特点,造成其人品与诗品的离合同异现象。宫廷中,沈、宋两重人格并存,其应制诗有着两重性的特点;日常生活中,沈、宋复归于真实的人格,诗表现出感情之真;贬谪时期,渐近于人格的纯化,其抒情方式与抒情境界相对于“四杰”有了新的发展。文中论述了以下内容:一、官延应制诗的两重性;二、审美人生的逆向追求;二、感情之真与诗境之美;四、人品与诗品的同异离合;五、人格心理的纯化与抒情境界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