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对象:广州地区高职高专院校2004—2007级新生共4414人;方法: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UPI),WJZ与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院校新生与本科院校新生心理状况方面差异不明显;纵向比较来看,2007年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从特定人群来看,2005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高职院校新生主要心理问题在于神经衰弱、抑郁、自我意识不足、自我接纳程度不高;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高职院校新生心理调查发现的问题着手,探讨了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有效解决高职新生适应新环境的相关问题,提出对解决高职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民办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章采用UPI对合肥财经职业学院2009级全体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着适应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人际关系敏感、情绪情感不稳定等原因。为此,文章对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有关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选用心理测试工具SCL-90、UPI对某高职院校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所得数据并对高职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采取专家心理咨询、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完善班级心理健康监测工作、开展各类活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三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的2200名新生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发现,广西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的整体水平,突出心理问题具有共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分类别的学生关照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于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入学一个月后对地质类院校各院系部分新生进行测验,探索近3年来地质类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地质类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乐观,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抑郁、偏执等方面,并且近3年来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团体活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团体活动特点出发,探索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团体活动的教育方式,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理测试工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641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25%左右学生的测评数据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且学生性别及成长环境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高职院校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应重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章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对某院2010级723名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院2010级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良好;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问题、强迫症状、人际关系问题和亲子关系问题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条件.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将来的职业需要.结合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便于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1.
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量表对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显性的心理问题。在分析新入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使用UPI问卷对保定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帮助其成长,本研究用SCL—90量表、开放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分别对3422名和70名2008级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和访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SCL-90测试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抑郁、精神病性、焦虑、其他、恐怖、躯体化。开放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揭示: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心理不安诊断测验(CAS),选取我校99级和2000级新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级新生从总体上看没有显差异,引起师专新生心理不安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控制力差和自我弱,有4%的新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女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自我弱和罪恶感,男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疑心与妄想,科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罪恶感,理科和艺体学生没有显差异。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教师提供了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衡阳师范学院2010级新生4447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检出率为6.23%,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不同性别、专业、学历层次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建某大学2011-2018年入学的共计33658名新生,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学科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并与全国大学新生常模对比。结果显示,82.7%学生心理健康,16.7%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男生在敌对、恐怖、偏执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P均<0.05),女生在躯体化等六个因子与总均分上(P均<0.01)显著高于男生。文史类新生除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其他因子外,其余均显著高于经管类新生,而经管类新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和总均分上显著高于理工类新生(P均<0.05)。与1997-2007年全国大学新生常模相比,除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其余均显著低于常模(P均<0.001)。而情绪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和学习问题是历年新生咨询求助的主要类型。可见,近年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好,与全国大学新生常模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但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检测与分析 --以温州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心理评定量表对我校2003级、2004级新生进行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得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性别差异、科系差异等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路:1、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重要性的认识;2、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处理;3、开展以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4、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