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的理论,为翻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着重依据此理论对文化翻译研究的启示以及其在David Pollard翻译的余光中的《尺素寸心》的译本中的实际应用,总结翻译过程中取得最佳关联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译者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在信、达、雅标准下,对原文进行灵活处理,以取得最佳的语用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关联——顺应理论为指导,研究广告翻译的过程。广告翻译实际上就是对原广告的明示、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并在其引导下,无论是处理文化意象广告翻译还是非文化意象广告翻译,译者都要动态地顺应译语读者的语言语境、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传达出与原广告相同或相似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关联-顺应论视角看《围城》中文化缺省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缺省是与认知相关的交际策略,是认知交际过程的自然结果。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三方的认知活动。由于认知环境不同和文化的差异的存在,文化缺省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入手,对文化缺省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围城》中的文化缺省的翻译为个案,从"关联-顺应"的语用学视角对其翻译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中"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之一,现在已经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关联理论的提出也对各个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翻译领域。追溯标记理论的思想和分析标记概念的判定标准及其主要问题,然后结合关联翻译理论从最佳关联性对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原文风格、文化等的取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缺省是诗歌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诗歌翻译的特点决定了在译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文化缺省问题的途径,即:翻译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直接翻译是由Gutt提出的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的一种翻译理念。通过找出原文中的语义、句法和语音交际线索,译者可以在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诗歌原文本的特征,解决诗歌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否对原语中的文化预设进行正确的解读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关联顺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既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不断做出顺应选择的过程。用关联顺应理论解释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预设现象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忠实是翻译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关联理论意图观从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翻译的忠实进行了诠释。笔者以关联理论意图观为理论基础,指出规范性的翻译意图是翻译的基石,但是不能拘泥于原文,而要从受众的文化、历史、风俗背景等,进行再创造,实现翻译的解释性意图。  相似文献   

8.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的区域性和特异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原文中文化缺省成分理解上的困难和差距,这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的,但如采取恰当的策略很好地处理文化缺省,则可以有效地促进世界各文化的交流,从而丰富人类文化瑰宝。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文化缺省,对翻译进行动态的阐释,让译者充分认识到建构原文和译文读者最佳关联的重要性,进而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达到交际的终极目的,完成所肩负的文化交流这一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9.
戚紫莹 《英语广场》2020,(24):13-16
影视剧作为一种通俗文化的传播媒介,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观众而言,美剧在近年来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娱乐内容,更是人们了解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做好字幕翻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关联理论作为语用学的重要概念,对字幕翻译有着较合理的解释。本文以讲述华裔家庭的热门美剧《初来乍到》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以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为指导,探讨美剧字幕的翻译策略,力求为影视剧字幕翻译市场寻求恰当的翻译策略,改善影视剧字幕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方面对广告语Impossible is Nothing和它的中文译文没有不可能进行评析。从关联角度看,除了语义关联有所欠缺外,该广告语在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方面均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1.
语言形式的翻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二律背反的悖论属性。关联理论提供的认知关联机制能够在理论上对形式翻译的二律背反悖论属性进行阐释并在实践上对其做出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联理论中有关交际的推理特性,本语境,最佳关联,语言的解释性使用等一些基本概念体现了翻译作为语言的解释性使用的观点以及原语本和译语本解释性相似的观点,关联理论还反映出了本分类作为关联向导,翻译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基于语境的问题,所以,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语用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是最佳关联实现的过程,即听者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下的翻译,同样追求最佳关联。《道德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以《道德经》的第九章为例,分析如何更好的翻译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这种交际是一种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内的三元关系。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原作者的意图能否被译文读者所认识。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以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因此,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杰 《海外英语》2012,(4):223-224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otion of relevance in translation,aiming to clarify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translation,which can serve as an account of relevance in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根据翻译关联观,翻译是一种明示一推理的过程。它涉及作者、译者和目标语读者三元关系。在明示一推理过程中,译者应用多种翻译策略有助于读者找到语境中的最佳关联,与作者成功交流。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为科技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译者首先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原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法,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应用翻译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一个具有切实指导意义与价值的理论规范,使得应用翻译实践显得盲目而无所适从.关联理论适合并能够指导应用翻译教学,即教师应运用关联理论贯穿应用翻译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译者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三元关系之间的主导作用,并以最佳关联为目的与准则,具体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应用文体翻译、尤其是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19.
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模式已逐渐成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最佳关联性缺失的原因和表现来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关联理论诞生背景,指出从译者和译学研究者角度看,关联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有三:建构最佳关联的语境,实现译者意图;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符合读者期待;把握翻译的三元关系,完成明示交际。因此,该理论对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