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画一画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1.反复阅读课文,画…  相似文献   

2.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课文中我们不但领略了蟋蟀精湛的建筑才能,而且清楚地了解了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工程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会被蟋蟀不辞劳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会被潜心研究昆虫、把小昆虫当作是可爱孩子的法布尔所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蟋蟀的住宅》一文是19世纪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作者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及用它柔弱的工具怎样建造住宅,借以赞扬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的品质。文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文章描绘得具体、形象、生动。拟人 1.蟋蟀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主人有的是时间。句中的“专家”、“主人”是把蟋蟀比作人。2.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蟋蟀就在这  相似文献   

4.
《蟋蟀的住宅》一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出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怎样建筑住宅。教学中若能抓住课文中关键的三句一词,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图片)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生 :蟋蟀。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2.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 :“建住宅”二、初读课文 ,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 ,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三、变换角色 ,再读课文。1.…  相似文献   

6.
课文救生圈     
◎把蟋蟀的巢穴标为“住宅”有什么作用?配合小学语文第9册《蟋蟀的住宅》课文阅读《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其一,把蟋蟀的巢穴称做“住宅”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给读者以亲切感。其二,从蟋蟀建巢穴的整个过程看,工程之伟大,工作程序之繁琐,劳动任务之艰苦,与人造住宅何等相似。所以,用蟋蟀的住宅比“蟋蟀的巢穴”更形象、贴切。◎文中写“猫和苜蓿,下雨和地面湿……”等内容,是不是浪费笔墨与题目不符?配合小学语文第9册《蛇和庄稼》课文阅读作者在课文的开端就详尽地写了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如果就此止笔抽象出事物间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  相似文献   

7.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文主要介绍了蟋蟀巢穴和挖掘巢穴方面的知识 ,生动而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说明了蟋蟀建造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从而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一、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二、以读为主 ,读中探究1.自主读书引言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动物住宅的文章 ,你们想了解是什么住宅吗 ?教师板书课题。请大家用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老师有两个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相似文献   

8.
小学常识性课文的电化教学王燕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利用投影展现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蟋蟀的住宅》一文时,先投出一幅文字片:蟋蟀的住宅与别的昆虫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很快就得出了答...  相似文献   

9.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示范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蟋蟀的住宅》。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教过数次了.以往我都采用常规教法——品析语言文字,解渎蟋蟀住宅的特点来体会蟋蟀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也不乏精彩之处,但总觉得这样一成不变地教下去,不免给人以单调感。于是,我做了一次尝试,另辟蹊径试教《蟋蟀的住宅》。  相似文献   

10.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拟人、比喻、对比等表达方法。3.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其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学习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准备学生:读熟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教师:准备“画有蟋蟀住宅的一部分”的剖面图。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同学们喜欢…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宅、穴、蔽、弃、慎、择、毫、遇、址、掘”,学写“宅、穴、蔽”。2.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选择住宅以及住宅的样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笔下的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认真严谨、富有情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相关课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作者在课文中告诉我们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建成的。《装满昆虫的口袋》记述的是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文章生动、形象,小学生学习起来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4.
正《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根据法国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选编而成。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我们见识了蟋蟀的住宅——这项伟大的工程,也感受到了蟋蟀精神的可贵之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一、"住宅",让我们开启旅程何为"住宅"?住宅是指专门供人居住的房屋。谁的住宅?蟋蟀。蟋蟀——文章的主人公,一种极其普通的昆虫,难道它也有住宅?而  相似文献   

15.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示范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蟋蟀的住宅>.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教过数次了,以往我都采用常规教法--品析语言文字,解读蟋蟀住宅的特点来体会蟋蟀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也不乏精彩之处,但总觉得这样一成不变地教下去,不免给人以单调感.于是,我做了一次尝试,另辟蹊径试教<蟋蟀的住宅>.  相似文献   

16.
《蟋蟀的住宅》浅析和教学设计□石家庄市童星小学王丽娟张彦华《蟋蟀的住宅》原在统编教材小语第十册第7课,现被编入新教材第九册第15课,并且由原来的略读课型变为精读课型。课文调整后训练重点由原来的“理清文章条理”变为“抓住事物特点写”;生字由原来的“慎”...  相似文献   

17.
<蟋蟑的住宅>是一篇讲读课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如何建成的等方面的知识,文章赞扬了蟋蟑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8.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普作品。文章用拟人的手法 ,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有关蟋蟀建巢等知识。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 ,作者是十分赞许的。说明文的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书中谈及的知识 ,更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根据课文的特点 ,结合单元训练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我运用“自主发展 ,点拨启导”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 ,读中感悟 ,设计了如下的程序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破题开篇 ,激趣导入。让学生自由谈对蟋蟀的了解 ,教师提示“蟋…  相似文献   

19.
知识性课文的教学,仅限在课内是不够的,教师要创造一定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观察、讨论、辨析、习作、口语交际等)达到释疑解难、接受知识、运用创新的目的。《蟋蟀的住宅》是一篇充满童趣,适宜儿童阅读的科普读物。课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筑成的等方面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学习本文时,应以导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学习,获取真知。  相似文献   

20.
科学小品文取材广泛,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宇宙之大,昆虫之微,都是作者涉笔的文题。这样丰富多彩的题材,给孩子打开了一个迷人的科学万花筒。儿童是富于好奇心的。教学这类课文,应引导学生把对于新异事物的好奇心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去,使之升华为求知欲。我教《蟋蟀的住宅》时,针对不少儿童爱玩蟋蟀、熟悉蟋蟀的特点,联系作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