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署名权是指著作权人有权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决定署名与否,以及选择以何种方式署名,并有权拒绝其他任何未参与该创作的人要求署名的权利。署名权具有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属性,也具有财产权属性,是一种对世权。  相似文献   

2.
署名权分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大部分。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对署名权中的财产权利部分都有较为完整的保护措施,但对于人身权利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的案件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我们应该对作品署名权的制度创新。文章从作品署名权的转让、作者身份注册以及侵犯署名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三个方面对构建我国作品署名权制度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维捷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1):40-43,55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原则上应由作者本人来行使.但现实情况是署名权常常未能得到合理的行使.根据署名权的行使原则和作品署名的各种复杂情况,对集体作品、学位论文、建筑作品等七种类型的作品署名权行使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为解决作品署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原则上应由作者本人来行使。但现实情况是署名权常常未能得到合理的行使。根据署名权的行使原则和作品署名的各种复杂情况,对集体作品、学位论文、建筑作品等七种类型的作品署名权行使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为解决作品署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全社会的著作权法律意识日益提高。因此,学术期刊社要努力把版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论文的网络出版权问题、未发表论文的侵权问题、处理好署名权问题、修改权问题、“抄袭行为”与“文责自负”等问题。期刊编辑既要有责任维护期刊权益,更有责任维护作者权利。  相似文献   

6.
署名权包含积极内容与消极内容,其侵害行为分为发表前、发表时、发表后三类。侵害署名权应赔偿作者因创作作品而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损失,人力损失即劳动报酬损失额按照作者撰写一万字的文字作品花六个月的时间所应得的劳动报酬来确定,一般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来计算其损失数额。使用作品所获取的收益另行赔偿。  相似文献   

7.
对王洛宾评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音乐舆论界对“王洛宾现象”的诸多争论。王洛宾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散传于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收集、整理并加工改编,使之流传于海内外,对之应予以充分肯定,王洛宾对其中,融入自己创造性的一部分作品,应享有署名权和作权,这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8.
学术论文署名失范、违规、侵权的分析及应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论文署名权的表达是有规范可依的,现实中不当不实的署名可归为失范、违规和侵权三类。学术期刊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以作好这三类不当不实署名的处理。同时,在每年的征稿或稿约中对学术论文署名权的规范提出明确的要求,释读著作权法和国家标准中有关署名权的规范,对学术论文署名权意识淡薄或缺失的作者及对不当不实署名者也有教育、约束和警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编辑中署名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署名权是作者对其作品拥有的基本人身权利,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保护,在现实新闻工作中这种合法权利往往受到非法侵害。认真分析思考这一问题,借以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及各界的关注,从而使新闻作品的署名权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身份权上之贞操权常常为法律人所忽视,尤其是我国立法上仅仅用含糊不清的“忠实义务”来替代。无权利则势必难以救济损害,倘若忽视了对身份权法上的贞操权的保护,无疑会成为婚姻家庭关系乃至于社会秩序稳定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1.
亲属法上的身份权基于自然人而产生,民法上的身份权基于一定法律行为或事实产生,应在《民法》中将亲属法和民法中的身份权分别立法,避免交叉、混淆,亲属法的身份权有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民法的身份权有监护权、荣誉权和著作权。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法中的身份权是支配权,现代身份权与古代的身份权大相径庭。将身份权认定为支配权以偏概全,缺乏立论依据,难以解释一些具体的身份权的非支配权性。现代身份权是一个诸多权利的集合体,具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文革期间的版权现象主要是废止与剥夺,它体现在有的作者的生存权利被剥夺;许多作者的作品所有权被剥夺;有些作者的创作权被剥夺;一些作家作品的发表权被剥夺;大多数作者的署名权被剥夺;大多数作者的报酬权被剥夺;一些作者对作品的改编权和修改权被侵害;一些作品的转载权被剥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制度在中国现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视听表演者权在影视演出合同蜕变为署名权和劳务报酬请求权.在表演者权侵权判决书中一部分体现为对录像制品的表演者权,一部分体现为对影视作品的署名权和劳务报酬请求权.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取消了录像制品,规定了对视听作品的后续使用获酬权,取消了“约定”规定,但非主要表演者权利的剥夺,似有不公平之嫌.  相似文献   

15.
版权,也称著作权。按照民法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即版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身权,二是财产权,也可以称为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作者的人身权利又包括发表权、署名权、受尊重权、修改权、收回权、起诉权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的财产权是指作者依法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它科技成果权)。  相似文献   

16.
对著作权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著作权法的出台,是我国著作权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该法仍有值得推敲之处,本文作者从著作权法的规定入手,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学说,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署名权、软件著作权登记与保护以及著作权侵权中的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相应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著作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著作权领域,因权利的归属原则自相矛盾,引发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著作权纠纷,廓清著作权权利归属原则,便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以德法为代表的“作者权体系”,一直奉行“创作人为作者原则”,不承认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体现了人格价值观;而以英美为代表的“版权体系”,例外规定了“视为作者原则”,承认雇佣作品,体现了商业价值观;而我国的著作权立法,其价值取向不明,权利归属原则自相矛盾;我国应该取法“作者权体系”,严格确立“创作人为作者原则”,取消有关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规定,同时创制“雇佣作品法定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传媒上发表和在展览馆展览的具有艺术性质的民间剪纸,其版权主体为域群和剪纸作者,域群和剪纸作者共同享有精神权——署名权和财产权——域群享有版权的20%,剪纸者享有8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国内学术期刊特别是医药类、自然科学类期刊热衷于在学术论文的多个署名作者中标识一名为“通讯作者”,认为“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论文的责任者、联系人等等。然而这种做法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没有参与创作的人就不能成为作者。“通讯作者”的标识引起了著作权认定的混乱,应当摒弃。对没有参与论文创作的课题负责人,不应当成为作者。学术论文的署名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相似文献   

20.
配偶权是一种绝对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份权,其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表现出配偶权的双重特征。这是由于配偶权的内容繁杂的特性所决定的。所以侵害配偶权的主体不仅是有配偶之另一方,还有配偶之外的第三者。作者着重对侵害配偶权的配偶另一方及第三者的法律制裁方法,以及对受害之配偶一方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途径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