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清末民初的通俗教育运动是由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的"开民智"、改良社会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其意义在于,政府和知识界及时注意到社会底层民众的教育权利及教育空间,开启了由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探索,对中国社会的传统教育制度是一次重大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它聚焦普通民众,在"救亡图存""改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民众思想文化启蒙的重任,对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立足出版、昌明教育是张元济教育思想及活动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编辑新式教科书、编订教学工具书以及广泛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这不但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新学的传播,而且还给大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有志之士和广大知识界以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4,(4):89-94
为了"唤起民众",改良社会,从1928年6月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识字运动。作为识字教育的主要载体,民众识字课本的内容,既注重普及民众的日常知识,又着力塑造民众的"党化意识""国家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众识字课本不仅是民众祛除愚昧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国民政府进行政治宣传和基层控制的有效手段,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2 0世纪初 ,在列强军事征服的导引下 ,基督教势力大力向中国扩张 ,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由知识界表现出强烈的反基督教的思想倾向。由于中国的贫弱、中西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某些传教士对中国民众所表现的骄横姿态 ,加之一些教会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的严重问题 ,终于导致非基督教运动席卷中国数省  相似文献   

5.
维新运动时期,为了适应当时教育改革对教科书的需求,新式学堂积极投身于编辑教科书的活动中。其中,以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为代表对编辑教科书进行了最初尝试。新式学堂参与近代教科书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教育体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唤起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化运动的发展。但在大革命到来之前,这种传播主要限于知识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列主义传播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大钊、孙中山和瞿秋白。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9,(1):52-57
近年来中日之间的往来愈加频繁,对彼此新印象的形成也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中日知识界都在重新审视彼此的国家形象。日本的"中国观"大抵集中在来自《论语》、《三国》的古典中国观以及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革命中国形象。如此而来的中国观都积极向上。而事实上日本民众对中国还有很多误解与偏执。众所周知,如此中国观的形成与日本近代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以及宣传有关。中日知识界对日本民众中国观的相关论述已不鲜见,而对当时中国民众形象的整理与论述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我们将重新梳理二战前日本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民众的印象及其形成背景。具体以芥川龙之介及其同时代的"中国通"清水安三、橘朴的相关论述为对象作横向对比,进而让我们对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的中国民众形象有一个客观认识,并探究其背后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育运动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教育立足于乡村生活,以改良农村现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为目的。乡村教育的内容多与乡土紧密结合,所使用的教材多为乡土教材。近代河南乡村教育运动主要有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其教育内容体现为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省立民众师范院的教育多以民生教育为主;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教学多以乡土活动为主;省立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多以乡土调查和民众读物为主。  相似文献   

9.
今天习以为常的“大众”概念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大众文学”等在1930年代对很多中国知识界的人来说都是“新兴”的词汇,需要在特定的文化政治语境下叙述。但“大众”的概念不是骤然空降而来的,在晚清至1930年代之前的语境中它就曾经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过。对“大众”/“民众”的关注是在晚清救亡图存的启蒙浪潮中兴起的,与这种重新认识“大众”/“民众”的过程相伴随的也有平民教育运动、关于“民众文学”的讨论等,而这些都需要在一个大众正在崛起的时代语境中来考量。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及其主编的《小说月报》“现代性”追求的独特性表现为:在编辑立场上,希冀在学自身的现代性追求与其对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功利性影响之间寻找一种折中;在编辑行为上,以对“整理国故”与“诺贝尔学奖介绍”的重视,对学性与学术性的强调,隐晦的建构起不同于五四知识界主流的“现代性”追求分岔。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西南民族地区发起了边疆服务运动,广泛开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计改良和传教为主的各类服务工作,其中在川西羌族地区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该地一定范围内的民众接触或接受了具有近代内涵的新式教育,对该地社会文化生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变化,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初生形态。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作为一个整体和社会群体,其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史学界对此看法也不尽一致。有同志认为,这与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大力培养西学人材有关。还有同志认为与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社会内部结构剧烈变化有关。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派遣留学生赴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是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断定: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一开始就只是直接借用西方标点符号;胡适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的首创者。上述论断欠妥,与史实不符。历史事实的真相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并非诞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而是诞生于近代汉字改革运动的初期——清朝末叶的切音字运动时期(1891至1910年);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的诞生包含着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并非一开始就只是直接引用西方标点符号,而是在继承我国古代标点符号、引进西方标点符号中坚持重新创造,创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式标点符号。这种继承、引进、创新三结合的方法,一直贯穿于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和发展的全部历程。胡适对于倡导和推广新式标点符号曾起过重大作用,但胡适并非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经济体制虽有所疑虑和保留.但都不同程度或变相地肯定了其合理性。它之所以在当时中国知识界的视野和观念中是比较理想和美好的事物,是因为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同”理念相吻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似是而非地切近中国社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民众文艺周刊>在邵飘萍的报刊改革下成为当时文学思潮和运动的历史记录,它与鲁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迅参与了其编辑工作,并"通读"、"校阅"稿件至16期.鲁迅在<民众文艺周刊>发表杂文七篇,译文三篇,杂文内容包含称颂革命先驱,同情底层民众,抨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暴行和反动文人嘴脸等,这在鲁迅思想发展上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并且有形象性、融理于情的文学特征.<民众文艺周刊>记录了鲁迅的抗争,也促成了鲁迅杂文思想和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式教学法是中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式教学法被引介入中国的过程中,历经了对新式教学法的移植和模仿、对新式教学法西化还是本土化的理性思考以及通过对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与西方新式教学方法之间的调适,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适合中国社会环境教学方法的过程。从整体上看,在近代新式教学法从理论和实践中被引入的过程中,既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内化汲取的过程,又经历了从中国沿海近代教育比较发达地区逐步向内地农村地区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在乡村的推行不力与供给制度安排有密切关系。由于内忧外患等主客观原因,政府缺乏在乡村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动力和物质基础,不得不把发展乡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民间社会。乡村传统士绅阶层的衰落和分化不仅使原来乡村的教育供给结构遭到破坏,而且导致新式教育的推行成为一种可以赢利的事业,也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乡村民众既缺乏接受新式教育的意愿,也缺乏接受新式教育的能力,造成新旧教育的碰撞交锋,新式教育发展缓慢。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清末民国时期乡村义务教育的推行失败,其中的经验教训及体现出的制度设计原理,对当前所进行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璐铭 《林区教学》2015,(2):106-107
传统启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瑰宝。基于此,对传统启蒙读物加以概述,然后指出传统启蒙读物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传统启蒙读物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式学堂的分类、新特征和意义。认为新式学堂虽是一次较低层次的教育近代化运动,但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的出现毕竟把近代科学技术引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动摇了封建教育的制度结构,客观上促进了封建教育的解体进程,加快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旗手,为了唤醒民众、挽救国家,在当时的中国引领了一场深刻的、多方位的思想道德启蒙运动。他通过创办报纸等现代媒介形式,为道德启蒙创造了宣传的平台;他通过发起文学革命,为道德启蒙扫除了语言工具上的障碍;他通过大胆的建言立说,唤起了人们向旧道德反抗的觉悟;他通过对新式教育的提倡,为现代国民性的重塑指明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