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入世后,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执行入世协议势必会对上述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5%左右,对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实行配额关税,同时取消对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豆油进口专营。  相似文献   

2.
<正> 许可贸易主要指专利许可贸易、商标许可贸易和专有技术许可贸易。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置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使国际企业以传统的产品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而采用许可贸易方式,以技术出口代替商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就能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同样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出口商品异曲同工之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的方法,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角度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计算增加值贸易核算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内增加值贡献度、RCA指数和GVC参与指数,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GVC地位指数,更加准确地分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评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贸易统计指标已不能真实反映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从中间品贸易的视角,构建贸易指数,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技术构成及国际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中国高技术中间品出口的增长主要由进口推动;中国在中等技术、低技术中间品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初级中间品和资源型中间品方面,进口贸易指数不断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在降低中间品进口成本、提高研发投入、保障初级中间品和资源型中间品进口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非关税壁垒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正尉  杨兰 《科教文汇》2014,(24):217-218
中国入世以来,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贸易差额自2004年起连续十年呈贸易逆差。中国农产品贸易呈现出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的趋势。贸易逆差究其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随着国际贸易竞争加强,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逐渐替代关税保护措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农产品而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已成为当下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主要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以及非关税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后,研究出为应对非关税壁垒,企业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体系;政府应宏观调控行业结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入世以来,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贸易差额自2004年起连续十年呈贸易逆差。中国农产品贸易呈现出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的趋势。贸易逆差究其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随着国际贸易竞争加强,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逐渐替代关税保护措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农产品而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已成为当下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主要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以及非关税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后,研究出为应对非关税壁垒,企业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体系;政府应宏观调控行业结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均为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近年农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中、泰、越三国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中、泰、越三国农产品贸易均表现为比较劣势的并不太多,优势和劣势相对存在的产品种类占多数,三国间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对此,本文提出中国一方面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优势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和扩大中泰、中越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并重视与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其他GMS国家的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成 《内江科技》2009,30(12):122-122,157
本文分析了江苏农产品的出口现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和TC指数三个指标,对江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江苏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强江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老挝产业结构单调,农业是老挝最重要的产业,无论在生产还是出口贸易方面都是老挝的经济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咖啡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咖啡豆出口贸易在老挝农产品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老挝的咖啡出口在世界上很有优势,但是存在着许多关税或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对老挝的咖啡出口产生了不少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考察各种因素对咖啡出口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汇率、出口价格、关税、技术壁垒等是影响老挝咖啡出口的重要因素。扶持产业、引进外资、发展品牌等是老挝咖啡出口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种业是农业的上游产业之一,中国加入 WTO 后,从短期看对中国农业构成一定的冲击,弊大于利;但从长期看,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加速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国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好处,利大于弊。那么,中国加入 WTO又会对种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中国加入 WTO 已经达成的有关农业方面的协议,大宗敏感的农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等)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一般农产品的进口采取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这就意味着,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的种子市场将全面向世界开放,中国种子产业将如何面对 WTO 的竞争呢?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中为确保本国贸易利益,削减关税的同时,采取“绿色壁垒”措施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制造障碍,增加了我国的出口贸易难度。本文建议我们应积极面对挑战,大练内功,增强技术含量,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变挑战为机遇。文中京西板栗及河北鸭梨破垒入市的成功,给了我们不少的提示。作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基地之一的内蒙古,为使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受阻,应深思如何面对挑战与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2.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贸易集团,也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歧视性、隐蔽性方面,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壁垒依然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欧盟从保护环境和欧盟内部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准入以及农业支持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WIOTs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与失衡分析。研究表明:①中美双边贸易中国内增加值份额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虽在提升,但中国出口获益能力却较低;②中国出口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高于美国,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却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③中国出口中返回增加值份额低于同期美国,说明中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环节,而美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上游环节;④中美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份额均呈上升态势,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均在不断增多,其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⑤贸易增加值统计大大缩减了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水平,但中间品贸易失衡的缩减程度要明显高于最终品贸易;⑥中美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状态,而农业、服务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却表现为逆差状态。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业这项弱质产业来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O) ,不仅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入世”究竟会给我盟的农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应怎样去面对这些影响 ?这是关系到我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1 中国加入 WTO,农业方面的准入条件1 .1 关税减让中国已向世贸组织递交了农产品贸易措施的减让表 ,对 80 0多个农产品的税目提出了开价 ,准备接受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中有关农产品贸易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 ,农产品贸易的非关税措施将关税化 ,并在实施关税化过程中降低农产品的关税税率。自1 992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四…  相似文献   

15.
朱根发 《现代情报》2002,22(8):147-149
商标情报和专利情报、专有技术情报均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许可贸易的三大支柱。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置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使国际企业以传统的产品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而采用许可贸易方式,以技术出口代替商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就能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同样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出口商品异曲同工之效。尤其当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东道国是严格限制产品进口和外国投资时,许可贸易往往是国际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唯一可选择的贸易方式。本文介绍如何运用《商标法》实施商标国际许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分析了创新的开放性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通过建立一个计量经济模型,以中国制造业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理论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的开放性对中国制造业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出口比重等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越是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中国产业越就能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模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是农产品贸易大国,但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的特征突出,必须重视技术进步在转变农产品贸易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从技术创新模式视角出发,分析了领先型的R&D、跟随型的R&D和模仿型的R&D三种模式对农业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以便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根发 《现代情报》2002,22(8):148-149
商标情报和专利情报、专有技术情报均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许可贸易的三大支柱。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置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使国际企业以传统的产品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而采用许可贸易方式,以技术出口代替商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就能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同样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出口商品异曲同工之效。尤其当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东道国是严格限制产品进口和外国投资时,许可贸易往往是国际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唯一可选择的贸易方式。本文介绍如何运用《商标法》实施商标国际许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打造云南成为面向西南"桥头堡"的建设、"一带一路"的推进,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关税影响的降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所面对的首要障碍就是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分析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遭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分析出绿色壁垒对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和原因,最终找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与日俱增,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入世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削减,以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面临最多的,最难克服的壁垒,农产品出口受到很大影响,山东作为农产品出口大省,受其影响十分严重。本文就如何发挥质检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我省农产品出口质量保证体系,有效保障农产品出口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我省的农产品出口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省农产品出口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开展的工作、应对方法和措施,供政府、企业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