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53例气胸患者中有较明显胸闷、气促的6例患者进行细管(选用16号20cm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观察。结果:6例患者气胸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指插管至肺完全复张所需时间)1~3天,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20G切割针),并发气胸时胸膜破裂口较小,往往形成闭合性气胸,使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不仅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经皮肺活检对渗断肺外围性病变,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内科自1983年以来对63例病人进行了此种检查,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病历选择:凡距离胸壁3~4cm以内的肺周边肿块或浸润性病变,而经x线,痰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局部肺灌洗细胞学检查仍不能确诊者,病人又无浅表淋巴结肿大,无出凝血机能异常或心肺功能障阻,无肺动脉高压及穿刺局部无肺大泡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58例肺癌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46例(95.3%),6例术后、4例经皮肺组织穿刺病理证实,2例淋巴结转移灶活检确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58例肺癌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46例(95.3%),6例术后、4例经皮肺组织穿刺病理证实,2例淋巴结转移灶活检确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共使用10条外引流管和10枚金属内支架.结果:10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10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5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目前已较广泛地用于阻塞性黄疸的病人,其技术操作易于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我们开展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以来成功率近90%,无一并发症及死亡、现对资料比较完整的7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保障。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对24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体位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处理和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患者住院5—7天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天均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和消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的不典行性和确诊方法 ,从而加深对肺结节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了 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病患者的全部资料。结果 :根据X线征象诊断或考虑为肺结节病的确诊率为 59.3% ,经支气管镜粘膜活检的确诊率为 67.5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 )的确诊为率 62 .5 % ,PPD试验阴性者 82 .8% ,常规行SACE检查增高者为73 .4%。结论 :因肺结节病临床表现具多样性和不典型性 ,故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其诊断依赖病史、临床表现、X线、支气管镜、肺活检等多种方法 ,病理诊断是主要的确诊依据。并提倡对可疑的肺结节病患者应尽早行支气管镜粘膜活检或经TBLB检查 ,以期早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151例。结果:术后经半年以上随访,治愈率为84.1%(104/151),有效率为90.7%(137/15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报告16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临床以呼吸困难、干咳、杵状指及Veicros罗音为主要临床表现,16例患者行高分辨薄层CT检查,并与普通CT及胸片对比,能显示病变分布特征、细微结构及胸片上看不到的影像,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开胸肺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我院呼吸科诊治肺隐球菌病2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性,55岁,职员,主因“咳嗽、咳痰一周”来院。查胸片示“两下肺野多发结节”,即行肺CT检查示“两下肺野多发结节及片状影,增强后大部结节呈中度强化”。经抗感染治疗2周,病情无好转。行CT介导下肺穿刺,穿刺病理提示“隐球菌病”,再行脑CT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给予大扶康片(300mg/d)抗真菌治疗。治疗2个月后复查肺CT提示“两下肺片状影,病灶较前明显吸收好转”,  相似文献   

12.
模拟训练在医学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体模型,再加上一些机电、传感和计算机设备,就组成了一套模拟练装置.学生们利用该装置可以进行静脉穿刺练习、结肠镜检查,甚至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活检等训练.这些装置不仅能提供视觉影像,还要能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就像医生进行实际操作时一样.  相似文献   

13.
肝脓肿为农村常见病。近年来,我院内科在B超定位,A超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抽脓加药物冲洗及脓腔内注药治疗肝脓肿28例,与单纯穿刺抽脓比较,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肾脏穿刺活检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方法:总结2006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B超定位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经B超定位下肾穿刺活检术的194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护理,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奠定了基础。结论:B超定位下穿刺术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评价预后的好方法,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肺癌并发肺脓肿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并发肺脓肿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8例支气管肺癌并发性肺脓肿的临床、放射、纤维气管镜检查及开胸肺活检方面的资料.结果:肺癌合并肺脓肿时思维要开阔,纤支镜或开胸肺活检可协助肺癌确诊.结论:纤支镜对肺脓肿、肺癌明确诊断帮助很大,可减少误诊机会.  相似文献   

16.
经皮穿刺胸腔留置导管持续引流术是近几年临床采用的一种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对6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改进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的护理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减少导管阻塞、滑脱,及胸穿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涂片、血片联合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初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50例患者,分别采用骨髓穿刺、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及外周血涂片.结果 诊断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多见,占80.0%(40/50),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在疾病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结论 骨髓活检能更全面地衡量造血细胞增生程度: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高频彩超对肿大淋巴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45例(157个)肿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结果:良性23例(93个),恶性22例(64个)。均经穿刺和(或)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结论:良恶性淋巴结的2D表现和皮质、髓质、门部的改变及L/S比值具有各自的特性,结合CDFI的血管分布形态和PW中的Vmax和RI有助于进一步区分良恶性。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胸腔留置导管持续引流术是近几年临床采用的一种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对6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改进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的护理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减少导管阻塞、滑脱,及胸穿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在诊断乳腺肿块性质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乳腺肿块进行微创伤活检取材、病理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切片诊断相对比.结果:病理诊断与手术后病理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掌握,并发症少,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其可作为乳腺肿块常规检查方法和选择乳腺癌手术方式的依据,不会造成局部或全身扩散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