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写教研文稿,也要提倡走自己的路--尽量避开别人的思路,去注意别人常常会忽略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与众不同,常写常新.   不是吗?在别人习惯于介绍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时,我不沿袭这个思路写,而是针对自己的作文教学的得与失,既谈经验,又谈教训,写出了&;lt;指导〈洗菜〉的得失&;gt;一文.(见1992年第4期&;lt;小学教学&;gt;)……  相似文献   

2.
十二月九日 阴天 星期二 《研修,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个标题,我清晰地记得,是我一位感情特别细腻、才情很丰富的同事写的.当时,她参加完培训后,离开美丽的同升湖畔,回到家后,写了一篇培训日志,发表在我们《安化教研》这本刊物上.如今,我且“盗用”她的标题,抒写自己的感触,因为我觉得这个标题也一样适合我. 从2003年调入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到现在,我从事培训工作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从事教研工作也有九个年头.  相似文献   

3.
&;lt;小学青年教师&;gt;“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栏目,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喜爱.我最先读到的是贵刊2001年第3期朱华贤老师写的&;lt;谈谈如何捕捉教育文稿的题材(续)&;gt;,读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随后找来第2期,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又迫不及待地找来朱老师在第1期写的&;lt;谈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文稿&;gt;来读.从那一刻起,一股写作的激情便在我心中涌起,而朱老师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4.
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上了数学教研之路 21年前,我撰写的一篇经验文章在一次地区级的数学学术会上交流. 当时的省教研室林铭荪主任看见我那么年轻,又写了那样一篇充满激情(当然也充满稚气)的文章,笑着对我说:"年轻人,你写得很有特色,从现在开始进行教育科研,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说者可能无意,但我却听了进去.  相似文献   

5.
“教学建议“类的文章,与“教学一得“、“解题指导“一样,是青年数学教师开始学习写作时,宜学、易写的一种文章体裁.因为这类文章主要写“怎样教“的问题,课本中某例、某节、某单元都可作为写作题材,是每个教师常常想、天天教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类似“教学建议“文章的题材丰富而广泛,只要能掌握写这类文章的方法和要点,就能写出编辑、读者欢迎的好文章.怎样撰写“教学建议“类的文章呢?下面以&;lt;小学教学&;gt;2000年刊发的及笔者撰写的有关文章为例,谈谈写作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上完&;lt;威尼斯的小艇&;gt;一课后,我向学生征集作业题.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索,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当小艇,向大家作个自我介绍.“这个题目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从他们欣喜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很愿意做这次作业.我一说“录用“,所有的学生都纷纷写起了“威尼斯小艇的自述“.……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论   前不久,东南卫视&;lt;有你有我&;gt;栏目播出的“消防安全“专题节目中,就教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问题,主持人现场采访了福建宁德师范附小(该校是福建省少年儿童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福建省消防教育“雏鹰训练基地“)一位学生.下面是根据录像整理的一段对话.   ……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双眼必须自始至终紧紧盯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的“.近年出版的&;lt;教案与作业设计&;gt;一书,在设计教案时似乎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想对其中的&;lt;狐狸和乌鸦&;gt;一课的教案,谈几点看法,借此讨论一下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想以一位青年教师的教研文章《要育创新型人才先做创新型教师》为例,谈谈写教研文章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正“心”——主心骨,即中心论点要正确;二是要消“肿”——压缩篇幅,即把与题无关和可有可无的话统统删掉。先谈第一点:正“心”。此文针对教学中的现状进行评析,属于教研  相似文献   

10.
既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这是一对矛盾.要解决好这一对矛盾,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文&;lt;葡萄沟&;gt;是一篇抒情散文,情在景中,景中显情,是一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我在教学&;lt;葡萄沟&;gt;时采用了“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评改说明   &;lt;小学青年教师&;gt;2001年第一期所登&;lt;一个借来的“病号“&;gt;一文把一则病文称为“借来的‘病号‘“,并向读者征集修改意见.现将我对该病文的看法写出来.为叙述方便,对字句的评改我采取引用原文加括号的方式,括号内是评改意见.对全文的评改采取总评和重写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1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走上了数学教研之路2 1年前 ,我撰写的一篇经验文章在一次地区级的数学学术会上交流 .当时的省教研室林铭荪主任看见我那么年轻 ,又写了那样一篇充满激情 (当然也充满稚气 )的文章 ,笑着对我说 :“年轻人 ,你写得很有特色 ,从现在开始进行教育科研 ,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说者可能无意 ,但我却听了进去 .于是 ,我一边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一边就在学校里搞起教育科研来 .我首先根据心理学对智力的阐述开展对趣味数学与智力发展的研究 ,撰写了《趣味数学与智力发展》一文 ,很快被华东师大《数学教学》刊用 ,这是我的处女作…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   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往往还存在思路不够清楚,脉络不太分明的问题,这主要与他们观察事物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有关.在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其实已经有了两篇很好的习作范文:&;lt;小虾&;gt;和&;lt;松鼠&;gt;.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可以有意识地抓重点段落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运用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同时,要指导学生在课余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笔下生花“表格中,为习作练习做好准备.   ……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崇尚“校本”的时代里,与“校本课程”、“校本培训”等一样,“校本教研”也是遍地开花。在我去过的许多实验学校里,“校本教研”都已成为学校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随手点击“校本教研”这个词,网上的相关文章铺天盖地——这是一个热得发烫的时尚概念。但仔细检索这些文章,再加上亲身经历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一个问题时常萦绕在心头:“校本教研”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原点性、基础性的问题。有些“校本教研”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某种偏差,往往是因为偏离了“校本教研”的原点。之所以要有“校本教研”,首先是为了呼应…  相似文献   

15.
读到一本教育杂志上谈到《小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值得争论一番,因为小学生作文究竟是“有米之炊”还是“无米之炊”,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 什么是“有米之炊”?请看下面的实例: 有位小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一杯松子》的观察日记。大意是说:一天,放学后回家,他发现书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上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这个题目,专家褒贬不一,发表了各种不同意见。阅卷结束后有报纸编辑要我谈谈看法,我没有参与讨论。倒是一位考生事后向我谈起他的感受,引发了我的深思。他说:“我一看‘杂’这个题目,立即想模仿鲁迅写一篇杂文,可不知为什么,写着写着,谈‘杂’变成了‘杂谈’,你说说看究竟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有主心骨的杂文?”我想,情况确实如此,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中不少文章,谈“杂”变成了“杂谈”,结果杂乱无章、杂而无序、杂而无味的文章触目皆是。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局面倒是打破了,但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lt;倔强的小红军&;gt;这篇课文生动感人,是指导学生进行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有效凭借.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充分体会了小红军及陈赓同志饥饿、虚弱、疲惫这一特点之后,我引导学生找出了文中一重点句“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并抓住“终于“这一重点词分三步迂回深入地进行了读文、讨论、说话造句、想像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语言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作文必须解决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这个看法是对的。因为有米是炊的前提,掌握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但我认为光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学生即使占有了大量的材料如没有运用材料的能力也不一定写得出文章来。记得八三年我参加高考语文阅卷,就以那年高考作文题来说吧。当年高考作文题要求:“根据上面这幅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在阅卷的过程中我和另一位老师就学生所运用的材料统计了一千份试卷。统计的结果是:考生运用张海迪的材料达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lt;伟大的友谊&;gt;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让我感触很深.   教学中,这位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   ……  相似文献   

20.
大力加强数学教学研究的评论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笔者曾为&;lt;小学教学&;gt;(&;lt;小学青年教师&;gt;的前身)写了不少评论性(及其他)文章.笔者以为,对教研工作作出适当的评论是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相应刊物提高办刊水准的必然途径.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希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包括小学青年教师都能参与这一工作,更希望&;lt;小学青年教师&;gt;能大力提倡、积极鼓励这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