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这90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革命的30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经过建设的30年,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确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经过改革的30年,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
论邓演达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1909年至1927年7月,他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非资本主义,向着社会主义路途上走,并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力量,这标志着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从1927年7月至1931年7月,邓演达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标志着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刘波 《考试》2014,(3):32-33
<正>【专题梳理】一、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1.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953~1956年)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就是由一片空白到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过而到一国和多国的具体实践,中间既有高潮也有低谷,在曲折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既是一国的新时代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汲取了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的宝贵经验,秉承了革命先辈们不朽的先进精神,再次深刻认识了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我们经过反复探索,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飞跃,提出和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还处在模糊认识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盲目到自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和初步形成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党的十三大为标志,我们党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设计了未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框架,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这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实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论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从开始孕育到日臻完善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社会主义经济最早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产生。我国建国已经三十二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一些了。本文不打算全面分析这个问题。只打算探讨一下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总结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经验,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势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征程中,经过不懈的努力长期探索的结果。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期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及完善,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成熟定型做了充分准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新的概括,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成熟定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成熟定型,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如今,10年过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初步完成。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存在哪些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完善呢?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总结60年的经验教训,需要客观评价前30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功过,科学分析后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得失.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经验与实践发展的脉络看,我国在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关系、重视发挥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届年会到现在已有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的挫折,国际反动势力掀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高潮,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断言,社会主义失败了,共产党垮台了.在高等学校的部分师生中,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周旭皎 《文教资料》2009,(25):119-12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叉"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这对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1965年,中国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时期。  相似文献   

17.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就开始了。1956年~1957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讲座,1961年~1964年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都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突破传统认识是从1979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奠基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1956年倡导"进行第二次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其历史起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其理论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其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其产生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邓小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成功突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 1979年底到 1984年 ,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 ,这一阶段 ,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的基本思想 ,从根本上突破了社会主义要实行计划经济的框框。第二阶段 ,自 1984年到 1991年 ,即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巡前夕 ,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即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 ,即 1992年 ,从年初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到年底的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74页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并没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是历经了几年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社会才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思想不仅为史学界所公认,且在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有明确的表述。如此前后思想观点不一致,让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对学生作出自圆其说的解释,学生会莫衷一是。因此,我建议将“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