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专业频道节目设置策划和传播效果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观众对电视节目细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电视频道专业化势在必行。理论上,频道专业化有利于集中优势,减少重复浪费:有利于突出媒体特色,减少一窝蜂的“小而全”现象。但在实践中,担心专业化节目流失已经稳固的观众群,分流收视率,从而影响广告创收,确实是阻碍频道专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层面上的研究脱离不开实践层面上的新闻改革。2001年后,各省、直辖市三台相继合并,频道专业化成为各省与中央电视台的新举措。几年来,专业化频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方面,中央电视台及各省的专业化频道设置高度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专业化频道往往出现综合性内容。本文尝试对近几年频道专业化的四大核心命题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以共同探讨频道专业化研究的可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节目频道专业化,一直是过去8年里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一个前进方向。本文试从理论、历史和现状三个方面来解释中国广播电视频道从专业化向品牌化转变趋势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频道专业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了.它已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并且注定要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专业化频道,如CCTV-3综艺频道、CCTV-5的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等。各省、市级电视台便纷纷效仿,一时间如火如荼的频道专业化热潮席卷了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频道专业化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但大多数地级市电视台的专业频道并不专业,严格地来说,只是占据了不同频道的内容相似、雷同的数套节目而已。地级市电视台频道专业化改革,陷入了一个重复建设的怪圈。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以开办专业频道为目标的频道专业化正如火如荼。目前,全国省级以上的电视台都或多或少地开办有自己的专业频道。频道专业化在给电视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频道专业化使得电视台对节目的需求量激增,电视节目走向市场已是必然的趋势。作为电视节目生产大户的电视媒介,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强节目经营,抢占国内节目市场,使电视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唐雨 《视听纵横》2001,(3):55-57
所谓电视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从某种概念上讲,这就是给频道定位。既然是定位,那么,定位的方式是否科学?所定的位置是否科学?定位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说,定位本身的专业程度将对电视专业频道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是简单地以不同的专业将不同的频道加以区分,它是经充分研究后对频道“专业”的一种科学再现。定位的专业化是城市电视台在频道专业化道路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视资本结构的状态决定了电视资本的营运方式。频道与网络是广电的两大资本,频道的专业化与二次分配的管理模式,使频道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利益原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节目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是实施频道制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9.
刘存宽 《视听界》2005,(1):85-85
许多人认为,“只要专业化频道真正具有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电视观众就会自然地凝聚在这些不同的专业化频道周围”。。假如专业频道没有财政拨款,完全市场化运作,“频道专业化”还有出路吗?笔认为,专业频道不能孤芳自赏,专业频道的“窄播”是有限的,专业频道的出路在于培育节目品牌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频道专业化是近一年来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2001年7月初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和戏曲频道开通,以新闻、资讯为主的西部频道,也于2002年5月12日正式开播,各省级台在完成了诸台合并之后对原有的频道实施了专业化改造。经过改造后的频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在节目的制作播出方面有了一定的针对性,观众选择的余地相对以前也有所增加。从广电改革的大方向来看,频道专业化的思路显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频道专业化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但大多数地级市电视台的专业频道并不专业,严格地来说,只是占据了不同频道的内容相似、雷同的数套节目而已。地级市电视台频道专业化发展陷入了一个重复建设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自己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业务规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记者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加强频道管理是频道专业化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13.
张甜 《视听纵横》2004,(6):39-41
“频道专业化”是指媒体经营单位在现有的频率资源条件下,以整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从而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够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频道专业化实践的初期,大家都如同走在一条钢丝绳上,力图在专业化的追寻和市场成功间寻求完美的结合点,而这个结合点的寻求对于地方专业化频道来说更为重要。从浙江教育科技频道的实践来看,正是因为在专业频道普遍面临的生存困难中提出“专业化、市场化”的频道策略,才于近年来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使得电视频道数量猛增,专业化频道便应运而生。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专业化频道要运用和强化营销策略,对节目、栏目和频道本身进行总体设计与整合营销,才能适应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时下,电视业界内有个响亮的名词,叫做“频道专业化”。一夜之间,各种专业频道开始在全国各级荧屏上登台亮相,竞相上场。然而,这如火如荼的频道专业化热潮似乎不大叫座,也不十分叫好。应该说,电视频道专业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那么为什么发展现状有些出人意料呢?笔者不揣浅陋,斗胆在此做一下探讨。探讨之一:受众心理电视是办给人看的,开频道也好,设栏目也罢,不能一哄而起,只忙着“跑马圈地”,还应认真考虑如何“精耕细作”,揣摸观众心理。有学者作过这样的分析:从思维习惯和民族性来看,中国文化较之其他国家的文化更强调综合…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04,(6):91-91
2004年4期《北京广播电视》刊登马嘉、海燕的章——《电视频道专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章认为频道专业化可以看作这样一个行为:把一定的化作为一定组织(或社群)变量,通过专业化过程,在技术、观念和制作、播出诸多层面,实现该类化的生产、传播和反馈,满足该类社群人们的需要是频道专业化的根本目的,以此而达到这个频道的兴旺发展。专业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已经走过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迈进了频道时代,频道专业化成为电视改革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央电视台率先建立了9个频道,分别定位为综合一新闻频道、电视剧频道、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科教文频道(计划取代原7套的定位)、文艺频道、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各地方台也积极跟进,及时设立了一些新的频道,如女性频  相似文献   

19.
频道专业化.节目对象化在电视发展进程中具有普遍意义,专业频道是电视分众化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元月一日,济南电视台全面推行频道专业化管理体制,同时六个不同特色的专业化频道全新亮相,济南电视台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频道专业化管理的实施重新界定了总编室的职能,”对内管理的枢纽,对外工作的窗口”的定位,把总编室推向了全台工作的中心位置。总编室在明确自己定位的前提下,转变职能,拓展了工作层面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