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几年祖国大陆报刊对港澳的报道逐步增加。这从沟通情况,增进同胞情谊方面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好事情。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个地区同祖国内地隔绝已久,再加上当地方言的影响,他们在文字的某些用词用语方面,已同内地有了  相似文献   

2.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果断措施,平息反革命暴乱之后,台湾、港澳及海外的反动势力大造谣言,歪曲真相,妄图再度掀起反共浪潮。他们使用诸多手段,其中亦包括了在档案、史料上大作文章。以下摘录了台港报刊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3.
前言一、《辛亥革命时期广东报刊录》,系多年来收集整理资料工作中积累而成,作为业务参考之用。收录时间广东内地中文报刊起自清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述报》,港澳报刊则始自清咸丰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中外新报》,迄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一九一一年)止。共收广东内地出版之报刊中文日报六十九种,半星期报、五日报、星期报各一种,画报七种,期刊四十三种;香港出版之中文报刊三十二种;澳门出版之报刊三种。总共一百五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港澳媒体采访团内地行”活动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新时期对港澳广播工作的新路径:发挥中央媒体优势,搭建内地与港澳交流平台,通过内合外联,在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助推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5.
张涛 《中国广播》2014,(1):44-47
"后回归时代",对港澳新闻传播媒体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此,内地媒体需要调整对港澳新闻传播策略。包括立足服务时代、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审视对港澳新闻传播,变内地视角为港澳视角,变"碎片化"传播理念为"战略传播"理念;加强与港澳同行以及在港澳的中央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6.
我同港澳进步报纸的记者有过多次接触。他们的采访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港澳报社派来内地采访的记者大多每报只有一、二名。他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只要有向港澳报道价值的新闻,不论是体育的、工业的、农业的、科教的、政文的,他们都积极采写,及时发稿。去年第四届全运会比赛期间,港澳报纸登载本报特派记者的稿件和图片,每天占大半版;文字稿四篇以上,照片两三张。文字稿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花絮等,品种多样。今年6月广州举办国际足球邀请赛期间,香港文汇报前来采访的两名记者平均每天发稿八九篇(包括图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改善人民生活的报道,在报刊上占有不少篇幅。这是必要的。它可以让人们从亲身的感受中,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更加满怀信心地干四化。但是,有些报道不注意科学性,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为什么如今有的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出门叫喳喳,进门笑哈哈”呢?原因之一就是同某些报道缺乏科学性有关。哪些地方缺乏科学性呢?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向     
港澳投资内地包装印刷业门坎降低2009年1月1日起,香港、澳门在内地设立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最低注册资本将比照内地企业实行,门坎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3,(12):I0003-I0003
11月5日至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主办的“第九届港澳听众联谊会暨港澳同胞看内地文图征集大赛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内地游客赴港发生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内地因素"似乎成为了陆港习俗矛盾中的导火索。本文选取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东方日报》为分析对象,提取了从2013年9月1日到2014年8月31日整一年里有关内地游客的报道为样本,从报道时间、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报道形式、事件性质、报道态度这几个方面来建构类目,从而进行内容分析。发现:1.总体而言,港媒对内地游客的报道负面内容居多。2.有关于内地游客的报道,港媒最关注的还是经济方面的议题。3.港媒对内地游客的报道多持中立态度。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深圳荔枝节期间和最近的深圳中华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八周年暨二厂投产庆典活动期间,都邀请了香港新闻界同行前来采访。与他们打交道数次,深深被他们的抢新闻的意识和主动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内地记者与港澳记者一起采访同样对象,水平的高下和工作态度一下子就表现出差距。港澳记者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记录了笔者的一些感受,推荐给新闻界同行。 主动抱新闻 没有单打一 1992年6月28日中午,50多位深圳记者和港澳记者在《深圳特区报》集中,分乘两辆大巴前往香蜜湖海龙宫,参加荔枝节的开幕式。一到海龙宫,热情好客的主人把记者们请到休息室吃水果,喝饮料。内地的记者们坐在休息室尽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界代表团今年3月如期出访,引起港澳各界普遍关注。原来,港澳新闻界不少人士认为,内地正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新闻代表团是出不来了。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在他们正生疑虑的时候,由全国记协和内地八省、市新闻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新闻代表团出访香港。双方原先熟识的老朋友欢  相似文献   

13.
一月外国记者自由采访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  相似文献   

14.
沈德威 《新闻传播》2006,(10):46-46
提高维权报道认识 履行维权神圣职责 要搞好维权报道,首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这并不排斥必要的舆论监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开始重视新闻的舆论监督,工人报刊必然把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维权报道上。披露和批评某些严重侵害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以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成为工人报刊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将“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列为十项成就之一,并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高到“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高度。这是用科学发展观对港澳问题的全面论述,既有政策的连续性又颇具新意,是指导我们今后对港澳广播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翟边 《报刊之友》2002,(4):63-63
据了解,目前已有9家香港新闻媒体和1家澳门新闻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常驻记站。国务院港澳办的官员说,将来会有更多港澳媒体获准在内地驻点。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图片报道早已不再是报刊的专利。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图片报道铺天盖地,就连央视某些节目里也大量使用了报摘和图片报道形式。这就引发当今报人的思考:如何在多媒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报人面临的、必须认真应对的新课题之一。本文就如何改进地市报图片报道的运行机制及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春节前后,在深港之间拥挤的东铁上,随处可见带着大包小包奶粉的"拖粉一族",内地游客抢购奶粉随即引发了港澳部分品牌奶粉的"断供"。港澳的不少药店和超市不得不对奶粉进  相似文献   

19.
文字记者写出好文章,摄影记者拍出好照片,和记者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都是密不可分的。摄影记者同文字记者相比,除了报道形式的区别之外,调研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近年来,国内报刊纷纷出现图片告急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报道质量上乘的好照片,照片质量好坏同记者采访深入与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地区近代报刊中的"蒙汉合璧"的编刊形式是不同于内地报刊的特殊形式。它体现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开通地方风气、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等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