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培养并保持浓厚的学英语的兴趣呢?学生学习英语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和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来自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和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这种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于是,研究性学习就成为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方法。那么,如何利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实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呢?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欲望,创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学生学习语文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需求和愿望,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语文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在动力,以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为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结合自己教学,结合苏教版教材,谈一些自己的设想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一、巧妙引入新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其自觉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鼓励、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驱力,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驱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主动参与的欲望主要来自于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因此,新知识的引入,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要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热情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  相似文献   

5.
刘瑞英 《小学生》2013,(11):20-21
教学情境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产生学习数学的需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以深刻体会到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情境,使全体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参与中获得成功,从而达到爱学、能学、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以深刻体会到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情境,使全体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参与中获得成功,从而达到爱学、能学、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更要有激励、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借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激励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是学习动机.学生进行学习时所要达到的结果,就是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就是促使学生去实现学习目的的某种心理动因.数学学习的动机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9.
周浩 《考试周刊》2013,(78):80-80
<正>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首先需要有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学生这种欲望的激励与唤醒,并促使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成他们的愿望,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联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与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现、思辨、解决过程之中,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与兴趣呢?一、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是学习动机。学生学习数学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强迫学生学,把知识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完全会好得多!”的确,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2.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 学生学习数学应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时,才会出现一种激励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反之,就只会按教师的指令,机械地被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甚至不参与。主动参与的欲望主要来自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及从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笔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学习方式必然要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靠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的,这种目的就是学习的强烈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深钻教材,丰盈内在,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越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素质发展越快。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欲望、创造条件、培养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下面针对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15.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 :“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 ,就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由此可见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自主探索 ,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谈一点初浅的认识。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驱动。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  相似文献   

16.
兴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做到: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其次是善于激励学生,让他们对数学充满激情;最后从实践应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吴琼 《教育艺术》2001,(12):39-40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左右人类未来 ,信息构成生存基础”的社会。面对这种社会发展趋势 ,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是摆在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在乐学、会学、互学、活学中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实践能力得以发展 ,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一、把鼓励带给学生———诱其乐学拿破仑认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 ,通过不断激励 ,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动力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教师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 ,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鼓…  相似文献   

18.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随时随地可以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和督促学校创设学习英语的有利环境,也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使学生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们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索式启发教学”的试验,这种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爱学、会学、活学。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爱学”,是一个自人类社会有教育以来就存在的课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习动机,激发数学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从而实现“爱学”。 在数学教学中,从培养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会学”。“会学”主要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掌握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