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雨芯 《现代语文》2014,(12):41-43
对含“更、还、要”的三种“比”字句,即“A比B更X”“A比B还X”“A比B要X”的语义特点及预设语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语义特点,并分析它们的预设语境。  相似文献   

2.
“不”和“没有”在否定动词时各有分工。本主要从时制和时态两方面对它们的具体用法作分析。找出它们的区别,总结出它们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表示“回头看”意义的词语不少,如“回首”、“回顾”、“回眸”等,但它们在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回眸”一词,近些年来,使用率较高,更可谓达到泛滥之时。大到一个世纪的“回眸”,小至一年的“回眸”。“回眸”的这种用法,其实不准确。爱用“回眸”,恐怕其初衷也是想出新,嫌“回首”、“回顾“太旧了。实际上,“回眸”也是古今有之的词,并不是新词。不过,献中使用该词较少,正因为用得少,更说明它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冒石宏 《小学生》2010,(8):38-39
有照为证 “严肃”“严格”“严明”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严”宇组成的,彼此的意思很相近。有许多同学都由于难以正确区分,而将它们混淆使用,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信,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5.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氽”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  相似文献   

6.
动词“整”、“搞”、“弄”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泛义动词,它们的用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很多句子中可以互相替换,比如它们都有替代功能、关系功能,都可以带名词性宾语等。其不同之处是:使用地域上,“整”经常在东北地区使用和“异”则在中部地区使用频繁;句法方面来说,“搞”可以带动词性宾语。  相似文献   

7.
陶中银 《学语文》2005,(5):33-33
“通讯”与“通信”这两个词原先是通用的,现在分开使用了。它们的含义不同。学生经常用错。很有区别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州”与“洲”字起源和演变的探索,分析说明了它们在地名中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宗守云 《学语文》2005,(3):43-43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看来。“公汽”、“公车”和“巴士”这三个词语应该是完全等义的,是绝对等义词。  相似文献   

10.
“幽雅”与“优雅”这两个词真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俩长得非常相像,都有一个“雅”字,而且它们的读音又相同,意思又非常相近,难怪许多小朋友把它们认错、用错。例如:“园中的迎华亭、翠微阁古朴( ),别具风格。”在这里究竟用哪一个词语呢?是“幽雅”,还是“优雅”?似乎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分清它们呢?我们不仿仔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11.
刘晓龙 《语文知识》2006,(11):26-26
“三令五申”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后来演变为成语,形容三番五次地命令告诫。但“三令”是哪三“令”,“五申”是哪五“申”呢?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内容,它们原本是古代将士在军事行动中的守则。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There be”和“Have”,它们意思相同,而用法各异。有的同学经常把“There be”和“Have”混为一谈,不加区分,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There be”和“Have”,我现在把它们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礼平 《学语文》2011,(3):53-53
“作”和“做”是两个很常用的字.但由于它们音同,有时意思也相同,或者字义相差甚微,我们常常将它们混淆.分辨不清到底是用“作”还是“做”?现在我们就此二字作简略分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  相似文献   

14.
“连接”、联结”、“链接”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某些方面的差异,不太好掌握,容易混淆。本文对“连接”、“联结”、“链接”的用法作一些辨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在言中,“妆”与“装”既同音有时又同义.使用非常灵活.中学课本(人教版试验本)中多次出现但未作专门区分。现结合部分中学诗及课外的句子说明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43-43
问:“作”和“做”在使用上常常发生混淆,请问:怎样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答:“作”和“做”同属动词,都有“从事某项活动”或“制作”的意义,用法上存在着部分通用的情况,如“叫做”“当做”“做主”也写作“叫作”“当作”“作主”。但是,“作”和“做”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历史教材上,“左”与“有”多次出现.如“左派”、“右派”、“左翼”、“右翼”、“左倾”,“右倾”等,那么,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贺杰 《中学理科》2006,(8):29-29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与“生成”的理解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同学来说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在条件有些隐蔽的情况下,更难准确地把化学反应中“参加”与“生成”的物质找出来.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虚词“的”与“地”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语言成分,“的”和“地”是分用还是合用,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王力先生主张分开使用(见《汉语史稿》),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也多是分写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还专门分析了这两个词的具体用法。不主张分开使用的以吕叔湘先生为代表,吕先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很难区分,中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大散文”与“艺术散文”是当前散文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两大理论主张,它们的观点大相径庭。虽然如此。它们却也有相通之处,即它们都重视散文的艺术魅力。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优劣参半,为了共同的目标,它们理应并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