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人才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些地方和高校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起"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招聘人才可以不要人事档案,由人事部门负责为引进的人才重建档案.重建档案,从一定意义上讲加速了人才流动,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是对扣留人事档案限制人才流动行为的种回应,突破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然而,我们要全面了解和科学评价新时期人才引进中出现的重建档案现象,那么就要客观地分析重建档案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切的竞争,最终都反映为人才的竞争;一切优势,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势。正是在这种理念支配下,许多地区或单位为吸引人才,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在其个人档案因种种原因不能随人才流动而流动的情况下,公开承诺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重建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资源的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是对扣留人事档案,限制人才流动行为的反戈一击。在过去“单位人”时代,人事档案依附于…  相似文献   

3.
论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日益加剧,流动人员的数量与日俱增,由此也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以及出现的“弃档”、“死档”与“重建档案”现象,并就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姜陈 《天津档案》2006,(6):37-38
人事档案承载着一个人的历史材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作为一个人的历史记录、资历证明。是踏入工作岗位的“准入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人才由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他们的流动日益活跃。在高校“抢占”人才阵营,广纳人才的时代。传统的人事档案,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的素质能力。不能成为用人单位评测人才的依据。自然不被重视,甚至被遗忘或遗弃。人事档案的权威受到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出现人档分离。重新建档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人事档案是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真实历史记录,人事档案因其真实性、原始性和较强的机密性以及无可置疑的证据作用备受重视和信赖,是考察、了解人才的重要手段,是科学使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就高校人事档案而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创造条件、提供相关人事数据和信息支持的重要活动,在高校人才开发中起到了人才“信息库”“和资政院”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力资源开放性的要求,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事档案曾被人们视为身家性命。但在市…  相似文献   

6.
人事代理机制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事代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人事工作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模式。高校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已逐步建立起自主用人、能进能出、实现人才供给主体个人化的人事代理机制。在人事代理机制下,探索如何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人事代理机制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人事代理机制的建立,打破了人才部门所有制,实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人价值,个人可以直接获得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个人档案信息的开放,使…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快,据了解,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孔雀东南飞”,即由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西北方流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流动人才中中青年技术骨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占大多数,这些人都是原单位的中坚力量。对于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跳槽,原单位大多不愿意放行,对这些人才卡住不放的“杀手锏”就是人事档案,无奈,个人为了流动则只有“弃档”而去。笔者曾做过—个调查,以下是浙江温州某高校近年来引进人才的人数及重建档案人数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8.
浅析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俐 《山西档案》2005,(Z1):54-55
一、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在中国,人事档案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职工人事档案的控制性管理模式,使职工与企业间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企业具有职工档案的保管权,以此控制职工的自由流动。这种管理模式沿用至今,成为一些企业禁锢人才的工具,扣押跳槽职工档案,不按规定转交,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降低了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客观上也造成“弃档”、“私自建档”现象严重,使档案管理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亦显露诸多弊端。第一,设置“人才壁垒”,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度。在一个人力资源相当稀缺的国度里,过度的“人才壁垒”只能妨碍人才流动。把愿意承担某些职位的人予以排斥,而将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强力留住,工作效率低下也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事档案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放鸣 《档案时空》2003,(12):30-31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准备、齐全、完整的人事档案能历史全面地记载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信息,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有着重要作用。一、当前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人事档案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人事档案主要收集的是一个人的政治历史、家庭出身及社会关系等材料,而现在各项工作重心转移,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一部分人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作用低了”;存在着“要不要档案无所谓”的…  相似文献   

11.
深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人才引进和输出不规范.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混乱。其原因:一是领导对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认识模糊。重视不够。二是引进人才的职能部门办事敷衍.不管材料是否齐全。三是当事人“跳槽”满足个人需要.导致“弃档而走”“人档分离”。  相似文献   

12.
宋俐 《山西档案》2005,(8):54-55
在中国,人事档案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职工人事档案的控制性管理模式,使职工与企业间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企业具有职工档案的保管权,以此控制职工的自由流动。这种管理模式沿用至今,成为一些企业禁锢人才的工具,扣押跳槽职工档案,不按规定转交,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降低了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客观上也造成“弃档”、“私自建档”现象严重,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高校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从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全国人事档案数据库、用软实力留住人才等措施来解决其弊端。  相似文献   

14.
有一期《东方时空》的“时空连线”节目以“不该被冷落的档案”为题,讲述了人事档案尴尬的处境。其中,清华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说:人事档案只对城市而且是体制内的人才有作用,广大农民是没有人事档案的。即便是体制内,一亿七千万人中也只有三千三百万干部身份的人才和人事档案密切相关,其余的人并不是特别在意。另一位人才中心的负责人说: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许多人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人事档案,一部分由于单位的关卡被动放弃了人事档案。这位负责人还提到我国人事档案的填写千人一面,毫无个性,以致用人单位并不看重这些人事档案。没想到中国绝…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4,(Z4):143-144
<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人事部门的核心工作,是高校选拔任用干部、评定职称、提升工资、解决待遇等的客观依据,具有着重要的法律效用。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事档案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如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势必严重影响高校人才开发工作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一、人事档案管理对高校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院人事档案代理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兰台世界》2007,(11S):26-27
人事代理用工制度的应运而生,打破了医院封闭、单一的用人管理机制,促进了人事档案工作的变革。医院人事档案工作由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拓展为“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人事代理档案委托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的业务工作实现了从内部向外部的延伸。相对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来说,这种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意味着人才归社会所有,改变了以往人才只属“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现象,医院对人才只有使用权,不拥有垄断权和占有权,这有利于医院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同时实现了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的相对集巾保管,人才服务机构可以依据用人单位提供的被聘人员的人事档案资料,作为人事信斟殴据库进行保存,为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提供前提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江宁 《兰台世界》2006,(7S):12-12
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在新时期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既是核准有关情况的可靠依据和原始凭证,更是高校鉴别人才,选其所长、为己所用的重要途径。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人事档案是高校人才信息的载体,是高校人才开发和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人事档案用户需求特点,针对当前人事档案利用的现状,对人事档案的管理策略提出了实效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一、存在问题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内容、功能、管理、转递认识不清,致使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来源。准确、齐全、完整的人事档案能够历史、全面地记录一个人的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水平、工作表现和业绩等信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组织人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人事工作质量的标志之一。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选拔、任用,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层次的提升,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