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洪卫林 《传媒》2004,(11):42-43
为了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整顿和净化国内电视节目,从4月12日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在短短半个月内接连发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的规定以及<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大"禁令",在新闻界引起强烈震动.  相似文献   

2.
梁峰  徐青 《新闻前哨》2006,(11):45-46
最近几年,解放初拍摄的红色经典电影纷纷被改编或重拍,先是《林海雪源》,接着是《小兵张嘎》、《红旗谱》、《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闪闪的红星》等一系列当年的红色经典剧。这些电视剧把我们带回了建国前的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让人们记忆起那段革命的难忘时光。但当我们研究其中的一些改编剧时,就会发现失望远比满意的多。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的空间。为此,拟从政治环境、市场需要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来阐述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曲波的<林海雪原>是一部赞颂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卓越的革命英雄传奇,被公认为"红色经典".<林海雪原>创作于1955年2月.1956年8月完成,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不到一年就销售了50万册,并多次再版,是建国后发行量仅次于<红岩>的一部小说.随后.小说又被改编成电影、话剧、京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与观众,曾发挥过巨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红一创",即长篇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和<创业史>.它们均成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时至今日,<红岩>已重版2次,重印81次,发行量逾千万册;<红日>重版2次,重印40次,发行量逾200万册;<红旗谱>重版2次,重印38次,发行量逾200万册;<创业史>重版2次,重印16次,发行量逾100万册.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小兵张嘎》是一部依据同名“红色经典”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这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使得《嘎》剧和当前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的现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嘎》剧审查和播出之前,国家广电总局曾连续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发出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两个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6.
在影视创作市场化、红色经典被肆意改编的商业环境中,大型电视连续剧《渔岛怒潮》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法,重温记忆,传承经典,在主题思想、叙事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突破,彰显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实现了小说与影视、经典与改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好结合,为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大批"红色经典"相继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到新世纪,这股改编热潮愈演愈烈。但是,几乎伴随着这股改编热潮的出现,对这些电视剧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起。为此,200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接连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  相似文献   

8.
今年四月份,广电总局下了个通知,叫做《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目前在红色经典电影改编电视剧的过程中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  相似文献   

9.
韩振宇 《出版参考》2004,(20):10-11
今年四月份,广电总局下了个通知,叫做《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目前在红色经典电影改编电视剧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在广电总局的规定中,多部已经完成或正在摄制和筹备之中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与研究仍然相当活跃,从已播出的"红色经典"剧来看,情况令人喜忧参半,本文拟从美学与人文精神的角度探讨这一常话常新的问题,以期对现实的改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2004年4月9日和5月25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广电总局连发两道“通知”,对红色经典的改编问题进行规范。时至今日,经典的改编仍然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人民日报》今年2月25日发表一篇题为《不要“游戏”红色经典》的短文(作者:侯文学),针对某地准备斥资百万将小说《红岩》开发成游戏《“小萝卜头”的故事》一事,对红色经典的游戏化问题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2.
黄兵 《传媒》2016,(5):83-85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现象, “红色经典”的生产、改编与传播,受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因子的影响与渗透,成为一个流动性的概念,经历了“经典化—再经典化—去经典化—品牌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联着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转型、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经典”的文本类型与创编潮流,再以《洪湖赤卫队》为例考察了“红色经典”的文本迁徙与影视传播规律:保留红色文化内核、寻找成熟范式、塑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蔚然成风,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红色经典”产生和被改编时代的社会审美心理变迁入手,寻找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根源,并由此提出在改编中注意“三色调和”的改编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变形金刚炫酷登场.作为风靡一个时代的经典动画片的电影改编版,<变形金刚>首映后便显示出其王者风范,全球票房成绩一路飘红.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长征组歌>是怎么写出来?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0):61-64
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对《林海雪原》小说、革命样板戏等前文本的互文性改编中,以武侠与黑帮杂糅的英雄叙事类型重新包装了剿匪传奇故事,实现了对红色经典的增殖再现。政治逻辑与市场经验合谋成功的背后,也让我们思索"红色经典"在与当代文化对接中,如何开掘其精神道德资源,实现其历史超越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大批以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问世,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其实,红色经典出现的新的热潮,绝对不是偶然的,因为,红色经典小说中贯穿着我们当今这个社会人们最需要的民族精神,蕴含着我们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18.
朱莉 《声屏世界》2004,(11):29-30
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于今年3月开播以后.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争论。引起争论的直接原因是改编后的英雄杨子荣变了脸。争论的焦点还是围绕着红色经典剧究竟该如何改编的问题。朱莉在本文中.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再现红色经典剧已经不仅是影视娱乐界的事.它同时也肩负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宗旨发展其文化艺术事业。”因此.影视娱乐界的朋友们是否应该从文章作者“尊重历史.尊重英雄.尊重红色经典剧”的深情呼唤中回过一点神来.因为任何只看重娱乐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的作品都不是当今受众所期待、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19.
有多少经典剧可以重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由经典话剧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被隆重推出:早前.一部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的现代版也因各种原因被炒得沸沸扬扬:此外.《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等一批老的经典剧目也都在翻拍过程中。翻拍经典剧目.在近几年成为影视圈热门。不管观众对原剧改编是否认同,对影视剧是否喜爱,投资者却无一不赚得钵溢盆满。  相似文献   

20.
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晚年较为杰出的弟子之一.子夏一生在学术方面多有建树,年纪轻轻就以"文学"名列孔门"十哲",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都很精通.他不仅在传播儒家经典方面贡献卓著,而且对儒家思想有许多创新和发展,为儒学进一步扩大影响、深入人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