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老师和小怡、小海聊天,范老师问他们什么是外貌描写? 小怡说:“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范老师又问:“你们知道外貌描写都描写什么吗?”小海回答说:“人物的外貌,不光指五官、面容,还包括身材、体型、衣着、姿态、神情、风度等较明显的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一 《红领巾》2010,(6):34-37
说起心理描写,这可是学生作文的老大难,常有老师在作文批语中写上“人物心理描写不足”或“再加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更好了”。学生也常常很郁闷:“我真的不会写心理啊!”  相似文献   

3.
一、交流导入1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抄写员》一文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生 :讲叙利奥暗帮父亲抄邮签挣钱养家 ,但受到父亲的责备。3 板书 :父暗帮责备过渡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的责备后 ,他的心理活动。二、自主学习1 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后说说从书中知道了什么。(有的学生说 ,我知道了叙利奥偷偷帮父亲抄邮签的目的。有的说 ,我看出了叙利奥忍着父亲一次一次的责备 ,心里十分难过 ,十分矛盾……)分步品味。(1)找出描写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 ,用“—”…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的作文总是存在着“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才生动、具体”的问题,所谓“写什么”,就是写自己有深刻体验的事,所谓“写得生动、具体”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这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说法,但是孩子们如何才能写好作文,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这几句话就能写好的,通常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孩子们也都回答得很响亮“要写出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但是老师讲完后,孩子们仍然皱着眉头,难以下笔。如何才能调动孩子们的写作欲望,指导孩子们学会把心贴近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把这种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活动描写,是写人记事文章中所不可缺少的,通过写心理活动,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金色的鱼钩》、《我的战友邱少云》、《小英雄雨来》等—些文章中,有些片断就是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以这些心理活动描写为例,给学生讲述了怎样写人物的心理。我分别用二节课训练学生写心理活动片断。 第一节课,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写心理活动。 上课了,我说“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今天,我们作文内容是写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心理描写的片段,明白心理描写的特征和作用. 2.会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到科学教室上课,地点变了,又有那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有什么感觉?心里怎么想的?谁来描述一下. 如果大家把刚才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出示:心理活动描写.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文,梳理课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好处,并试着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写人物的作文中,重要的是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所谓特点,就是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观察,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人物写活。请看下面这篇文章,你能说说小作者笔下的班主任有什么特点吗?请把描写人物特点的句子勾出来。我的班主任我有一个好老师姓钱,她是我的班主任,又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教育我们的时候,具有三种不同动物的“特性”。有时她像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让人敬畏。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仍然在教室里玩耍。突然,钱老师走进了教室,两眼威严地注视着大家。同学们立即闪电般地朝座位跑去,端端正正地坐好。顿时,教室内…  相似文献   

8.
心情了无痕     
我的外甥拿着他的作文本,满脸疑问地出现在我面前。“阿姨.老师说写事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心情.这样的作文才有血有肉。我明明写的啊,可为什么老师给我评语还说我的心情是干巴巴的呢?”顺手拿起他的作文.只见作文上好几处被画上了红色的横线。他这样写道:看着老师发试卷,我好担心;马上要发到我了,我紧张得要命;看到自己考试只考了72分,心里难过极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碰到过学生这样的情况:作文中一到抒发自己感情时,学生每次都有空喊口号的嫌疑。“我真开心!”“我真难过!”这类句子数不胜数。那到底应如何让自己的心情在纸上体现呢?我把外甥拉到身边,准备给他讲一些自己独创的作文小窍门。  相似文献   

9.
怎么样地说我们张开嘴巴就说的话,在作文里属于语言描写。老师也强调过,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思想性格等。其实这只是指出了“说”的“是什么”,即“说”的内容,但你有没有注意到“怎么样地说”才“说”得更精彩呢?随便打开一本作文本,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句子特别多:老师说,同学说,爸爸说,妈妈说,我说,你说,他说……单就这么一个“说”字,让人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那就是“怎么样地说”。那么“怎么样地说”是怎么一回事呢?先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前两天,姐姐成为共青团员了。她(心花怒放地)对我说:“小丽,我真高兴!”我(羡慕地)…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主题是名人故事)的教学难点是“在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正从以大量识字为学习主旋律的一二年级过渡过来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个难点。因为“体会人物心理活动”虽然与对个别句子的解读有相似之处,但更需要联系上下文,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心理描写在同学们的文章中也经常出现。比如"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  相似文献   

12.
回顾这节课,我有两点感悟与各位同仁分享:一是写作训练要基于学情;二是写作训练要进行过程指导. 一、基于学情的写作训练 “人物描写”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如果从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算起,八年级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已经有六年,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基本的描写知识,习得一定的描写技巧,并能初步运用,可以说是已经能写.但是描写人物时他们也常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展不开,不知怎样细腻描绘,以至于人物不够生动和丰满;二是人物形象模糊,往往是无目的、无计划、无规则地随意写作,导致写出的文字看不出人物的性格或者写出的文字不是人物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写出人物的七情六欲,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在作品中,心理描写往往是与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结合起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心理描写是写人物"怎么想",直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散地进行描写,这种情况比较多;另一种情况是  相似文献   

14.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所进行的描写。它对揭示人物性格、开掘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题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写好人物内心活动呢?主要有以下八种描写形式: 直接披露即直接采用“××想”、“××回忆”、“心里嘀咕”、“心里像……”等句式来描述心理。如课文《穷人》中“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由于人物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写作中,对话描写就成为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写活人物对话,首要的是,必须立足于生活,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选用口语化的词语。人物对话,是面对面的交流,口头用语与规范的书面语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应该在对话描写中表现出来。请看下面两例:例①木柱翻过山快步走到王老师的家门口,说道:“王老师,我妈妈三番五次地跟我说,叫我请你到我家作客!”例②木柱翻过山快步走到王老师的家门口,说道:“王老师,俺娘说了几次,…  相似文献   

16.
我读过一个故事:在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一位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开始接受他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说道:“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故事。“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书。”教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家有一个爸爸,有一个妈妈,还…  相似文献   

17.
深海采珠     
<正>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会在作业里布置一项"摘抄"。那时看的书并不多,往往是在书店里买一本《好词好句》,内容从名言警句、风景描写到人物心理活动无所不包,并且分类细致,只要一摊开,就有大把大把的好句子可以记录。而那时也不过二三年级,写作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以这样大批量且语言风格类似的段落来填充对付也绰绰有余。  相似文献   

18.
【案例】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在办公室里一张张地翻着学生的试卷,分享孩子们半学期的收获。其中有一道题吸引了我的目光,题目是:“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补充句子。大多数孩子写“老师总是这样爱笑”、“老师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看到这些,心里渐渐有一股暖流在向外洋溢着,感叹着这些孩子们的可爱、纯真。“老师总是这样说话不算数!”!”重重地描粗了几倍。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由一惊,不由得嘀咕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的呢?脑子飞快地思索起来。“说带他们春游,带了。”、说让他们每人当一天班长,也当了。”……实在想…  相似文献   

19.
缘起“假的”事件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写出人物个性》的作文指导课。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生习作之前,采用病文示错和范文纠正的方法,让学生在评议与比较中明确写作要求:肖像描写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性格;语言描写要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动作描写要细致、传神,避免概述化;心理描写要形象化。最后设置练笔环节“我写你猜”,即运用一种或多种描写方法写班里的一位同学,写后大家猜。  相似文献   

20.
写人和记事时,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都要写出一点。 要想把人物和事件写具体,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写出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这些描写并不需要特别细致或有特点,只要这三种描写方法都运用了,文章就好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