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6月17日,国家档案局发出《关于做好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精神,落实对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部署,根据“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确定的对口支援安排》,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30日,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对各级档案部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提出要求,并提出了归档的文件材料的主要内容。《通知》指出.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7日,国家档案局发出《关于做好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通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就做好档案系统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档案馆恢复重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通知》指出,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4.
《四川档案》2010,(6):F0003-F0003
11月16日,省档案局在都江堰市召开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验收及移交工作会。这次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汶川地震以来我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竣工验收及资产移交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档案局《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验收及移交工作的通知》精神,安排部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验收及移交工作。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档案局按中央部署,建立了档案系统“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工作机制;各兄弟省市档案部门积极行动,帮助灾区档案部门渡过难关、恢复档案工作秩序,为四川档案事业加快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三年来,四川档案部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国家档案局部署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6月17日,国家档案局发出《关于做好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精神,落实对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部署,根据一省帮一重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离成都市很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成都市党政和全市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成都市档案局在实践中努力把民生档案服务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紧密结合,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的指导性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两国的档案鉴定工作1.中国的档案鉴定工作。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机关文件归档时确定归档范围,同时剔除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由机关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保存一二年后销毁。文书部门确定文件归档与否的依据和标准是国家档案局制发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第二阶段,对于归档文件确定保管期限。通常的做法是各机关在每年的立卷类目中预定每个案卷的保管期限,平时根据每份文件的内容和保存价值分别归卷,正式立卷时再以卷为单位确定保管期限。这一阶段的鉴定工作主要由机关立卷人员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灾后恢复重建区综合验收组查出问题进行立行立改的通知》要求,区档案局领导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迅速组织业务人员跟进涉及"10.7"地震灾区10个乡镇(街道)及14个区直部门指导抗震救灾和震后恢复重建期间各种文件资料的及时收集、规范整理归档工作。期间,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做好临翔区"10.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  相似文献   

10.
1文档一体化对机关归档工作带来的影响 随着机关办公自动化进程,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来如何解决纸质档案与其对应的电子文件归档的问题.1983年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指的主要是纸质文件归档),而按国家档案局2003年下发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电子公文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即时向机关档案部门归档,实行实时归档(主要指电子文件归档),这归档时间的不一致将带来什么样的困难?《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成纸质公文与原电子公文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建立互联.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后,对图书馆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显示,对重大事件做出反应和慈善行动这两项社会责任内容得到充分展示。开展体现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行动有助于图书馆获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并树立负责任的图书馆形象,同时将为国内图书馆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推行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报道——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作为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中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汤亚玲  梁新华  王晴 《编辑学报》2008,20(5):377-378
结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经历,从口腔医学编辑角度,分析口腔医学编辑在抗震救灾医疗和宣传战线上的作用,以增强医学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郭晓敏 《图书馆》2011,(6):76-80
本文描述了国内图书馆灾难管理的研究进程,总结了图书馆灾难管理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图书馆防范地震和火灾的专题性研究成果,指出现阶段灾难管理研究重理论、轻案例、轻实践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媒体的责任与自身建设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克勋 《新闻界》2009,(1):121-123
本文以汶川地震灾区部分基层媒体为例,对媒体的责任与自身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平 《新闻界》2008,(4):124-126
本文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成都电台”)为研究对象,在翔实与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成都电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所发挥的特殊功能:社会抚慰、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brought numerous issues to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of seismic mitigation in Chinese museums.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structural design team of Chengdu Museum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search projects on seismic mitigation and subway vibration control design of buildings. These project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topics: optimization of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base isolation structure, in-depth studies on structural vibrations caused by the nearby subway, and proposals for reducing structural vibrations. In 2015, after the superstructure of Chengdu Museum was completed, conservators evaluated the safety of permanent exhibitions under earthquake conditions. Seismic protection devices were installed on the showcases according to th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for museum collections. Reinforced measures were used for museum coll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suggested in the document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protection of museum collection’ (WW/T 0069-2015). The conservators also built a systematic platfor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for museum collections.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studies on seismic protection and subway vibration control in Chengdu Museum are summarized and forecasted.  相似文献   

18.
对图书馆灾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国内外灾难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分别对灾难管理的应急预案、应变举措和组织协同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资源特色,确定资源收集范围,明确资源收集渠道,建立资源收集的有效策略,为今后大型专题数据库资源收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给我国陕、甘、川三省部分图书馆造成了灾难,同时对国内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早些年由于受意识、机制、经费、技术、经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许多图书馆的灾难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足,业界对图书馆灾难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不够细致、深入。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及实践工作在质和量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和实践中普遍关注制度方面的问题,比较重视操作层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更加注重新技术运用和新业务领域中的灾难管理,这些使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