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危机传播观念形成了挑战.以非盈利组织为例,近来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不断爆发危机,展现其危机传播观念的不足.本文选取2011年6月份爆发的“郭美美”事件和8月份的“卢美美”事件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分析事件中危机的传播模式和组织的公关行为,尝试厘清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非盈利组织的危机传播特征,并为其建构新的公关制度与观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磊  常松 《今传媒》2011,(12):13-17
虚拟组织因共享而生,因传播而存在和发展。本文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案例为蓝本,从虚拟组织与传播的关系入手,着重通过考察虚拟组织内部、组织间以及组织外部传播与传统组织传播的差别,探讨虚拟组织传播对传统组织传播产生了哪些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3.
组织传播研究形成规模,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组织传播的四类理论,即以"机器"类比组织、以"家庭"类比组织、以"系统"、"有机体"类比组织、以"文化"类比组织,对于理解组织传播在各种不同组织的传播特征,具有意义。但作者认为,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也很大,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模式来阐述。组织传播的"意图性"远大于人际传播。组织的结构、组织人在组织中权利与职责的情形,是理解具体一个组织传播特点的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4.
王磊  常松 《报刊之友》2011,(12):13-17
虚拟组织因共享而生,因传播而存在和发展。本文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案例为蓝本,从虚拟组织与传播的关系入手,着重通过考察虚拟组织内部、组织间以及组织外部传播与传统组织传播的差别,探讨虚拟组织传播对传统组织传播产生了哪些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5.
提升社会组织传播效果,是扩大社会组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综合四大经典受众理论观点,建立起“微观-中观-宏观”受众理论分析框架,从受众理论视角探究社会组织传播效果提升路径。研究发现上海社会组织的传播已初步建构了涵盖主体、受众、媒介、内容的工作体系,但尚存在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忽视受众的单向传播。为了改变社会组织的“弱传播”,社会组织既要“走新”又要“走心”,还要尝试将“粉丝”转化成“粉头”,不仅要“留住”受众,还要将社会组织所推崇的理念“留驻”于受众,进而有效提升社会组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组织传播这一学科引入中国已有20多年,目前多数专家学者对组织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与意义的探究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等方面,鲜有关于组织传播应用领域的探讨,特别是经济组织领域。经济组织作为组织这一宽泛概念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选我国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的角度详细阐述我国证券公司中的组织传播内容,深入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组织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研究范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组织传播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一致的解答,而在组织传播中组织认同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组织认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而组织中的个体身份的建构又是如何强化组织认同的。  相似文献   

8.
组织传播这一学科引入中国已有20多年,目前多数专家学者对组织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与意义的探究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等方面,鲜有关于组织传播应用领域的探讨,特别是经济组织领域。经济组织作为组织这一宽泛概念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选我国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的角度详细阐述我国证券公司中的组织传播内容,深入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组织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早在1988年,林瑞基博士就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了《组织传播及其效果》一文,在中国大陆开启了组织传播学的先河,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组织传播学"这一学科概念。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在组织传播学科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对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其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与意义的探究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等方面,对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探讨尚有较大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
郭讲用 《当代传播》2011,(4):45-47,50
本文运用传播仪式观理论,通过对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的分析比较,揭示传统节日组织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传播在共享信仰、续接传统、整肃心灵方面的意义,分析大众媒介的介入如何使传统文化得以修正与转换.以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的神圣性与纯粹性差异观照我国端午节传播由于泛政治等因素而导致的“仪式空壳”问题,探讨如何将传统节日组织仪式和媒介...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美国传播学教授曼纽尔·卡斯特表示,网络是“能够称得上具有结构的组织里最不具结构性的组织”。作为一种柔性组织,网络准入机制低,灵活性大,群体参与性高,主动性强,是信息发布与信息获取的新型组织。在各类信息互动与交流的网络传播当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作为网络化组织形态的微博,具有草根性与平民化的特点,成员间的网络社交与政治参与体现了其鲜明的社会性。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在微博传播中扮演了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意见领袖可以称作是亚当斯(J.S. Adams)研究中的“组织界限沟通者”,它能协调与平衡组织与传播环境的信息交换,在社会传播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人际互动,同时给大众打通了政治参与的通道,使大众的舆情及意见得以充分表达,这极大地促进了民主进步和社会发展。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紧扣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探讨信息交流过程中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与传播价值,以“意见领袖”、“微博公益”、“政务微博”、“网络政治参与”等热词为研究主题,刊载文章四篇,旨在和读者分享、探讨传媒新动态下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组织传播学科的发源地,美国学术界已将组织传播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其组织传播在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变革及其细微的变化,都体现出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美国组织传播20年间,三个不同研究阶段的内容、转型进行梳理和讨论,试图为中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寻找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认知传播概念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传播学,是应时代发展而提出.就“认知传播”这一全新研究范式而言,首要任务是明确其理论溯源;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关于“认知”思想的梳理,到德国哲学中关于传媒与认知关系的探讨,再到认知传播的神经基础,这既是认知传播的理论溯源,也是一种身份自觉;继而探讨认知传播的模式建构,回归到认知传播的核心——意义共享与互动关系;提出认知传播是具有现实属性的创新之举,其具有感知特性、注意特性以及记忆特性,在“互联网+”战略发展的今天,虚拟交互更是凸显关于“意识认知”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也是提升华人传播学研究影响力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组织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诉求的是:通过对组织结构、成员互动、组织内传播体系等要素的考察和分析,实现组织高效率的运转.因此,组织传播研究内生性地含有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这是组织传播研究的重要特征.在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横行的今天,资本势力空前强大,跨国垄断的商业性集团也日益成为比肩民族国家、国际组织的国际行为主体,其影响力已深入全球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传播工具迅速崛起,实现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及时传递,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组织内和组织外的传播效果。当然,当今媒介环境不断变化,这也给组织传播研究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还有很多新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需要研究者挖掘和研究,以建构符合时代发展的组织传播体系。本期"组织传播"顺应时代发展,精选三篇文章,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朱杰 《当代传播》2007,(2):18-19
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本期组织传播栏目首选的《虚拟组织传播对传统组织传播的创新研究》一文,以阿里巴巴为典型案例,探讨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不同于传统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的虚拟组织传播对传统组织传播究竟产生了哪些冲击和创新。作者通过考察阿里巴巴的内部传播模式、组织间传播模式以及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传播模式,试图总结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在虚拟组织传播中所作的创新。这些创新将极大丰富组织传播的内涵,将对传统商业文明的改造和创新产生重大  相似文献   

18.
媒体技术的变革使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舆情形成、传播的规律相应发生改变,由传统媒体呈现、升温、爆发到熄灭,变成了新媒体启动、传统媒体助力,新旧媒体共同作用下骤起骤落式的舆情“大剧”.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自鸣”与“自明” 在传统媒体传播模式下,舆情传播多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经由政府宣传部门或传统媒体构建的舆论场来集中呈现;另一种体现为散落在坊间的集合性意见,经由人际或组织内口头传播而呈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舆情传播模式被打破.  相似文献   

19.
彼得·F·德鲁克曾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组织,就如他们的先辈必须学习耕作一样”。什么是组织呢?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第三版导言中将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西蒙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信息传播”对于组织的意义,从而揭开了组织传播研究的核心内涵。在美国,组织传播几乎涵盖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方方面面。它所探讨的课题包括组织的结构和概念、人际关系,交流、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李思屈 《新闻界》2002,(5):37-38
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基本上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宏观的观念、原则、指导思想层面,二是微观的采、写、编等业务操作与经验总结层面,而在宏观的整体观念层面与微观的个别经验层面之间则缺乏一个必要的理论衔接,这就是亟待发展的“中观研究”层次。一、媒体产业与广告经营——“中观研究”的需求加入WTO后,中国的传媒发生着更加深刻的变化,广告竞争更趋激烈。这一观点,在宏观层面上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与此相应的“中观层面”的问题,如在这一大背景下某一具体传媒的发展战略问题,它的产业化经营方针问题、媒体营销战略等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