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传播,就在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民众中间唤起他们的觉醒意识,唤起民众的觉醒可以荡涤民众身上"劣根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翼欣 《档案》2014,(10):43-45
《抗战》三日刊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创办于上海的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刊物。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抗战》三日刊以唤起民众觉醒、拯救民族危亡作为立意,动员民众,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筑,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鲁迅,不仅是位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编辑。他的一生,为书刊编辑工作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培育了十分丰富的编辑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做好编辑工作仍然具有很好的启示。 启示之一:敏锐地感知社会的脉搏,反映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文化需求,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政治前提。 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华民族在黑暗中挣扎、拼搏,争取独立、民主与进步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不仅用他如椽巨笔撰写文章,唤起民众的觉醒,更以英勇的献身精神,构筑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文化,做好编辑工作。 在十年内战时期,鲁迅先生先后主编…  相似文献   

4.
作为同盟会陕西分会的机关报,《夏声》因其先进的传播主体、丰富的传播内容、广泛的传播对象和网络化的传播渠道,使其成为留日学生推动陕西社会转型的有力"推手"。这表现在:一是反对外来侵略,抨击清朝专制统治,为陕西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二是唤起民众觉醒,改变陕西社会风气;三是成为同盟会陕西分会联络各方面进步力量的枢纽;四是成为留日学生大力声援陕西境内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舆论武器。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上,女新闻工作者为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寻求女性解放鼓与呼;为唤起民众救亡图存,凝聚社会合力践与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撑起了"半边天".本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女新闻工作者的事迹和贡献,展现她们的风采,以激励当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创造更多响应时代呼唤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讲述既是将军,又是诗人,身经百战,襟怀坦荡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一生传奇色彩。在抗战中,他创作了独具风格的“丘八诗”体的《抗战诗歌集》。旨在唤起民众的意识,一致抗日,收复失地。  相似文献   

9.
陈天华是一位爱国者。他积极主张在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废除封建君主专制。他的这些革命思想及实践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觉醒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王明有 《兰台世界》2007,(10X):57-58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育》是民国时期中国唯一的历史教育类专业刊物,该刊的宗旨是唤起民众的爱国心,为即将开始的全民族抗战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2.
周素园,名培艺,贵州毕节人,清末秀才。周素园的年轻时代,正值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民不聊生,面对深重灾难是祖国.他毅然离开家乡.到外面寻求救国的真理。为疏通民智.唤起民众。1907年他在贵州创办了第一份日报《黔报》,宣传民主思想,宣传爱国主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推行政治改革。同年又与张百麟、钟昌祚等发起建立贵州自治学社.从事反清活动。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威廉·福格尔曾荣获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自选作品为《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显然,这是一本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心目中最有分量的一本论著。我首次读完《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这本书已近5年了。当时就有写一点评论的冲动。最近又将此书翻出,更觉得有写一点粗浅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相继诞生。在这些报刊上涌现了大量通讯作品。读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一九二○年十一月七日创刊,现在仅能看到第一至第六期,由李达主编)、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创刊,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八日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而被迫停刊,由蔡和森主编)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创刊,六月二十七日被迫停刊,由瞿秋白主编)上所刊登的通讯,使人感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期间的报刊领导者,把通讯体裁当作唤起民众觉醒,指  相似文献   

15.
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洁 《新闻大学》2006,(3):28-33
黄远生作为一位体现了新闻职业化思想萌芽的名记者,其新闻实践与思想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他是近代鲜有的一位自弃功名投身新闻业的名记者,身体力行地倡导了独立职业和新闻职业的“公共性”;其二,他反思政论,开创通讯时代,重视采访,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这展示了他对新闻职业行为模式与准则的摸索:其三,他在忏悔中强调了记者职业化的“四能”素养,这是他新闻职业自律精神觉醒的明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新闻思想发轫于本世纪20年代,全面形成于40年代延安时期,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有了重大发展。这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演进的“三部曲”。我们在前面两篇分析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的文化氛围时指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新闻观点,曾先后不同程度地给予年轻的毛泽东以影响,他是从习练“康梁体”,追求“报馆味”而踏上新闻工作道路的。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对“唤起民众”的责任,是青年时代毛泽东铭诸肺腑、萦怀心头的头等大事。他  相似文献   

17.
徐伯昕同志是江苏省武进县人。1926年,他协助邹韬奋同志承办《生活》周刊,宣传进步思想,树立尽心竭力为读者服务的精神。1932年,他们一起创办生活书店。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生活书店成为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革命书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爱护和支持。生活书店对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卖国投降政策,唤起民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是生活书店的灵魂,徐伯  相似文献   

18.
在1987年度全省优秀广播稿评选中,江都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中闸乡通讯员采写的通讯:《卞力生换车记》获得了一等奖。卞力生,这是一位在极左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承受迫害较严重的农民,也是一位商品意识觉醒比较早、在新时期大步走在农村改革前列的先进人物。他的活动轨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的家庭境遇的变化,具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硝烟滚滚的中国大地上有四类报刊:一是国民党办的各种报刊;二是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一批民营报刊;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在前线和后方的大量报刊;四是日本侵略者和它豢养的一些汉奸文人办的大批敌伪报刊.后者已成为历史垃圾,为世人所不齿.前三类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在唤起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第四章《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诞生1935年1月12日。天气阴沉。茅盾一觉醒来,立刻想起和鲁迅先生约定的事儿:到黎烈文先生家去。黎烈文是《申报·自由谈》的主编。鲁迅和茅盾是他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彼此建立了友谊,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