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教育政策的执行不仅受到环境、认知、利益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政策方案本身质量高低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独立学院“独立”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多重政策目标优先序不确定且相互冲突、政策工具选择且组合比较单一以及政策内容模糊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消解独立学院“独立”困境应在确立政策目标优先序,加强政策监督;推进政策工具的协调化与多样化;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实现政策内容精细化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2.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先后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视角、新公共管理视角和“新治理”视角。伴随着“新治理”范式兴起的政策工具选择的“新治理”视角不仅是对以往研究政策工具的“工具论”视角的超越,而且将政策工具提高到了公共治理的高度,提出了注重公共行动相关参与主体的有序合作的新要求。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在应用该理论时应注意考查其与国情的适应性,从中提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先后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视角、新公共管理视角和“新治理”视角。伴随着“新治理”范式兴起的政策工具选择的“新治理”视角不仅是对以往研究政策工具的“工具论”视角的超越,而且将政策工具提高到了公共治理的高度,提出了注重公共行动相关参与主体的有序合作的新要求。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在应用该理论时应注意考查其与国情的适应性,从中提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分析1987年以来40份学科评估政策文本发现:我国学科评估政策以命令型工具为主,近年开始辅以激励型工具、劝诫型工具、能力建设型工具和系统变革型工具;政策内容侧重评估主体、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的规定,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未引起重视;初步形成了依据政策内容要素配置政策工具的原则。反映出学科评估政策导向由效率优先转向兼顾公平,政策理念从学科管理转向学科治理,但存在对命令型工具过度依赖、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适配性有待提升、政策内容止于“评”而忽视“用”和“改”等问题。未来需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提升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加强学科评估政策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是解决我国幼儿园“入园贵”“入园难”“就近入园”问题的重要举措,分析相关政策文本及实施效果,对调整与改进后续出台的政策文本具有重要价值。从政策工具、文本内容以及阶段性实施效果三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7份省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强制型政策工具、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引导型政策工具在政策文本中使用较多,满足国家2020年底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的诉求;激励型政策工具、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影响小区配套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多个省(区市)的政策在治理目标、治理任务、治理步骤、治理保障方面与国家政策同质化程度高,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较为明确。在阶段性实施效果方面,绝大部分省(区市)实现了政策规定的目标,但对小区配套幼儿园内部质量关注较少。建议政府适度增加激励型和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多渠道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内部质量监管,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满意度评估。  相似文献   

6.
构建适切的培训政策是有序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前提。以各级政府公开颁布的16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为分析对象,遵循"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主体梳理、工具分类、目标厘定、内容编码、统计描述等技术手段将当前培训政策的内在行动机理予以完整呈现。研究发现,就政策主体而言,人社部门一家独大,成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主要推动者;从政策工具来说,市场激励型工具使用最多,其次是命令控制型工具,而自愿参与型和舆论引导型工具的使用相对不足;就政策目标而言,对培训管理规范化关注最多,其次是培训资源市场化与培训载体多元化,而对培训对象普惠化和培训形式多样化的关注比较少。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优化政策主体构成,形成部门协同治理;丰富政策工具选择,活跃技能培训市场;厘清政策目标定位,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以工具类型为X轴、以责任主体为Y轴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116项基础教育减负专项政策和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减负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整体结构不合理、参与主体不均衡和实效性较差等问题。为更好地缓释与纾解减负政策执行中的阻滞力量,提升政策绩效,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平衡多种工具的使用频度;设计“选择性激励”工具,消解集体行动困境;推进治理变革,谨守中央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职能边界。  相似文献   

8.
协同理念是应对跨界公共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技术工具和价值面向。在跨界公共问题的治理过程中,政府间纵向和横向合作是推动政策执行的重要机制,但在具体的施策实践中却往往受传统条块分割和职责同构的制约。长江流域具有跨域性,通过透视长江流域治理的政策过程,发现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环节分别存在政策要素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协同难题以及政策体系与政策效果之间的结构困局,具体表现为政策主体的多重性与模糊性、政策目标的复杂性与独立性、政策体系的执行分隔和反馈阻隔等政策运行困境。从长江流域生态治理的具体政策过程来看,以多元治理主体间协同来回应跨界公共治理难题需要明晰角色目标,优化政策设计,推动跨界治理方式的转型;强化协调沟通,打破结构障碍,形成互济合作的治理网络;提升政策协同生成能力,增进政策过程中的协同性,推进长江流域跨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异地高考方案执行面临困境,在相当程度上与政策本身的问题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政策目标多重且冲突与政策内容模糊;央地权责关系不当,政策主体重心下移;准入门槛过高,政策目标群体惠及面窄。解决异地高考方案本身的政策问题,首先需要确立异地高考政策目标优先序与加强政策监督。其次需要明确责任,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权力结构。同时需要优化异地高考决策的协商网络,扩大民众参与的广泛性,完善各方利益的表达机制和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过发展,其价值内涵不断演化,在国际交流中,外语除了具备原有工具属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又赋予外语新的角色定位.外语教育政策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关乎国家政治、经济与科技,单边管理的推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治理要求.文章从网络治理的角度,分析外语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构成,以人为本,以多元嵌入的协调机制、模糊边界的约束机制,提升利益主体的治理效率,达到政策的实施目标.  相似文献   

11.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致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实践在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具有领导、制度和文化三大核心优势,探索把政策优势的势能转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以政策优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政策优势侧”与“共同富裕侧”的双轮互动。实现领导、制度与文化三大政策优势的有效整合,助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内部构成要素的共享性、公正性和叠序性的协同发展,促成政策输出与效果反馈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政策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政策是进行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重要工具,需要进行不断优化以保障幼儿健康全面成长。对各省27份“小学化”治理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当前政策工具结构失衡,合力发挥有限,施策主体缺乏协同;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政策保障有待加强;教育督导力度不足,质量保障仍需提升。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需要动态升级政策结构,加强主体协同联动;规范机构建设发展,强化法制保障功能;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士后制度: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博士后发展“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三个规划的解读,比较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不同时期中国博士后发展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提出中国博士后发展未来政策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策评估是我国博士后政策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博士后政策顺利执行的保障。全国范围的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已进行三次。就政策实际需求而言,尚存在一些问题:对评估思想的认识不足;就评估主体而言,缺乏多元性;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不够;注重实体,忽视程序;评估结果的公信性不足。完善中国博士后政策评估应做到:评估主体社会化;评估标准科学化;评估过程民主化;评估形式制度化;评估结果公开化。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整合校内提质增效、进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各省随即出台实施细则予以落实。基于政策工具与校外培训治理政策内容建立二维分析框架,梳理20个省市政策文件中涉及校外培训治理部分,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政策工具使用类型偏好权威性工具,需优化工具多样化组合应用;治理政策工具选择同质化,部分地区创新性有待提升;政策工具选择暗指运动式治理倾向,治理长效性堪忧。为提高治理有效性,应着力优化政策组合、减少权威性工具使用,应增强政策创新性、建立府际学习机制,遵循“公共治理范式”,建设良好校外培训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16.
政策组合因其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受到多方关注。在回顾政策组合理论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和政策要素维度建立分析框架,使用综合性、一致性和均衡性指标评价了1993—2019年间三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组合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组合所涉及的部门逐渐增多,形成了以教育部为核心的联合制定网络;政策目标组合的综合性、一致性、均衡性变化幅度较小,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政策对象组合和政策工具组合的综合性、均衡性增幅显著,一致性波动较大。深入分析后发现,既有政策组合存在制定主体跨部门联动不足,政策目标更多彰显“成事”价值导向,建设对象追逐显性绩效明显,工具使用过度依赖权威工具等问题。未来政策组合的改进可采取以下策略:加强部门联动,突出人本价值,强化内涵要素建设,提升工具使用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英国教育福利政策在其福利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几番变革.经典福利国家时期推行了“国家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福利国家紧缩时期推行了“市场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市场效率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社会投资国家时期推行了“混合治理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作为政策伦理诉求其对于后福利时代我国教育福利事业发展的启示是:发挥“政府一市场一家庭”多元混合教育福利治理的合力作用;追求“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教育福利政策价值目标;将教育福利作为破解我国儿童贫困代际传递难题的根本途径等.  相似文献   

18.
国家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是规范当下日益膨胀的“影子教育”现象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教育政策工具分析框架,以各级政府颁布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进行文本计量和内容分析。研究认为加强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提高政策文件的效力层次、建立长远政策目标和遵循教育规律有利于提高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13—2021年,英国连续颁布三项教育国际化战略计划,这一系列战略计划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国际化品牌发挥了巨大作用。借助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分析,发现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分别在行为规则制定、短期资源调整、长期投资和体系建设等方面促进英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该战略计划的实施遵循“情境—目标—工具”的逻辑,推进了政策工具组合从“命令性工具为主”到“激励性工具为主”;提出“全政府方式”,推进了政策工具从“更多的政府干预”到“更多的主体参与”;借助政策工具持续外扩战略布局,实现了从“高价值活动区域”到“潜在增长区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自1955年新中国首个“减负令”颁布到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我国政府探索治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走过了六十余年的政策历程,历经“以关注身体健康为导向”“以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导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及“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导向”四个阶段。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框架重新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减负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以发现政策参与主体由一元发展为多元,信息传递路径由封闭转向开放,政策工具选择从单一发展为灵活多样,治理模式从单一、碎片化治理走向整体化治理。展望未来,政府应增强信任机制、完善学习机制、深化协同机制,围绕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构建多维度合作的整体性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