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美国的跨院校领导力评估兼具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三重逻辑。出于巩固大国地位、化解领导力危机及注重教育投资效率的考量,美国启动了基于大数据测量与评估的大型国际化项目“美国跨院校领导力项目”,以对大学生领导力进行评估。其以社会变革模型为理论框架,以“投入-环境-结果”(I-E-O)大学影响模型为概念模型,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秉承精心运用基于循证的调查工具与测量、确保获取科学全面的项目实施样本、提供有效数据收集方法及确保数据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逻辑理路,美国跨院校领导力评估取得突出的成绩,其有益经验对新时代中国高校进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索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效率提升之谜,本研究基于调节焦点理论与和谐管理理论,以我国122个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团队为对象,从团队调节焦点视角出发,开展了连续10个月的经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科研教师的个体调节焦点会聚合为团队调节焦点,且团队促进型调节焦点与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的倾向程度,将使个体驱从于对应团队行为;(2)“高促进型-低防御型”的团队调节焦点倾向更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团队和谐工作氛围,并能够更高效地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效率提升;(3)仁慈型领导能够显著调节团队调节焦点对团队和谐的促进作用,并间接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效率。故而,本研究建议相关高校组织管理者可从团队团建机制与团队和谐机制入手,适时优化团队管理策略,以强化团队向心力与融洽度,进而创造高效率的团队内和谐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创新气氛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的研究,尝试提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新的维度:教师风格、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以此来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在提出以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行为来衡量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创新气氛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根据所提出的概念模型提出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管理对策,为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研团队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一直以来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在协同创新的研究视角下,从团队内部协同与团队外部协同两个方面对大学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可促进大学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并为大学科研团队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全新要求。自从萨乔万尼提出“道德领导”思想,“道德领导力”作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逐渐进入全球科研视野。通过分析教师道德领导力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教师道德领导力理论的逻辑进路,发现学界对教师道德领导力研究的系统性有所缺失,已有的学术成果多集中在教师道德领导力的行为范畴,对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理论生成逻辑和实践发展路向关注不够。未来的研究突破点是在“道”的层面如何突出对教师的价值引领,在“术”的层面如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教师道德领导理论范式,在“器”的层面如何构建教师道德共同体,以加快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产出和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团队负责人由于领导特质性差异致使领导行为出现偏差,对关注团队成员和关心科研任务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平衡和协调,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和运作效率较低。在分析"领导-教师"型、"教师-教师"型和"导师-研究生"型三类高校科研团队管理行为偏差原因基础上,运用领导理论的管理方格理论阐述不同类型的科研团队负责人领导行为表现,提出高校科研团队领导行为优化策略,以提升科研团队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是人才强国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全球挑战、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骨干力量。工程团队实现“工程愿景”能力的工程领导力,受重视程度日渐提升。现有高校多聚焦领导力培养在工程上的发展和丰富,鲜有工程领导力的内涵剖析和模式识别。基于“MIT戈登工程领导力培养计划”等7个案例,扎根分析提炼41项工程领导力培养模式要素,从培养目标、计划框架、课程结构、实训环节、组织机构、经费支持、过程管理、评估选拔等8个维度,构建工程领导力培养模式AT3泛用模型。立足新业态、新场景及新工科建设要求,提出了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研究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历时3年,对研究目标高校与其他高校学科建设的阶段性实力进行对比,利用“大学团队分析”、“社会评价数据分析”的研究手段,通过与辽宁省理工类高校、原隶属XX部的大学、部分省理工类大学进行实力比较,呈现出DGDX学科平台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实力、科研平台建设实力在全国及辽宁省范围内的实力分布格局,并明确该校学科建设的阶段性实力。规划其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背景下,立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绩效,基于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了其不同于传统团队的固有特性,内容包括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团队目标、成员特性和管理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开放大学以远程教学为主,远程教学的特殊性给开放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建构带来了严峻挑战。跟进开放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实践案例,有助于把握远程教育教师学术领导力特点,动态掌握我国开放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开发进展。从实践案例看,未来我国开放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开发中需要关注“教学管理走向教学领导”“教学经验走向教学学术”“校本培育走向示范引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本质内涵,正确处理“党要管党”与“党管学校”、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建设,切实改进党委领导方式,合理配置高校内部权力,实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论在理念还是实践中,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与使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实践路径非常必要。本研究拟梳理目前理论界针对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问题的研究成果,研究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义。  相似文献   

13.
UK higher education is undergoing a period of significant change that generates a series of tensions and difficulties for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lead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 tensions through analysis of findings from a study comprising 152 semi‐structured face‐to‐face interviews in 12 UK universities. Building on from theorie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schools, five main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leadership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identified (personal, social, structural, contextual and developmental) and explored to show how they shap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leadership.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refined model that teases apart the multilayered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leadership at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sational levels. In particular, it is argued that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identity’ act as important bridges between individual agency and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and that although widely distributed, higher education leadership may be best regarded as ‘hybrid’.  相似文献   

14.
变革型领导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领导学研究与实践的范式,应用到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它有助于加深和丰富高校领导理论的内涵,有助于提高高校领导理论的品质,有助于构建高校教育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毕宪顺 《教育研究》2005,26(11):32-38
领导与管理概念不同,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也有明显区别。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而非管理体制。正确认识和区分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明晰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科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监督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是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访谈法收集资料,聚焦我国工程学科领域本科生科创英才的成长过程,发现其内部存在“实验-论文”型和“竞赛-专利”型两种类型的群体分化。从情境学习的理论视角来看,前者的成长即其学习的过程通常要经过被安排的“打下手”、教师主导下的课题实现及教师助力下的自主探索三个阶段,后者则常需经过依附竞赛团队的被选拔、主导竞赛团队的探索创新及引领竞赛团队走向熟练创新三个阶段。上述两类科创英才并非都严格依循以上阶段而实现逐级发展,有部分“阶段跨越者”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兴趣牵引下的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利共情是科创英才成长成才的主要原因。研究的教育启示在于,大学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科创英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才特点,为其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同辈群体在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科创共同体中的不同作用,使本科生不仅能“进得去”,而且愿意“留下来”,进而通过与共同体内成员间的持续互动,在科创实践中逐步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dership theory,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drawing on both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wider leadership literature. It explores why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exist within the contested field of leadership theory and why gaps remai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 of research – and indeed,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25 years. After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for theory,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paper examines a range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oretical ‘contests’ including different starting assumptions made by researchers, the different focus of studies,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causal links to explain leadership, differences in values and cultural lenses and different constructs, terminology and perspectives. The second section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eadership practitioners, as individuals, and through exercising leadership as a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operating environments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cross sectors and countries.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ree areas where some re‐thinking of the link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necessary – at the input stage, linking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cruitment practices; in terms of outcomes, by researching links between leaders,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and in process terms, to examine more deeply complex and relational dynamic of leadership in action. The third section offers a number of specific suggestions as to how closer alignment between theory,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rguing for greater maturity (in research,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hat acknowledges that leadership is played out in complex, dynamic and changing social systems. A stronger emphasis on ‘leadership learning’ should deliver both better science and better outcomes for leaders and led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高校中层干部和谐领导力的研究还未见到专题成果,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尝试性的探索。高校中层干部和谐领导力对于和谐校园建设是危机管理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八方面能力的集中构成,对于实现师生干群和谐、民主治校以及学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高校中层干部和谐领导力建设机制包括创新理论学习机制、创新实践锻炼机制、创新文化建设机制、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四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于高新知识生产及其生产力转化、知识创新型人才及其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性、主导性、基础性及由此带来的垄断性,决定了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起飞、社会进步及其稳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动力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在国家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及其创新具有决定性的高等教育承担者大学及其治理能力的率先现代化,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大学领导力提升这一途径。在讨论"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何以如此重要"及厘清"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能力的关系"基础上,从"思想力""组织力""决策力""制度力""资源力""文化力"及"校长力"7个方面构建并解读了大学领导力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瞄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行重点建设的院校正面临着如何实施有效的战略领导的问题,大多数创建院校习惯于把适应性挑战当作技术性挑战,而实际上创建大学主要面临的是适应性问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领导要求大学识别出所面临的适应性挑战,开展适应性工作,并确立战略适应性主导的战略领导模式。通过对北大2003年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改革的适应性分析表明,中国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开展重点建设的院校只有认识到创建工程是适应性挑战,并遵循客观的适应性工作原则,才能确立对创建战略的有效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