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文知识》2001年第9期《<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语病》一文指出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有两处语病:第一, “小伙子长得比较帅呆了”为“限制多余”;第二, “我此起彼伏”为“搭配不当”。笔者认为这不是小品的语病,相反,它是小品的幽默之所在,是作者主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2.
《诗经·卫风·氓》叙述的是至今仍在无数次重演的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故事。诗歌以其高度的浓缩性、跳跃性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一、氓之魅力在何处“氓”与“我”在一次集市上相逢后就订下了终身大事,不禁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氓”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使“我”一下子就答应了“氓”的求婚?  相似文献   

3.
杨智慧 《语文知识》2002,(12):18-1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振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  相似文献   

4.
“三·一八”惨案,四十七位爱国青年被打死,伤者数百人。惨案为什么会发生?仅仅因为段祺瑞的“卖国求荣”的反动本质”?现在看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的东方外交政策立足点,已经十分清晰,他们不仅要分离出外蒙,而且还要在中国建立一个亲苏的中央政府;而这一切,均源自对宿敌日本人的畏惧和警惕,且因害怕日本人而痛恨“可能”与日本人有染的段祺瑞、张作霖。于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鲍罗廷,说服了驻扎在北京一带的冯玉祥,利用冯氏膨胀的政治野心,鼓动其发动了“革命”。随后,苏联政府迅速地一次拨给冯军一万八千支步枪、九十挺机枪和二十四门大…  相似文献   

5.
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合演的《昨天·今天·明天》是小品中的精品,获得当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类一等奖。仔细玩味之余,我发现其中有两句话不妥。一是当崔永元问白云(宋丹丹饰)黑土(赵本山饰)谈恋爱时谁追的谁时,黑土回答:“其实,小崔,你应该有这种眼力,当时,我,用现在的话说,小伙子长得比较帅呆了。白云追的我。”“比较帅呆了”不妥。帅呆了肯定比帅的程度深,也就是非常帅的意思,能说比较非常帅吗?另一处是白云畅想未来时说:“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准备跨世纪。想过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于是乎,我冒出个想法。”崔问:“啥想法?”白云回答:“我想写本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此起彼伏”为: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绵不断。人怎么能此起彼伏呢?大概是说心情很不平静,像潮水一样此起彼伏吧。  相似文献   

6.
刘敏 《中学生英语》2004,(12):14-16
克里斯托夫·里夫1952年9月25日生于美国纽约,4岁时父母离异。从小喜欢表演,攻读康乃尔大学文学士学位后,又进朱利亚德戏剧学院进修戏剧。克里斯托夫·里夫第一次走红是1975年的事,当时他与奥黛丽·赫本一起出演百老汇一出戏。里夫一直演完全剧,受到普遍好评。这期间他与赫本相处融洽。他说,这位好莱坞传奇女演员给他的表演上了许多生动的课。赫本也赞扬这位年轻的搭挡。她预测里夫能干一番大事业,还开玩笑说“我老了就得靠他。”1977年他第一次出演好莱坞电影,在一部灾难片中演演潜水艇官员,是一个小配角。1978年,他脱颖而出,被选中出演国…  相似文献   

7.
《诗经·卫风·氓》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出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和美好、氓的丑恶和卑鄙,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社会意义。一、女主人公结婚前后不同情景的对比初恋时,女子对追求自己的男子充满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满以为氓能给她带来更多的情爱和幸福,因此许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而,事实无情,结婚三载,她得到的却足痛苦和悔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尽管她爱心未移,勤勤恳恳操持家  相似文献   

8.
“读书·积累·发展”的教学实验对象为本人所带的两个教学自然班,共156人。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专家、老师和同事的指导与帮助下,三年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一、问题的提出本实验开始的时间是1998—1999学年度的上学期。当时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察、考试办法,使得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在省教育学院毓明笠、李元昌两位老师启发、指导下,我确定了一条以“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答: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略我国时,美帝采取支持纵容的态度,并和日寇签订了秘密协定,认为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部的问题美日之间是“什么事都好商量”。它大量供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军需物资,如193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额仅4,182,384美元,到1931年就骤增至19,300万美元,其中主要是供应枪炮弹药和其他军需用品。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前,美国就曾有人主张要蒋介石把东三省卖给日本。事变发生后,美帝又“劝告”其走狗蒋介石不要对日抵抗。如当时的美国《密勒氏评论报》编辑约·鲍惠尔在后来审判日本战犯作证时曾揭露:国民党政府“曾得到英美两国的劝告,劝他们不用抵抗”。1931年11月27日,美国驻日大使福白斯向日本外务大臣面交  相似文献   

10.
我的男老师     
他的名字叫雷·瑞哈特。但我们,他十五年级班上的学生,自然是把他称作“瑞哈特先生”。开学的第一天,我,一个腼腆害羞的10岁小男孩,一见这位老师牛蛙般的大眼,顿时如遭雷击,脚下的球鞋瑟瑟直抖。一位男老师对我来说还是新鲜事儿,也是我不喜欢的事。一天早上,他说:“选你在班上最好的朋友,然后把你的课桌挨着他的旁边放。”什么?我们面面相觑。一个女孩举手:“你是让我们把自己的课桌放在我们最好的朋友旁边?”“我是这个意思。这样方便你们互相帮助。”教室里一片嗡嗡声。别的老师总是把交情好的分开。显然,新来的这位不懂规矩。每当我抱怨…  相似文献   

11.
《南史·谢弘微传》有一则文字云 :“元嘉十年卒 ,年四十二。文帝叹惜甚至 ,谓谢景仁曰 :‘谢弘微、王昙首年四十 ,名位未尽其才 ,此朕之责也。’”短短4 1字 ,读来却令笔者产生两点疑问。其一 ,王昙首与谢弘微一样 ,都是宋文帝倚信的大臣。但据《南史·王昙首传》云 :“元嘉七年卒 ,时年三十七。”则昙首享年仅 37岁 ,与上引文“年四十”不相符。其二 ,谢景仁为弘微从叔 ,但《宋书·谢景仁传》、《南史·谢裕 (按景仁的本名 )传》并云 :“(义熙 )十二年卒。”据此 ,谢景仁卒于义熙十二年 ( 4 16) ,比谢弘微卒于元嘉十年 ( 4 33)还早 17…  相似文献   

12.
《诗经·卫风·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玩味。课文是这样描述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憨憨傻傻的男青年氓借着换丝的名由来向女青年求婚,女青年没有  相似文献   

13.
杨荣浩 《师道》2002,(11):24-25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最近学校举行讲故事比赛,比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在班里举行,然后每班选5个小朋友参加年级的决赛。儿子在初赛中讲了《哈利·波特》中最后一段哈利·波特取魔法石的经历。听说他讲得很动情,声音很响亮,尤其讲到哈利·波特破国际象棋阵时,小朋友听得很入迷。故事讲完后,小朋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推选他参加决赛。下午放学,班主任就向我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但要求我让小孩在决赛时讲另一个故事。我问理由,老师说:“我听不懂他讲什么,感觉故事的内容太暴力,什么国际象棋的棋子也撕杀起来,最好换成经典…  相似文献   

14.
丹尼尔·雷德克里弗长着全世界最熟悉的脸孔之一,但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就是哈利·波特,这个小巫师的魔法故事让全世界的儿童和大人都为之着迷。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丹尼尔讲述了自己银幕前后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说来惭愧 ,我认识苏轼 ,是开始于初中时学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抒发他个人感慨的诗所反映出的这个脱离人民的士大夫孤独形象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于是我便喜欢起这个当时还只被认为是位普通诗人的苏东坡了。“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何等洒脱 ,何等浪漫 !然而真正理解东坡 ,读懂他的诗 ,还是在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苏轼 ,这个深陷在政治漩涡里的大文豪 ,曾因“才”而飞黄腾达 ,却也因“才”而失意不能自拔。“才华是把双刃剑”这话在苏轼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但是如果有人说仅仅是…  相似文献   

16.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放在一起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相似文献   

17.
提起日本的经济成就,一般人总认为,它是靠秘密武器和不公平的竞争取得的。而日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武器”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这一“秘密”倒是先被美国人所揭示1961至1966年间出任美国驻日大使的哈佛大学教授埃得温·赖肖尔曾指出:“事实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比日本的教育制度在它的社会上居于更核心的地位或对日本国家的成功发挥更  相似文献   

18.
张港 《教师博览》2004,(5):45-45
现在的“新婚宴尔”是形容结婚时的快乐样子。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邶风·谷风》的“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昏”通“婚”。《谷风》这首民歌说的是,—个一心一意和丈夫过日子的妇人,只因色衰而被丈夫休回娘家的事。诗中抒发的是这个妇人离婚后心中的不平,及对前夫和新妻在婚礼上寻欢作乐的反感。全诗共六个小节,前两节是:“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其中的“黾勉”意思是努力。“葑”“菲”“荼”“…  相似文献   

19.
苗壮 《师道》2003,(6):25-25
儿子迷上了《哈利·波特》。他最初是从同学处阅读到《哈利·波特》的,继而一发不可收地迷恋上了它,经常在家里跟家人津津乐道里面的故事,可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在他数次强烈的要求下,同时也为了满足他的“读书癖”吧,我便到新华书店把四卷本的《哈利·波特》给儿子抱回了家。自此以后,儿子就视此书如命,没过多久,厚厚的四大本《哈利·波特》便被儿子“啃光”了。有趣的是,直到现在儿子还对此书爱不释手。后来,逐渐发现全国各种媒体有许多关于《哈利·波特》的议论和报道,简直是铺天盖地,加上联想到儿子对此书的痴迷劲,…  相似文献   

20.
克里斯托弗&;#183;K&;#183;纳普尔(Christopher.K.Knapper)与阿瑟&;#183;J&;#183;克罗普利(Arthur.J.Cropley)合著的《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一书初版于1983年。正如作者所言,直到1995年,该书仍是论述终身学习与高等教育这一主题仅有的一本专著。克罗普利是汉堡大学教育心理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