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色现象需要亲身体验才能理解记忆,但长期缺乏定量可控的教学实验。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出2套实验系统,用PC机通过USB接口和单片机,精确控制特制LED混色屏和直流电机驱动的颜色实验转台。色光混合实验系统借助计算机控制R、G、B分量,实现白平衡和颜色按参数变化。颜色转盘实验平台以计算机控制直流电机,驱动多种彩色径向开口圆盘匀速转动,以斩波器和光耦检测转速并实现闭环控制,完成颜色混合实验;还可观察变色频闪光源下呈现的周期彩色图案及主观颜色现象。两套实验系统可重复再现实验现象、定量和实时性好、操作简便,显著提高了色度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定量测量色度学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感器的定量测量色度学实验设计,实验可定量测量色光、物体表面、液体和有色玻片的颜色信息.该实验作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已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中班常识课安排有“会变的颜色”小实验。按照教材,这一实验是用红、黄、蓝三种颜料,通过适当的混合来改变颜色,获得三原色以外的颜色。由于混合调色较难掌握,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有高达99%的学生没能正确理解物体颜色概念.针对此学习难点,本文设计了一个探究性教学活动:首先提出一个有关物体颜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预测。暴露出他们有关物体颜色的前概念,再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事实面前产生概念冲突,引发探究欲望.在不断猜想、实验检验和质疑、反驳交流中,最后确定出一种合理的对物体颜色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焰色反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必修1的实验(3-6)。实验方法是把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直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这种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铂丝蘸取的盐溶液的量较少,因此火焰宽度较小,颜色较浅,持续时间较短,实验的可见度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常涉及到一些颜色反应和具面是关于生物教材中与颜色有关的实验归纳总结,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下以方便对比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化学实验里,有颜色变化的实验为数不多,能够互变颜色者更是凤毛麟角。在中学化学课外活动里,人们常做的蓝瓶子实验,是一个颜色互变的实验,但是,它的药品不易得,而且实验原理较深,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们参考国外文献,设计一个在中学化学实验条件下易做的颜色互变实验。  相似文献   

8.
颜色的混合和匹配实验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基础性演示实验.该文主要介绍了颜色混合和颜色匹配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三色合成仪及辅助光源进行颜色混合和匹配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权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73-275
本文针对印刷色彩颜色测量和计算进行实验分析,利用印刷色彩学理论来分析各个样品色在不同环境下的颜色差异,从而达到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环境确定颜色、保证颜色的准确性,降低颜色误差,获得合格的印刷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浅析几则实验中颜色的反常变化江苏南通师范学校(226006)陆军颜色变化是化学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之一,根据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能够判断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的产物。当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发生“反常”变化时,我们应该认清其原因,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错误的判断,防止...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2]。中学化学实验大多涉及能量、状态、颜色的变化,其中,颜色变化是学生最容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教师教学过程中穿插的一些颜色变化较明显的趣味性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及现象首先做下面实验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装置三个连通的烧瓶里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 ,把左边的烧瓶放在热水里 ,把右边的烧瓶放在冰水 (冷水 )里 ,把中间的烧瓶放在室温水里 ,观察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可以看到左边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深 ,右边混合气体遇冷颜色变浅 ,中间混合气体颜色无变化。图 2 盐的溶解热效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然后依照上面的实验操作继续实验 ,装置如图 2所示。先将三个烧瓶分别放入盛有室温水的烧杯里 ,可以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无变化 ,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做好锌置换硫酸铜这个实验,我们选用多元醇糖精,维生素C、氨水和柠檬酸三钠等络合剂进行反覆实验,结果如下: 如选用铜氨溶液进行实验,虽有铜的颜色在锌粒表面出现,但铜氨溶液呈深蓝色,与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截然不同,存在学生直观问题,使学生误认为硫酸铜溶液颜色是深蓝色的。如改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3,(3):34-35
在很久以前,人类用水果打磨出各种颜色,用这些颜色涂抹壁画。科学家发现,史前人类最喜爱三种颜色——红、绿、蓝。这个发现不仅泄露了史前人类的喜好,也暴露了颜色的秘密。1801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在实验中发现,红、绿、蓝这三种颜色可以组合变成其它颜色,于是将红、绿、蓝定义为三原色。那么,颜色还有哪些奥秘?"跑"得最快的颜色可见光被粗略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而经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车载RGB-LED颜色一致性校准算法中减少时间成本,并能更便捷地分析数据,开发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颜色参数校准实验系统。该系统面向汽车电子应用,结合伺服电动机、光电探头和颜色分析仪,通过LIN总线并使用PWM调光方法驱动RGB点亮;分析了RGB-LED混光原理和电流对RGB-LED亮度的影响;展示了校准后各种颜色的CIE坐标图以及校准时间图。经RGB-LED颜色标定实验测试,实现了RGB-LED的高精度颜色校准并具有较快的校准速度,同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数据源的可追溯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取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漂白性”内容中的品红褪色实验进行设计,将该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相结合,通过二氧化硫气体与品红溶液反应、品红与酸和碱反应两个方面探究品红褪色的机理。同时探究影响褪色后品红颜色复原的因素,从使品红褪色反应物的种类、品红的种类和品红的浓度三个角度进行探究,通过比较颜色复原所需时间,探讨不同因素对颜色复原起抑制还是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醇分为伯、仲、叔三种类型,根据教材介绍,伯、仲醇具有还原性,可使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颜色消失,此法用于区分伯仲醇和叔醇,但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两种异常现象,一是颜色不褪;二是颜色全褪。为此我们组织学生重新设计实验,对醇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了新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醇过量和氧化剂浓度一定时,氧化剂选择、反应液温度和酸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实验操作步骤只有科学规范,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如果出现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不当、药品添加的剂量与顺序错误等情况,就可能得到大相径庭的实验结果。现举教学中的几例,以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共同关注。1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1.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如果采用西瓜汁、胡萝卜汁等有颜色的材料做实验,这些材料自身的颜色就会干扰实验结果的。  相似文献   

19.
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让学生明显的观察到一氧化氮的颜色,以及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颜色变化情况.(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氯化钠、氯化钾晶体的颜色,众说不一.本文从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与折射物质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及实验等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