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璐 《海外英语》2015,(9):124-126
研究收集了我国国内对诗圣杜甫著名诗歌《春望》的英译学术论文,主要从英译本字义层面,修辞格层面,格律层面,综合全诗分析等角度对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部分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重点评述,为日后《春望》英译译本和杜甫诗歌英译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璀璨的古诗文化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知网2004—2018年收录的《中庸》英译研究期刊和硕博论文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国内《中庸》英译研究呈下降趋势,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者间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研究方法单一,以对比研究为主;研究理论缺少创新,偏重国外翻译理论。研究热点集中于辜鸿铭的《中庸》英译本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和典籍翻译视角下的《中庸》英译研究。未来《中庸》英译研究应建立研究团队,开展跨地区研究者间的广泛合作;利用语料库对《中庸》英译本进行深度研究;凸显《中庸》英译本的哲学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八年级教材选编了杜甫《春望》一诗,该诗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历来为唐诗选家和爱好者所看重。本文就多年的阅读与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诗歌风格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选取了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为语料,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从《道德经》中英译本对比、重点字词、章节翻译研究和风格的探索、译者视角、文化意象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存在4点不足:广度方面,研究的范围过分集中,过于狭窄;深度方面,研究的层面过于局限;在资料占有方面,研究得不够全面;对《道德经》译本的评价过于主观。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春望》得出,这首诗的好首先在于情感的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其次,这首诗余韵绵长,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结合这两个方面来看,《春望》当为经典。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翻译家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为理论指导,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对许渊冲和著名汉学家Bynner所译《春望》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三美”原则作为标准,许渊冲对唐诗傅望》的翻译略胜于Bynner的翻译;就诗歌的翻译而言,许渊冲的“三美”理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荀子》英译本有限,对其英译的研究也远远滞后于荀子思想研究。文章对国内外《荀子》英译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国外研究聚焦译文优劣评析,国内研究则既有微观的语言层面分析,也有宏观的典籍对外传播路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深入研究,以推动《荀子》英译及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情分析策略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一般,对古代诗歌有所涉猎,如初中学过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李商隐的《无题》等,但阅读量不大。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维度对《红楼梦》中的诗歌英译进行分析,探究两个英译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从而为翻译教学中诗歌的翻译提供借鉴意义以及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维度对《红楼梦》中的诗歌英译进行分析,探究两个英译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从而为翻译教学中诗歌的翻译提供借鉴意义以及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英汉科技翻译教程》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我国理工科院校高年级学生出 版的一本翻译教材。例句丰富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其中不少例句还是译界人士常引 常用的名句。笔者在学习和使用该.书时发现,部分例句的译文似有失偏颇,亟需商 榷和修正。  相似文献   

12.
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与传统翻译策略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情景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同样语篇的不同译文,可以发现具体语言环境,语篇的参与者不同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翻译活动,即作者、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本文指出翻译的主体研究是对各个翻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翻译的主体性应该是主体间的主体性,即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的平等对话,译者角色应定位于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背景、习惯用法等方面分析了英汉双语中颜色类词汇的翻译,提出中英互译的一些异同点。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Why bother thinking about Freire today? Who cares about the accuracy or lack of it in the translation of his books? In 2018 after 50 years of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of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there is a large industry of people profiting from translating and repeating Freire’s ideas – we are well aware that this text is another small contribution to such industry – but we firmly believe that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tists could greatly benefit from reflecting about Freire’s long-term powerful conceptual, pedagogical, and political impact, and in particular about the role of transl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进行翻译批评:指出了《大学英语》参考译文与课本注释或教参解释的十组矛盾。认为编者应辩正对待分工,及时采纳师生们的合理建议,重视参考译文的修订。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着手,对从“五四”至今近一百年来的中国皖籍翻译家进行整体性考察,并就其中主要代表人物翻译的作品、译作的影响力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一些旅游景点等的名称为例,分析了英语翻译时易犯的一些错误,指出了这些错误在跨文化交际与涉外旅游中的负面影响,提供了相应正确的译法。  相似文献   

19.
The thesis is about the conno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And the words“peach”and“moon”are mainly discussed. The former part focuses on the diversities between these two l...  相似文献   

20.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holy Bibl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both Christianity and literature field. In China, translating Bible also enjoyed a long history and so far over 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