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极乐寺纪游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阴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相似文献   

2.
[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①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②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日:"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日:"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日:"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日:"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日:"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出一编书,日:"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③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相似文献   

3.
【出处】宋·苏轼《轼在颖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清麟有诗见怀,次其韵》:"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相似文献   

4.
开湖东坡于西湖,可谓情有独钟。熙宁怀杭,以西湖比西子,遂成千古西湖绝唱;元搞守杭,以西湖为人之眉目,遂有开湖之举。《杭州乞度煤开西湖状》云:“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西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康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药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药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埋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封横,如云级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杭…  相似文献   

5.
儿歌九首     
.1、tjJ己卜. .一/斌训州卜未毛摇摇摇!摇到六吊桥。六吊桥,桥连桥,桥洞弯弯桥顶高,六道彩虹架苏堤,船象云朵堤边飘卫谧,山J,山山山击山山砚,击d,d,命南南击南命而首四’西湖西湖儿歌‘p甲玛.哪,甲中甲甲乙护甲甲甲甲 钟高渊·双峰括云·‘南高峰,-、.,一「_北高峰找<一介J两只巨手伸天空。户、二丈补白天里,采白云,,:,、:-身上披条绸纱巾, 二1黑夜里,摘星星,做朵珠花插告顶,·虎跑··黄龙洞·骑上挺胸脯。拍拍它的头,摸摸它屁股。大家笑呵呵,老虎气呼呼!给我拍张照,比比谁威武;写上一句话:从小敢骑虎!黄龙洞里老龙头;老龙头,伸舌头。吐…  相似文献   

6.
人们为什么把一些喜欢吃的小零食叫做"点心"?很多人都认为像"麦当劳"、"巧克力"一样,是外来文化的产物.其实"点心"一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清顾张思的《土风录》卷六"点心"条下云:"小食曰点心,见吴曾《漫录》."《唐书》记载:唐郑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谓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同书又引周晖《北辕录》云:"洗漱冠饰毕,点心已至."后文说明点心为馒头、馄饨、包子等.由此可知点心古时亦指晨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吃早饭一般又叫做吃"早点",显然还保留着"点心"与早晨的饮食有关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文段,然后完成后面1-5题。(1、2题只选做一题,3、4、5为必做题)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①,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  相似文献   

8.
游上清潭记     
卓厚宝 《当代学生》2011,(Z4):108-109
[明]徐弘祖十七日晨餐后,仍由新庵北下龙头岭,共五里,由旧路至络丝潭下。先是,余按《志》有"秦人三洞,而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之文,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无从觅所为上洞者。土人日:"络丝潭北有上清潭,其门甚隘,水由中出,人不能入,入即有奇胜。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余闻之,益喜甚。既过络丝潭,不渡涧,即傍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之东也,出把七道。北)半里,遇樵者,引至上清潭。其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夹如合掌,水由洞出,有二派:自洞后者,汇而不流;由洞左  相似文献   

9.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因又称敬仲,后人尊称管子。约生于公元前730-前645年。他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史记·管晏列传》:“管夷吾者,颍上人也”。颍水源于河南登封县西颍谷,东南流,经沈丘县从界首入安徽境,流至正阳关入淮河;颍水入淮之口,名颍口。春秋时称“颍尾”,其上游西向称颍上;隋就颍上置县,其地有今安徽颍上县。  相似文献   

10.
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威,同处于齐.管夷吾事公子纠,鲍叔牙事公子小白.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国人惧乱.管仲与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鲍叔奉公子小白奔莒.既而公孙无知作乱,齐无君,二公子争入.管夷吾与小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被囚.鲍叔牙谓桓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桓公曰:"我雠也,愿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能为其主,亦必能为人君.如欲霸王,非夷吾其弗可.君必舍之!"遂召管仲.鲁归之,齐鲍叔牙郊迎,释其囚.  相似文献   

11.
黄山谷<点绛唇>(浊酒黄花)词序云:"重九日寄怀嗣直弟,时再涪陵,用东坡<余杭九日〈点绛唇〉旧韵>."<全宋词>:"案‘再'字疑是‘在'之误."人皆以为此词系山谷"再(在)涪陵"作.如,<文献>1998年第4期胡可先<黄庭坚词系年考证>"绍圣二年乙亥(1095)"条:"考山谷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在绍圣二年,其<黔南道中行记>云:‘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关.'词当即是年在涪陵作."  相似文献   

12.
东坡南迁诗绍圣元年闰四月,诏罢苏轼定州任,以承议郎责知英州军州事。公即行,而途中三改谪令。六月行至安徽当冫余,落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十二月二日抵惠州贬所。公南迁,历时约八月,虽慎不为诗,然亦有诗作约四十余首,盖可见南迁之心态矣。纪昀批苏诗《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末句“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为“真而不俚,怨而不怒。”(见纪批卷38)此语似可移作南迁诗笺。抒真情不落俗套,发牢骚不留痕迹,化胸中抑郁不平为庄禅式人生感喟,此南迁诗所以有意味也。《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相似文献   

13.
据县志载:“南汇地在黄浦东南。明洪武初于华亭南境置金山卫,领千户所六,南汇其一地。十九年筑城,大海环其东南,潮汐折旋,南派入浙,北派入大江,故名南汇。”南汇地处上海之东南,面临东海,在县境的东南伸出大海一角,东海之水至此作一曲折潮汐南北分,南派入钱塘江,北派入扬子江,故地名南汇。  相似文献   

14.
释"矧"     
"矧"字由于本义及其引申之实词义用例少且较早淹没,文献上大多表现"为语词所专",本义与文献习见之虚词用法的连续性变化线索不显,其虚词用法的来源一直未明."矧"的本义应为"开弓、引弓",引申有"滋长、增益"的意思,由于它与"况"的本字"兄"都有"滋长、增益"之义,故文献中"矧"、"况"亦多通用之例,属义近而通."况"之"滋长、增益"义逐渐弱化,语法化而为虚词,文献用例颇多,人所周知.而"矧"字亦有如"况"一样的虚化过程.故"矧"、"况"的虚词用法亦多通用之例."矧"、"况"二词的"滋长、增益"之义虚化为"况且"这类虚词义,是语言中习见的平行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15.
巫乃刚 《现代语文》2005,(10):83-83
"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笔者在做学生的时候也往往对那些课堂上语言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老师有特殊的好感,现在还记得一位小学老师讲<草船借箭>中的一个小片段:"周瑜处心积虑,假借公事要整诸葛亮,诸葛亮表面装不知,不动声色,巧妙借箭,真借公事气煞了周瑜.二人在这场‘刀里鞘,鞘里刀'的争斗中诸葛亮占了上风."复杂的内容被他讲得深入浅出,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6.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即杭州名胜西湖。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古来有不少文人在那里做过地方官,他们留下许多描写西湖风光的锦绣词章。要说最有名的人物,则前有白居易,后有苏东坡;而白居易这一首《钱塘湖春行》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即“若把西湖比西子”那一首,都是写西湖的诗中传诵最广的名篇。说来白、苏二位与西湖真是结缘至深:西湖原有“白沙堤”,就是从孤山到断桥的一道堤,此诗中  相似文献   

17.
正《真酥帖》,《故宫法书》作《书尺牍五》。因黄庭坚《糟姜银杏帖》中有"雍酥二斤"语,可知"真酥"乃真州所产。《宋史·徽宗纪二》曰:"(崇宁四年七月)辛丑,置四辅郡。以颍昌府为南府,襄邑县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真酥帖》中"胡西辅",乃胡宿之子胡宗回,字醇夫,常州晋陵人。故而,此帖当书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七月至年末间。米芾入都为书画博士前,或居润州,或官无为。润州入京,唯有水路,而无为枕西江,不如直北便利。帖中所及"一兵陆行",则非无为莫属。  相似文献   

18.
雨中西湖     
今年五一长假,我随父母去了一趟杭州.刚下完雨,空中还稀疏地飘落着细小的雨丝.思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诗句,让我有了雨中漫步西湖的冲动.  相似文献   

19.
惠州西湖游     
猴年初夏,风和日丽,应朋友之邀,盛情难却,于退休后三个月,到广东省惠州市某民办中专任职。趁此良机,可重现人生价值,也凸显夕阳红之美誉,工作之余,携新朋旧友,重游西湖,瞻仰了苏东坡塑像,参观了东坡纪念馆和东坡爱妾———王朝云墓,心潮澎湃,重思古人的文才与遭遇,感慨万千,涂鸦数首以记之。(一)猴年有幸探惠州,初夏重访东坡楼。新朋旧友宴挚客,酒逢知己醉始休。(二)初夏风雨抚轻尘,苏子孤身伴朝云。喜今西湖不寂寞,游客昼夜一群群。(三)苏子西湖失朝云,古来骚人多沉沦。可怜迁客远故地,唯有夕阳伴孤萍。(四)苏子西湖遗迹多,游人瞻仰敬楷模…  相似文献   

20.
<正> 以往人们研究词的发展史,往往将小令词的发展与慢词的发展不加区分,同一而论.这样一来,在词史研究中就出现了一些纠缠不清的现象.如有人说:"自《花间集》至柳永,始终不脱词为艳科的范围."(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又如胡寅说:"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诸种文学史亦多持此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