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第一次革命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次革命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不论是第一次革命,还是第二次革命,都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社会前进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杠杆.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6,(1):53-56,92-93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工业革命的含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资料,证实当代资本主义闰家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以此为内容,练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班上展示。收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家庭的出现是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基础的,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家庭也必然随之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果我们将家庭的出现看做是人类人际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在家庭出现以后直到工业经济时代行将结束的漫长人类历史发展中,家庭的发展都只是在同一轨道上不断地进行着量变,当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庭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家庭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交替过程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革命的出现;家庭形式多样化,家庭功能社会化,家庭内涵感情化,将这些变化与传统的家庭进行对照,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到,家庭的第二次革命已经走向我们,走向人类,在未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家庭将通过第二次革命走向其终结阶段,恩格斯曾经预言,家庭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将走向消亡,知识经济正在引导家庭向这一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认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是革命性的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改革这场革命与第一次革命相比较又有自己的特点.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概括起来,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含义: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2]这是邓小平同志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基上说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是生产力的第一次大解放;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是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是确切而深刻的。任何真正意义的革命,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2.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  相似文献   

6.
三次科技革命指的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开始的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7.
王维远  温伟 《天中学刊》1999,14(1):13-16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三个伟大人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必须歌颂革命、坚持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伴随社会进步,历史上教育方式有过三次革命:专业教师的出现是第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出现;印刷术和教科书的普遍应用则是教育方式的第三次革命。今天,电化教育形式的出现,被称为是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①人们不仅向教师和书本学习,而且通过多种教育媒体进行学习,使教育向着更适应社会和人们学习需要的方向发展。卫星电视教育  相似文献   

9.
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命题,习近平关于社会革命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革命、如何认识社会革命、如何推进社会革命、如何保持革命精神等问题,在多个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继承和丰富发展。在内涵承继发展维度上,习近平强调社会革命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引发的社会基本制度更迭,也反映为重大社会变革,丰富了社会革命的时代内涵;在特征认识维度上,习近平深刻把握社会革命的规律,指出社会革命是阶段性与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的辩证统一;在引领机制维度上,习近平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给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在价值追求维度上,习近平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新时代伟大斗争,推动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思想的探索过程朱汉国所谓“革命分两步走”,就是把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  相似文献   

11.
革命和改革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两大字眼.它对中国人民来说,更不陌生.中国人民在40年前,第一次以社会主人的资格,分享了革命后的幸福;也是他们,在90年代的今天,以社会改革者的身份,分享了改革后的实惠.社会发展历史证明,革命和改革虽然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都是社会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但是,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本文拟就二者各自的性质、作用及相互关系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共两党曾建立过两次合作,即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和1937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两次国共合作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适应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赢得了两次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就业转移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上海地区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海劳动力就业转移的趋势 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则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请学会欣赏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文化:第一种叫“前喻文化”,是指年轻人只有向成年人和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文化里,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他们也特别具有权威。第二种叫“并喻文化”,是指两代人必须相互学习才能获得生存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语言的产生是第一次信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重大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次信息革命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保军 《中国教师》2010,(Z1):316-317
<正>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育也是如此。社会的发展前进需要社会制度的创新。社会制度的创新革命,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阶段,进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社会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都是一次社会制度的创新,都要伴随着一次革命。社会制度的创新,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从政治方面讲,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大大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的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些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从经济方面来说,这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包括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活动的深入,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出现了三次巨大的生产方式变革,产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文明:第一次是农业革命,其标志是创造和使用铁制工具,人类社会从此由游牧时代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其标志是进行机器化大生产,人类社会从此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第三次是信息革命,就是目前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标志是发明和使用计算机及其信息网络,人类社会将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19.
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科学思想发展史上出现的从"前科学"时代到"科学"时代,从科学革命到科学危机再到新的科学革命一样,社会主义思想也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第一次革命到危机再到第二次革命的发展过程.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创立和完善的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构成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严峻形势,标志着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深刻的危机.在克服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危机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20.
数学开放题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新的题型,数学开放题在过去的教学中曾经有过很多的例子,但是作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课题,还是近三十年的事,半个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特别是资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人类文明正面临第三次伟大的跃进(第一次是文字的出现,第二次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一个迅速变化的、开放的社会里,为了适应数字化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