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民初,蔡锷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无情揭露和严正批判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并积极探寻反帝救国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反帝爱国的观点和主张,对于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八十多年前,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民族的独立,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直隶义和团是当时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和主力,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3.
从1848年3月的江苏“青浦教案”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50余年中,以中国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反对西方教会侵略的斗争(有人称“教案”,亦有人称“反洋教斗争”),多达400多起。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史学的繁荣,教案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个百花纷  相似文献   

4.
列强侵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人民抗争林则徐禁烟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将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的要求。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爱国斗争大潮推上历史前台,领导中国人民演出了爱国斗争的历史新场面。各民主党派虽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所起积极的作用,是无法与共产党的卓越贡献相比的。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共产党领导人民由社会主义救中国进入以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的新时期。是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则是区别一切政治集团爱国与否的标尺。中国共产党所以成为最伟大的爱国政治集团,决定于它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最忠诚地代表了各族人民根本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近代上海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它既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据点,又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重要阵地。英美法等西方列强,在上海建立了我国最早的租界,实行一套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殖民制度。由此,租界成为“国中之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使上海成为一个风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前列强对湖南的经济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午战争以后,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冲击下,帝国主义列强越来越把经济掠夺作为对中国侵略的重要手段来使用。湖南土地肥美,矿藏丰盈,久为列强所垂涎,是它们进行经济渗透的主要目标之一。英国捷足先登,日、美、法、德等国接踵而至,它们在湘省境内展开角逐,给近代湖南人民带来  相似文献   

8.
<正>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共含有7课内容。其中心主题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掌握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基本史实,要认识到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但是,两个单元知识点容量大、考点范围广。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该课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反帝运动等四个历史事件为载体。高度歌颂和肯定了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并且在该课的结尾以毋庸置疑的语气指出:这种“强大力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梦想。照理说讲述近代史这类“悲情课”相对容易掌控,只要认真把握好侵略和抗争两条主线四平八稳把课上下来肯定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八四○年英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一百三十多年了。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却一直鼓舞着百年来进行伟大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人民。研究这一时期清朝统治集团中,地主阶级改革派与顽固派之间,围绕着如何对待和解决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这一关乎民族存亡的大问题,而展开的爱国反侵略与卖国投降的两条路线斗争,对于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彻底批判林彪的卖国主义路线,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优惧,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洋务派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成了对外开放最有力的鼓吹者。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围绕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这一主题的主张成效不著,但洋务派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方列强分裂中国的阴谋陆家希,王风君,罗瑜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前赴后继、为维护国家统一与西方列强斗争的历史。经过将近110年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把西方列强赶出了中国大陆,实现了除港、澳、台外的祖国统一。然而,西方列强...  相似文献   

13.
省港大罢工是本世纪20年代中期在香港和广东省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这场大罢工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久,给港英当局造成的损失之巨,都是空前的。这场伟大斗争发生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是两党共同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成功范例。回顾这一斗争历程,对于庆祝香港回归、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很有意义的。 一、大罢工的准备和发动 1.大罢工的起因 本世纪2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日益加剧,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反抗。列强以残酷的屠杀妄图慑服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继1925年4、5月发生福州惨案和青岛惨案之后,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五卅惨案,这是激起省港大罢工的直接原因。 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了要求上班、照发工资的工人顾正红并打伤10多人。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千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发表抗议惨杀顾正红暴行的讲演。租界当局出动武装巡捕,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当  相似文献   

14.
与中国相比,日本近代化的启动有着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由于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贫弱国以及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对西方列强而言,它们对东亚侵略的矛头主要是针对中国,因而对日本的压力就相对减弱了。同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大大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力量,也迫使它们改变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为日本近代化的启动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日本近代化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立在中国付出的重大牲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每周评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端时期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记录,是五四爱国运动初期的政治指导刊物之一。它初步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鼓舞了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这个刊物对于促进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学松 《新高考》2005,(9):33-37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列强先后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美国扶蒋反共;列强攫取的侵略权益;勾结和扶植反动势力,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等。明确本专题的重点:主要的侵华战争,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列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难点: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如何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反帝斗争的重要思想与策略。考察、研究这一时期陈独秀反帝斗争思想与策略,是对陈独秀研究的深化,也可见证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专题复习应掌握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罪行及中国军民为反抗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分析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原因及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我国近代史的第一页。我国近代史是以我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为主潮之一的。从此开始的我国近代文学,也以表现这一伟大斗争为主要内容。随着列强对我国侵略、瓜分日益加剧,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不断高涨,反侵略爱国文学也蓬勃发展。而最早开创这一诗歌主题的是吴兆骞。吴北骞所写作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诗篇,是反映十七世纪中叶,以康熙皇帝为代表的清王朝和  相似文献   

20.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就其发展原因教材是从四个方面分析的。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在爱国心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