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旗谱》作为一部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着复仇与革命,兼容着经典与通俗的革命历史小说,它在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中极具影响力和深远的价值。梁斌从家族小说的框架中融入了时代的政治主题和阶级意识,同时在革命历史叙事的模式下引用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法和叙事母题,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不仅有政治上的革命教育意义,更有艺术上的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围城意识"进入家族文本空间,形成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在家族文本中,"围城意识"与叙事形式是一种双向阐释、互相印证的关系.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可分解为三个阐释向度:家族故事的横向组合关系(即故事生成);家族故事的纵向聚合关系(即叙事模式);家族故事的语言构成机制(即叙事话语).  相似文献   

3.
父与子关系母题在多克托罗的小说中得到了十分集中和典型的体现。文章从比利本身的智力和气质以及他的家庭结构方面分析了比利寻找父亲的实质,指出比利在对父亲忠诚与奉献的同时,也对父亲存在着背叛与冲突。父与子关系在本小说中是对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傅军 《文教资料》2008,(34):17-18
施蜇存是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特别关注人类精神家园的海派作家,他的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冲突、过渡融合.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的解析,从叛离乡村到厌恶都市到最后重返乡村三个阶段探讨其二元叙事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中国文学的传统叙事意识和作家小说创作活动两方面分析这种结构的特质和成因.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格局中,<白鹿原>作为家族母题小说在继承前代作家优秀文学传统的同时,从民间的价值立场对村落家族文化、宗法武的乡村生活进行了艺术的反映,对保守知识分子,走出家庭从事革命活动的旧家子弟的心路历程给予深入的揭示,成为当代家族小说创作的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文学以其人物个性、伦理道德等因素的暧昧,传统意义的消解显示出与传统文学的显著区别。巴金的家庭小说《寒夜》,于夫妻、婆媳、女性的传统叙事母题之上,就情节设计、矛盾冲突及人物个性等方面,进行了现代意义的拷问,为中国家庭模式的现代转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7.
家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家族文化的精神特质,两者的互映互动延续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以文学母题为基点,将百年中国文学置于“家园皈依意识与追寻母题”、“男权制文明与审父母题”、“重返母体与失乐园母题”、“宗法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家族至上观念与复仇母题”等五种文化母题之下进行审视,是《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对百年中国家族文学精神特征的精妙勾勒。  相似文献   

8.
多丽丝&#183;菜辛的《屋顶丽人》是一篇不朽的短篇小说,文章体现了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表现出来。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下的“二元对立”解读了小说中的各种对立,从文学象征手法、文学符号学和叙事视点等方面探讨了小说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从而进一步肯定小说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家族母题切入五四的时代主题,至20世纪90年代的流行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从鲁迅开始,此后许多作家在家族小说的创作中都有继承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代表作,但是直到80年代中后期,家族小说才有大的突破,模式上继承了"五四文学"叛逆与教赎的模式,但又有所创新.作家的探寻一是注重对历史的个人体验,二是注重发挥家族叙事的自由空间,表现民族及人类的生存特点.这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观上是作家自身的反省与探索;客观上一是结构样式的特殊性,二是历史的变迁与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已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解析,成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指导。它注重对作品文本内在结构的分析,即找出作品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和规律的整体把握上,以便更好地抓住作品的本质及深层意义。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叙事结构二元化,通过特定的对立和矛盾冲突,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中逐步展开了主人公"勇气——迷茫——勇气"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即迷茫的思想与压力下的勇气并存,交替出现于作品中。这种交替出现的双重主题,巧妙地表达了"迷茫中的勇气"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展示了海明威精湛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在表面的社会诉求下,《父与子》潜藏着一个"爱情奴役"主题。在屠格涅夫看来,不管是"文雅"、软弱无用的"父辈",还是坚强、"否定一切"的"子辈",在君临一切而又神秘不可知的爱情面前,都逃不脱被奴役的宿命。  相似文献   

13.
屠格涅夫在19 世纪俄国社会中反响极大的几部长篇小说, 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坎坷之后来看, 最引人深思的是其思想内容的历史前瞻性和人性洞察力。本文试图从作家在当时激烈论争中的“真诚”自白入手, 对其代表作《父与子》展开具体解读和阐释, 进而从文化距离、政治态度、创作宗旨等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文学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真诚与真实、艺术与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的《谢尔盖神父》开篇即是主人公命运的戏剧性转变,从此"转变"便作为中心题旨贯穿全文的始终。小说中,谢尔盖神父经历了两次身份转变:一是由军官到神父,二是由神父到普通人。身份的转变伴随着其精神的蜕变,是他由注重生命的外在形式逐渐回归到建构内在信仰的过程。在整个"转变"中,谢尔盖神父经历了为一己的动物的人而生活、为人世间的光荣而生活、为上帝而生活的人生三境界,完成了不断超越客体化生存窠臼逐渐走向内心成圣的艰辛历程。以主人公谢尔盖神父从身份到信仰的多重转变为切入点,深度剖析其不断"虚己"的精神历程,从而把握作者渗透其中的"托尔斯泰主义"之"道德的自我完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样的新人与新的价值观念,寻找恰当的文学形式以表现他们,从而延展自己的题材库,这对哈代继续小说创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哈代小说创作在《无名的裘德》后难以为继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孝道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社会中,传统孝道已难以维系,同时却出现了长幼颠倒、小依长、“养儿防不了老”等,与父母缺乏自省自律这些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构建当代的“新孝道”日益显得重要。构建当代的“新孝道”主要应在体现义务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提倡互算性四个原则性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现,并营造家庭内部良好的伦理道德氛围,实现代际和谐,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7.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雷雨》,认为是杀父娶母原型在现代中国的一次激活,曹禺说《雷雨》是自己的“蛮性遗留”,以及他所描述创作中不由自主的状态,都符合原型理论关于原型及其激活的特征。《雷雨》所蕴涵的杀父娶母的原型既指它的命运主题,又指它独特的形象构架。作为一部经典剧作,《雷雨》不是杀父娶母原型的简单翻版,而是一个变体,经由置换之后,时代意义和审美意义都有所增殖。  相似文献   

18.
刘徽在发现《九章算术》球体积公式错误的基础上,构造了"牟合方盖",正确指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祖氏父子间接求出了"牟合方盖"的体积,从而彻底解决了球体积计算公式的难题,并提出了祖暅原理。本文回顾了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数学史的热情,然后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了祖暅原理,强调高等数学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增强大家学习高等数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近代著名学者陈澧,所作《东塾读书记》享誉海内,对近代广东学术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今人一般将陈澧视为经学家、思想家,对其文学思想则较少关注。陈澧虽无专门的文论著作,但在大量的札记、书信、文评、序跋中,他的文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陈澧在经学上持汉宋调和的立场,其文学思想"本之于经"对当时文坛上的各种矛盾基本上持调和折中的立场。对陈澧的文章家当"学、识、才"兼长、沟通骈散和反对时文的文学思想进行剖析,认为陈澧的文学思想在近代文论转型过程中留下的烙印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20.
本篇是<评塔斯基的'层级论'>(<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的姊妹篇,如果上篇通过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宣判了塔斯基"层级论"的死刑,并使哥德尔的理论也跟着引起我们疑问,那么本篇在两大理论权威之后,略评西方9位专家如何堕进说谎者悖论研究的大误区,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