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占萍 《采.写.编》2021,(8):107-108
在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中,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提升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成效与影响力.本文在对媒介融合为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带来的影响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推进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转型发展进程,促使电视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2.
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失去往日强劲增长的趋势,随着第四媒体的网络和第五媒体的手机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介曾经的霸主地位受到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电视作为传播人生观、价值观和执政理念的重要媒介,正受到冲击,其原有的巨大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如何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电视媒介和相关宣传管理部门所应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生命力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必须结合当前的媒介生态,努力构建有序的新闻传播格局,加强多媒体间融合,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本文以东方卫视为切入点和具体分析对象,试对电视新闻进行相对全方位的分析,以期对构建新媒介生态下有序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一种画面与音响有机结合的传播媒体,比之书面传媒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电视新闻要求其所摄录的画面都应是真实的,现场的,因而是可信的。但是记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不可能有预见性,这就导致摄像记无法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电视记最大的缺憾莫过于痛失第一现场了。但这并非是不可弥补的缺憾,现在在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场再现(模拟),就是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5.
运用电视画面,把具体的、可视的、典型的形象展现在受众面前,是电视记者传播信息的特点。事实上,正是由于电视记者通过这种逼真的、生动的形象再现生活所产生的纪实性和真实感,使电视新闻成为诸大众媒介传播效果中最具影响力的佼佼者。 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对电视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记者在发挥电视新闻传播思想,再现生活的强大威力的过程中,必须善于驾驭自己在不同场合,或同一场合不同侧面中所充任的各种角色。因为只有如此,电视新闻这个传播效果威力无比的大众传播形式,才能对社会产生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而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具体是指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也是公众自由讨论的平台.这种新闻节目的传播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同时又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提出提升此类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也是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8.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白兰 《新闻前哨》2012,(7):69-69
一、电视新闻直播优势 “电视是一种即时传真的媒介”,鲍列夫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审美特点是叙述‘此时此刻的事件’,直接播映采访现场,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中,这一事件只有明天才能搬上银幕,后天才能成为文学、戏剧和绘画的主题。”电视的这种“现在时态”的本体特性使它有别于电影、报刊等媒介,广播虽然也属于现在时态的媒介,但它只能传播听觉形态的信息。所以,电视声画结合传播信息的特点又使它优于广播媒介。而最能体现电视即时传真特性的方式就是直播。与录播相比,直播节目的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在这种形式发展的强烈需求下,媒介融合的出现,满足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将从媒介融合的概念开始进行分析,从现代媒体生长环境的改变趋势、强化电视新闻传播效力的发展情况和以科学方式评价电视媒体传播效力三个方面开始着手,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研究媒介融合的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苗翠花讨薪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反响,这一事件以电视媒介中“新闻发布会”形式呈现,其制作和扩散巧妙地借助了传播仪式观的优越性,通过微博、网站等媒体进行传播,形成媒介动员,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弥补了传播传递观的局限与不足,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文章以为这是一场有组织、有策划的“民间新闻发布会”,是底层民众维权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苗巍 《记者摇篮》2010,(9):45-45,44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媒介传播样式,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借助电视媒介声音、画面和文字整合的特点,运用声画一体、视听结合的多样性、综合性、共享性的多元电视媒介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赛事、体育事件、体育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发表意见、阐释观点的一种电视媒介传播样式。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媒介事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仪式".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角度,探讨电视媒介事件凝聚社会、融和情感、增进团结、传承文化、确认秩序的重要仪式功能,考察电视媒介事件的仪式传播特点、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深度传播:电视新闻的转型提升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传播:电视新闻的必然选择"在新媒体崛起、三网融合、原有的信息媒介传播格局被打破的大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版图日渐缩小、影响力日渐式微是一种必然,对长期以来四平八稳的电视新闻构成了最严峻的挑战。"①尽管遭遇了空前的挑战和危机,但据此并不能断言电视新闻就会沉寂,甚至走上末路,因为"微博等新媒体只是让传播更加高速化、普遍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借助于网络、报刊等媒介的传播,在传播范围、传播新闻容量、传播互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多媒介的融合使得新闻观众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层面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并且多媒介融合也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多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播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媒介传播的有效性,是指电视通过一定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的讯息是否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是否对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引导作用,是否对受众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电视媒介自身而言,传播的有效性也体现在是否满足自身的传播目的,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灾难性事件的电视报道,是电视媒介传播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电视媒介必须采用不同于常规的报道手段和传播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这也是灾难事件报道中电视媒介能否实现传播有效性的一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电视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军,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最新变动和最近发展事实的信息。较之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优势。换句话说,报纸是通过字(也有照片,但它是静态的)把信息传递给读,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听众,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的多样化符号——形象、声音、字等,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受众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8.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  相似文献   

19.
胡斌  吴丹 《声屏世界》2002,(12):42-43
使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身临其境”感达到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追求目标之一。“现场采访报道”所具有的深化报道内容等作用,一直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它通过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亲临现场的介绍和声画同步的电视传播,生动逼真地再现新闻事件现场,使观众迅速进入“角色”并被引进“新闻现场”,融入现场特定的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20.
高洋 《记者摇篮》2007,(6):70-71
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工具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文章。电视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运用电视手段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