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发展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学校教育不能被动等待或无所作为,而应不断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的代理监护功能,强化农村学校教育的家长咨询责任,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的社区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的希望工程.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使重庆农村出现了235.2万留守儿童.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加强学校教育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寄宿制学校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随着留守儿童队伍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关注的焦点。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探索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何亚萍 《考试周刊》2009,(19):162-16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既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又联络了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心理障碍、违法犯罪等现象,成为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搞好基础教育,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郑全社 《学周刊C版》2020,(13):157-15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中,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而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中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不仅能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还能使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多。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心,再加上小学教育的教学缺陷,导致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务工,管教儿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因而教育儿童的重任就落在了学校的肩上,学校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学好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向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塑造农村留守儿童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对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扶贫是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域5县32所乡村学校105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但同时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学校需要整合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方法和创新帮扶实践体系,以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应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承担主要角色。学校及教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如何教育与管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调查选取4402名中小学生及一所留守儿童较多且已经采取具体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学校,以此考察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和个案学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做法,并就调查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我国农民工向城市的大量涌入,我国已经在农村出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未成年人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他们的个性出现了很大的偏差,由于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进行的,因此,学校的教育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如何改变学校的教育政策使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好地教育.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政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影响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但表现在家庭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和学校方面。为此,本文论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致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为此我们要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加强教育和管理、家庭重视育人功能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在城镇化道路中面临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令人堪忧.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应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优势,相关的配套政策需出台,农村社会环境也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  相似文献   

15.
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用,让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关怀,更加健康地学习与成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4):174-175
本研究立足于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教育问题,以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研究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状况(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情况),找出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教育不够、道德教育不行、安全教育不足、心理教育缺失、情感教育欠佳等教育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社会、家庭、学校和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提出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为苏北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合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需要依靠学校这一教育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对于推动农村人口向农村人力资源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陕西省的西乡县为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是:留守儿童基数大且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性格孤僻内向,农村学校资源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升学率较低。西乡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成长受阻,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潜在人力资源流失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应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本土经济和劳动力资源的状况,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积极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力争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心,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采取措施。即:逐步改变现有户籍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从法律层面加强外出务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意识,引导农村父母认真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转变学校教育观点,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课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