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毛雅慧 《知识文库》2023,(24):155-158
<正>“申请—考核”制是博士研究生招生的重要制度之一,该制度在近年的应用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必要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提升“申请—考核”制度背景下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质效。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优势,其次从“专家推荐信”、选拔评价指标、监督配套机制三个方面总结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申请‐考核”制是国际上博士生招生的通用方式,也是我国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明确要求。本文从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国内外现状、基本模式的思考与构建和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以期能为有关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申请‐考核”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其制度优势。结合武汉大学2010年以来博士生招生“申 请–考核”制试点工作的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导学关系的构建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招生是导学关系构建的起点。近年来在国内推广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从源头上为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首批"申请—考核"制试点院校已逐步实现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全覆盖。通过对经历过该招生制度的师生一对一访谈调研,进一步了解这一新型招生方式对导学关系构建的影响,探讨"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在导学关系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国家教育考试,没有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其权威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不如国家教育考试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具有自主性大、分散性强等特点。其院校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与早已实施多年的"硕博连读"相似,在选拔机制上是如出一辙的,"硕博连读"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申请-审核"制,是"申请-审核"制的一种变化形态;院校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与"申请-审核"制招生的设计初衷相契合:相对于普通考试能够考查学生的显性知识而言,"申请-审核"制能够考查出学生内化的默会知识,这种难以用考试的方式考查出来的默会知识对于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是其从事科学研究及创新性思维乃至获得更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中隐含了严格的淘汰机制。只有将招生考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起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培养过程中"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首都高校博士生调查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等模型分析“申请—考核”制对博士生选拔的效果。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选拔出的博士生专业基础更扎实、学术志趣更笃定,但与非“申请—考核”制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无显著差别;“申请—考核”制的选拔效果不仅存在学科差异,还受到考试形式与选拔标准的影响。其中,完全取消笔试将削弱“申请—考核”制的选拔效果,而规定本科院校层次对“申请—考核”制的选拔效果不存在显著影响,设置论文发表数量的显著作用仅局限在博士生专业素养维度。基于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申请—考核”制:注重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科分类选拔标准体系,将笔试与面试有机结合,适度关注科研发表数量,谨慎设置本科院校层次条件。  相似文献   

7.
调查部分高校发现,“申请–考核”制的考核内容、方式及标准尚待完善;保障申请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的举措仍显不足;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公开以及申诉救济等配套制度滞后;师生匹配满意度有待提升。据此提出了改进对策,包括:优化“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健全监督制约、质量反馈、问责与容错以及申诉与补偿等配套机制,发挥导师和专家组等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重视规范引导、政策培训以及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主要包括个人申请、资格审查、材料评议、综合考核、科学录取等五个环节。和传统的普通招考方式相比,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过程中导师拥有的自主权更大。主要针对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过程管理中导师自主权发挥激励与约束机制开展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分析国内部分高校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案例,就如何更好地规范和发挥导师自主权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博士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要招生制度,如何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评价标准单一、唯论文论等问题,是博士研究生招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申请并攻读国外博士研究生实际经历以及招生并培养国内博士生的工作实践,以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为例,从招生主体、遴选条件、考核程序、信息公开四个方面分析哥廷根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具体做法及特点,为我国“申请—审核”制发展提出注重学科融合、多元化审核标准、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畅通招生信息发布等启示。  相似文献   

10.
祝明建  尚媛  肖畅  陈风名  王雨晨 《大学教育》2023,(3):140-143+148
随着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发布,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作为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走入了大众视野。文章选取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对其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准入、考核、监督与申诉、保障4个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内现状提出具有较强借鉴性的建议,以期切实提高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