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水浒记》、《蜃中楼》和《琵琶记》这三种日译作品的译文特点和翻译方法出发,考察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如何了解中国戏曲,如何学习白话文和戏曲知识,为探讨江户时代接受中国戏曲的文化背景,梳理一些头绪。自十七世纪后半期至十八世纪初日本掀起"唐话学习热潮",不少日本学者以小说和戏曲为研究资料,热心学习白话文学。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看到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只得阅读文本,但是他们学习中国戏曲,甚至借用净瑠璃和歌舞伎的形式来加以翻译;就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中国戏曲作品也是值得阅读的叙事文学。  相似文献   

2.
和刻本“堺本”与“本禅寺本”周伯温《四体千字文》的底本均为至正二十年时周伯温为门生蒋冕所作。但从细部的比较来看,两种和刻本之间并无直接的承继关系。另外,日本江户时代初期《四体千字文》临本的存世,打破固有的对“唐样”篆隶书起源的认识,证明了在江户时代初期,近畿一带也已经有人开始学习篆隶书了。在我国元代刻本已散佚的情况下,日本所藏的两种和刻本的存世,不仅对于周伯温的书风及篆书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在日本书道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云中君》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神灵祭歌。汉代以降,关于云中君是谁,历代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两千多年来,可见的《楚辞》注本近百部,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一部完整注解《楚辞》的著作。王逸是东汉文学家,生长在楚地,其生活年代与屈原写作《九歌》年代较近,他对屈原的身世遭遇感同身受,《楚辞章句》因此成为后世研究者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4.
近读严绍璗先生《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著录先生在日本多家藏书机构所见宋元善本古籍。这些书因出自先生目验,且著录体例颇善,读之令人可想见书籍原貌,甚益学界。书中著录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临安陈宅经籍铺刊本《宾退录》一部,称"此书在国内至清代则世上仅以写本流传"(第392页),大抵先生未访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而有此言。《宾退录》国图藏宋本(馆藏号7540)框高17.5厘米,宽12.9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著录为"宋临安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本",惟书中不见可确定此  相似文献   

5.
《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别称《四部目录》,又称《四部书目录》,《隋志》和《两唐志》均未著录。古典文献中最早著录本目的,只有《七录序·古今书最》。《古今书最》是一份著录编撰者南朝梁阮孝绪(385~433年)以前所能收集到的见存书目的定献资料,由于时代接近和编撰者的认真,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非书资料著录规则(修订报批稿)》及《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对中西文非书资料著录的著录项目、著录格式,“一般文献类型标识”与“文献类型”,责任说明,制作情况,以及载体形态项等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版刻印刷,从现存世界最古的《无垢净光经》(即《百万塔陀罗尼》)问世(770年)到江户时代晚期,历来以整版雕字印刷为主流。当然,各个时期也局部出现过植字印刷,如室町末期的基督教版、江户初期的古活字版、江户晚期家塾及藩校的木活字版等。  相似文献   

8.
四、集部在古代文献四部分类中,集部居第四位。(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是集部的源头集,指诗文集。所以称“集”,意取集聚众篇为一书。两汉以前,无“集”之名,抒情明理之文与辞赋诗歌大都以单篇形式保存在史传中,《史记》、《汉书》、《后汉书》都录载了不少。所以,《汉书·艺文志》分六个部分著录图书,无集部之设,于“诗赋略”中著录诗赋作品,类分五种。《隋书·经籍志》以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图书,于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三类著录诗、赋、文集。棉志)集部序:“班固有‘诗赋略’,凡五种,今引而申之,合为三种…  相似文献   

9.
南宋洪兴祖所撰《楚辞补注》,保存了自汉至南宋一千余年的《楚辞》注释与研究成果,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楚辞》注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白化文先生领衔整理的点校本《楚辞补注》,为阅读、研究该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点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讹误。在吸收了俞明芳、黄灵庚、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山海经》二十一卷,这与当时中国流行的两个《山海经》版本之二十三卷本的卷数不合,其原因当是由著录者在著录此书时,所依据的底本不完整,或是由于其疏忽而致。  相似文献   

11.
韦苏州诗注稿本一卷黎经诰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藏手稿本。不录原诗,径书注解。黎经诰其人其书,均未见人道及。《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著录明初刊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明末震泽严氏悟滋斋刊本《天隐子遗稿》,均有"浔阳黎经诰字觉人晚号觉翁"、"黎经诰印"印记,可考知其里贯字号。马石田集十五卷元马祖常撰,竹纸旧抄本四册,原为朱彝尊旧藏,有"竹垞藏本"朱文长方印,王渔洋借观有题记,《渔洋文集》卷十二、  相似文献   

12.
茂吕美耶的《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到现在的这本《字解日本》,都是轻松的读物,在等车的空隙,在入睡前的一刻,在喝下午茶的当儿,不知不觉之间,绝对可以愉悦地快读一过。  相似文献   

13.
欧阳脩《新唐书·艺文志》补充、修订《旧唐书·经籍志》,存在三种文献来源,合《旧唐志》本身,《新唐志》实际由四部分组成:(一)《隋志》,即贞观见存书;(二)《旧唐志》,即开元见存书;(三)《崇文总目》等,即以馆阁藏书为主的北宋见存唐人书;(四)史传文献所载唐时所当有书。其中(一)(二)共同构成了《新唐志》的"著录"部分,而(三)(四)共同构成了《新唐志》的"不著录"部分,并对"著录"部分进行了修订。《新唐志》力图反映唐时藏书、著述之盛,综合了贞观、开元可以考知的官府藏书,补入了北宋犹存的唐人著述,更据史传文献推求了唐时应当有的著述。而根据《新唐志》讨论某书存亡与卷帙增损,甚至认为《新唐志》所载系北宋确有其书、实存其卷,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画鬼     
杉浦日向子的《百物语》内容基本取自江户时代的各种"百物语",画风以浮世绘为根底,带有浅井了意式的平淡,被称作文艺漫画。本书由杉浦日向子从众多妖怪故事中精选出最能代表正宗的日本文化的鬼故事组成。你既可以欣赏作者浮世绘般的画风,也可以领略江户味极浓的日本风情。  相似文献   

15.
《读本研究》是日本近世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总共出刊十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读本研究文献目录》单行本的发行便是《读本研究》在读本研究领域上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读本研究新集》是《读本研究》的续刊,很好地继承了杂志的学术精神.《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业书》是由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编的学术刊物,与《读本研究文献目录》类似,具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的性质.文章以上述四部刊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学术刊物的出版与学术传承特色.  相似文献   

16.
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虽经多次修订,但仍有不少疏漏之处。文章对照书中著录的底本,重新校勘,考订其中较为典型的讹误,分成讹文、脱文、衍文、倒文以及句读五类。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王起 《大观周刊》2013,(6):13-13,11
自古以来,日本就输入和模仿中国文化。在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达到烂熟期的江户时代,愈来愈多的学者认识到本国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本文试通过对江户时代的代表性学者山鹿素行的一生做一简述,并对其思想略作研究,展示中华文化的独尊地位逐渐被日本文化所赶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2月,台北增订二版《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善本15595部,为学界所瞩目。其中,集部楚辞类善本55部,除复本,版本亦在30种以上,楚辞学史上的代表性著作,几乎是应有尽有。2002年3月,应淡江大学高柏园教授之邀,我和安君赴台访学,得以即目求书,并顺利复印宋嘉定四年同安郡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王逸所著《楚辞章句》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对《楚辞》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为后人准确解读《楚辞》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书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流布的方式与历史均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将就其流布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论述,然后对王逸《章句》一书的流传版本系统情况加以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东汉末王逸所著《楚辞章句》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对《楚辞》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为后人准确解读《楚辞》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书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流布的方式与历史均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将就其流布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论述,然后对王逸《章句》一书的流传版本系统情况加以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