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缺乏忧患意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致使爱国主义只停留在精神层面,而不能转化为实践的动力。面对这种情况,爱国主义教育应调整思路,注重忧患意识的培养,引导人们将爱国意识转换成爱国行为,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1]纵观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复兴历史,始终是在贯穿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需要培育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即通过网络平台宣扬对理性爱国的认识、培育爱国主体积极的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入手,结合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赵睿 《科教文汇》2008,(8):26-26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张秀兰 《科教文汇》2010,(29):20-20,2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精神现状,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爱国行动,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爱国主义行动。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明确主题、本质、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明晰背景、内容、对象,深刻研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将其作为实际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依据;明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三重价值意蕴,一是引导教育对象弘扬斗争精神,强化爱国之情;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爱国氛围,激励教育对象砥砺强国之志,切实实现从爱国情到强国志的转变;三是培养教育对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实际行动躬身爱国实践,再次实现从强国志到报国行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冉孟荣 《科教文汇》2013,(19):15-15,19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让大学生了解国情,立志报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勤奋学习理性爱国来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让大学生了解国情,立志报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勤奋学习理性爱国来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0.
胡小剪 《科教文汇》2020,(11):33-34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人们在生存、生活与劳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逐渐凝聚成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重要席位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息息相关,并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与内容,因此高校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以解决当前爱国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升爱国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在对中华民族历史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真正迸发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兰明明  王玥 《科教文汇》2014,(4):22-22,24
各个民族由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都曾在历史上创造过符合本民族实际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对其本民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丰富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亦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把探索的视域转向新加坡,并以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为题,重点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可供借鉴的方面。作者认为,新加坡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一是重视和弘扬为新加坡人所称道的“新加坡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对新加坡公民的责任感教育;三是重视新加坡人的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佘宝  王磊 《知识窗》2023,(1):39-41
遥感学科与国家利益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本着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原则,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文章围绕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重点涉及爱国主义教学素材选取以及展现形式设计,目的是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各个民族由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都曾在历史上创造过符合本民族实际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对其本民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丰富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亦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把探索的视域转向新加坡,并以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为题,重点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可供借鉴的方面。作者认为,新加坡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一是重视和弘扬为新加坡人所称道的"新加坡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对新加坡公民的责任感教育;三是重视新加坡人的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一代网络爱国主义青年群体的“小粉红”,正以独特的话语机制和互动形式影响着互联网爱国舆论走向。“小粉红”在网络空间表现出主体形象多元化、内容输出娱乐化、话语表达符号化、组织结构流动化等特征,从民族精神驱动、网信技术助推、群体情绪渲染、自我价值需求等4个层面可追问其生成原因。做好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必须正确认识青年群体爱国主义背后的精神价值追求,进一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让爱国主义理性精神厚植青年心中,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技术水平,促进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牛捷 《科教文汇》2008,(22):156-15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开放、交往与联系日益紧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认同感等思想意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只有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深刻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善于开拓的精神,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处处细节都在体现平凡的中国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根据该电影题材,本文通过考察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动因,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细节做起,以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孙晓玲 《科教文汇》2008,(25):11-11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制,但是我国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与基础教育没有明显分野的缺陷。本文认为,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理性爱国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8.
程燕 《科教文汇》2007,(1X):37-37
抗日战争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出现了种种的偏激的爱国行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为了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理性、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曾淑文  潘立 《大众科技》2022,24(2):187-189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各种挑战,有效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新媒体为视角,以在高校普及率较高的新媒体平台易班为载体,探讨依托易班开展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易班开展网络爱国...  相似文献   

20.
许萌 《科教文汇》2008,(21):1-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当前,时代赋予了爱国主义更加丰富的内容,如何行之有效地在高校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探讨适合大学生特点和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和途径,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