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东坡 《青年记者》2017,(12):25-26
当前,网络侵权、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网络乱象引起了人们对网络伦理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体的公民伦理素养的重视.网络伦理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伦理素养及其提升途径的研究对解决网络伦理失范,实现网络文明传播和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网络伦理素养的内涵 网络伦理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人们对网络中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网络社会关系准确而客观认识的缺失而引起的网络伦理危机.网络伦理素养是公民通过网络伦理观的树立和相关的伦理知识、情感的把握,掌握规范合理的网络技能,改善网络行为,形成有利于网络文明建构的一种自觉自愿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了养成和提升网络伦理素养,公民必须掌握网络传播和网络伦理方面的知识,要有对人关爱的态度以及依靠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网络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杂网络的物流网络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复杂网络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的研究,但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物流网络的并不多,本文主要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对物流网络进行研究,分析了物流网络的复杂性,探讨如何构建物流网络,提出了研究物流网络的统计特性。最后对复杂网络在物流网络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网络用户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对网络用户的研究也提上日程.网络用户学是研究网络用户的一门科学,它要研究网络用户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目的是加强网络传播研究,促进网络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知识超网络的要素及其构成进行论述,根据知识超网络中要素及其关联边的不同将知识超网络划分为七种子网络,包括知识网络、主体网络和载体网络三类主体子网络以及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主体-载体网络和全网络四类衍生子网络,对它们进行具体的定义和描述,并分析知识超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体推理、模糊匹配等方法和技术,提出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知识协同共建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语义匹配技术发现主体网络、载体网络和主体-载体网络等不同子网络中存在的关联信息,由此映射出相关的知识网络,从而为知识主体提供知识.据此构建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组织知识协同共建平台,并展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响对策,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兵  杨衠 《新闻爱好者》2012,(13):48-49
网络水军涉及客户、网络公关团队、网络水军三个主体,并由此形成清晰的利益链条,迅速发展。网络水军的主要业务是网络营销,有时充当网络打手,其主要传播平台为QQ群、论坛、YY语音,学生、家庭主妇是网络水军的主要来源。网络水军操控网络舆论、制造舆论假象,扰乱了网络的良性发展。整治网络水军不能依靠行政力量,而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视阈下“网络暴民”成因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由网络事件凸现出来的“网络暴民”现象也成为当前网络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暴民”现象的成因,把握“网络暴民”现象的实质,以期找出规避“网络暴民”现象的措施,为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建立网络良好秩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企业知识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是一种获取、共享根植于组织内外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和情报资源,以创造知识,提升组织知识竞争力和情报能力为目的的网络结构。企业知识网络的构建由知识网络需求分析,确定知识网络的结构模式,建立知识网络以及拓展知识网络等几个重要环节组成。开发、利用知识网络对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0.
姜弟红 《新闻世界》2014,(9):119-120
网络技术发展造就了网络的赋权特性,有研究者认为网络的赋权性在于网络赋予事件特定意义及网络对参与主体的身份赋权。笔者在对此观点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的双重赋权:网络技术赋权,及随之衍生出来的网络舆论赋权。并且笔者引进网络去权概念,论述了网络削弱舆论引导,消解现实权威,带来权力结构的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1.
阐述科研合作网络弹性的概念、研究意义与应用,并以全球100所高校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所组成的科研合作网络为例,选取网络最大簇规模和网络效率作为网络弹性测度指标,讨论节点点度失效、介数失效以及随机失效策略下该科研合作网络的弹性。结果显示,科研合作网络对随机节点失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其网络容错能力较强;对选择性节点失效的网络抗攻击能力较弱;网络效率相对于网络最大簇规模更适合作为科研合作网络弹性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网络看电视,叫网络电视; 通过网络打电话.叫网络电话; 通过网络流行的歌曲,叫网络歌曲; 通过网络传播的视频,叫网络视频……  相似文献   

13.
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三类网络的异同对于进行超链接网络分析、网络引文分析、链接分析等是很必要的.因此,我们从网络本身的结构特点及对三类网络进行测度的指标两个角度对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张媛 《新闻窗》2013,(2):68-68
一、网络与网络伦理 网络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认为:“网络就是联结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笔者认为,网络不仅包括了信息技术上的网络,还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征,具体表现就是所有的物、人都通过某种网络联系着,他们都是网络上的一个结点。  相似文献   

15.
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界定网络信息生态链概念,认为网络信息生态链是在一定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人之间通过不断博弈形成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阐述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博弈特性,根据信息主体支配能力差异将网络信息生态链分为弱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半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和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并以淘宝网为例,剖析半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博弈关系,为深入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演进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徽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立法的滞后、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缺席,以及大学生认知意识与观念的淡薄,是造成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缺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网络立法与网络道德建设,高校应更新培育观念与方法,大学生应主动学习网络运用,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8.
NGN网络是一个电信级的网络,其安全可靠性必将成为网络设计的重中之重。网络可靠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单板可靠性、设备可靠性和网络可靠性。在这三层中又以网络可靠性为重,如何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关系到用户的正常通信。由此,双归属技术应运而生,它能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可靠性,为NGN网络的广泛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5)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论争激烈,乱象丛生。准确把握影响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力量,是加强网络治理的迫切需要。本文对影响网络意识形态的五大主要力量的内在逻辑及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阐述了网络技术发展加剧了网络意识形态博弈的力量悬殊,增大了网络意识形态博弈的危险系数;资本的多元化加剧了意识形态博弈的复杂化,资本的逐利性催生了网络大型企业的垄断性,资本的腐蚀性增加了意识形态博弈的对抗性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限制重大门户网站的外资控股、规范网络媒体的趋利行为、加快网络的立法进程、加强非网民群体的宣传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话语体系等治理措施,对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权,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微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