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儿童进行美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课对儿童进行美的教育有其独特的条件,自然教材中有许多进行美的教育的好材料,何况自然课以大自然为课堂,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培养儿童对自然界中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小学自然课中美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对自然界中各种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有的事物一看就觉得很美,例如儿童都知道花是很美丽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有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人与自然和谐美等方面,笔者试从这几个方面就如何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实施美育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自然美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囊括”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是美育取之不尽的“宝库”。自然美包含以下审美因素:1. 形态美,如地形的基本形态;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3.空间层次美,如天体系统层次、地质地貌的结构层次、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结构层次等;4.动态美,如地球的运动、日食、月食、月相的变化、地壳运动、大…  相似文献   

3.
<正>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通过社会之美,大自然之美和文学艺术之美,使人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培养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为儿童服务并为儿童所喜爱的文学。它向儿童展示的是广阔充实的社会生活和丰富多采的自然知识,儿童们从中得到的是生活的真谛。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4.
韦海  英张娟 《教师》2024,(9):2+129-130
<正>中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态美育是指让儿童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并互动,在亲身观察、探究、体验中获得新经验和释放儿童“真”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儿童心、行“美”的情趣。本文以生态美育生成课程的预设与实施为抓手,  相似文献   

5.
浅谈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按照美学的规律改造世界,进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教育的全新理念———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人们意识到美育已经超出了纯艺术教育的范畴,并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也得到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一、物理学美的主要特征一提到美,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碧蓝的江上翻卷的波浪之美,弓伏在苍天的彩虹之美,以及维纳斯的残缺之美和大卫王的力量之美。这些美都是大自然具体的感性的美。对物理学家来说,他在赞美惊叹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感受美、爱好美、鉴赏荚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把美育落实到美术教学中呢?下面谈谈几年来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一、引导儿童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使儿童初步感受美  相似文献   

7.
<正>一、语文美育概述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对美育做了阐述:"人们要解决好政治问题,就需要假道美育问题。因为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并说:"如果人们感觉到赏心悦目,就会出现‘反思与情感的交织’情况,我们也会认为直接感到了形式。"李泽厚对美育进行了解释:从狭义上看,美育为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王道俊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自然、艺术形成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技能教育。"所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塑造儿童自然天性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美育现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小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教育,培养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初步能力。这里,我仅税在对大自然观察与描写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谈一点初步的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孩子们步入大自然,常会对大自然的奇观异景自然地发出赞叹,说明他们是爱美的,而且是能发现美的。但是由于年  相似文献   

10.
“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自然教学的一项新任务.自然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呢?根据自然的学科特点,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感受自然的美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辽阔的原野,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幽静的峡谷,陡峭的山崖,壮观的宇宙,神奇的原子  相似文献   

11.
园艺课程教学中的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获得健康成长。在中学园艺课程教学中进行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一些探索,颇有成效。一、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园艺与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大自然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它的美主要表现为形状美、色彩美和声响美等,是一般美感中最基本的形式。初中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我结合《认识十大名花》、《绿化环境》等内容的讲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指导他们去观  相似文献   

12.
自然教学的美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自然观和有关自然科学的审美观念,具有发现、认识、鉴赏自然美的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美的规律改造自然.为锻炼创造自然美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研究自然教学中的美育方法,对于完成自然教学的美育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引导学生认识美自然界的事物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构成了大自然的外在美;自然物体的匀称变化,自然事物的和谐统  相似文献   

13.
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材,小学美育日渐受到重视。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提高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进行美育的良好途径。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观察。有人认为,自然美是小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生动课堂。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自然美在哪里?自然为什么能够给人普遍的美感?都不容易回答。比较深刻的一种观点认为:“自然都是在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长久紧密的关系时才成为美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狩猎时代的人类,对于满山遍野盛开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美育就是培养幼儿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前儿童美育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的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幼儿美育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以声音、颜色、线条、动作、表情等生动具体的形象来感染幼儿,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接受教育。我们应该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启发他们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社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感情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潜移默化教育目的的教育手段之一。以美育人,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教育性以及娱乐性,通过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激发人们的感情,使其达到认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目的,对人的一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来,我校以"小校园、大美育"和"注重美育、德育、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营造和谐美的师生关系。以美育陶冶儿童的思想感情,启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典雅艺术的美育乐园,一个勤奋探索、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美,是愉快教育四要素中的一要素。爱美,求美,也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没有美育,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精神品质。”小学语文是美育的重要阵地。因此,美育也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所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下面以《可爱的草塘》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一、领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北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意境.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都是美的结晶。就课文内容而言.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一张张美的画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有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灵美,借助课文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会感到一种震撼,对心灵美的认识就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通过艺木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自然美是幼儿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应经常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中接受自伙美的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美和技术美 ,自然科学教材要挖掘自然科学隐含的美育因素 ,要引导学生去追求美 ,追求科学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 ;要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大自然的美育价值 ,培养他们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要注意展示自然科学规律的美育价值 ,以激发学生为探索自然规律之美而奋斗的创新激情 ;还要重视教材形式的美 ,给学生美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寓美育于自然教学之中呢?以下是我近年来的尝试。 一、通过参观、考察活动,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自然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自然事物,所以自然教学的“真正课堂”应是大自然。丰子恺说过:“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在自然教学中,我们必须尽量让学生较多地接触大自然,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