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异化现象伴随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阶段而产生。卢梭第一次赋予了异化概念以新的对抗性含义,把异化概念引入社会生活范畴,深刻地揭露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长期以来,卢梭的反理性、反科学艺术、反代议制被看作是对追求“理性”与“进步”的启蒙时代的叛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叛逆,其试图重建的无异化的契约社会也一直成为人们对其思想褒贬的焦点,而这恰恰是卢梭反异化批判意识的深刻体现,亦是卢梭作为思想家的批判价值所在。卢梭的反异化观,是他作为平民知识分子站在社会下层立场,反观人类社会而具有的独到眼光,是为人类思想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竞技体育异化理论的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竞技体育是人类自身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从游戏的创立,比赛的规则到竞技的对抗,竞技体育在其社会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与人类的初衷相悖的异化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永恒的,然而被利欲所驱使,在竞技运动中利用科技成果作假舞弊及摧残人性的异化行为是违背科学的。竞技体育出现的异化现象,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作品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它展现了人类被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异化后的悲惨遭遇.异化,是指社会、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本文将以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为文本,分别从人异化于社会和他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及人的自我异化角度探讨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异化与审美之间存在一种二律悖反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反相斥的,但在客观现实中又是可以统一的。审美,作为一种体验,是人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的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实践,是人类在精神领域反抗异化的主要方式。若没有审美对身处奴役中的人所实施的拯救,异化世界中的人若失去了自由体验的滋养,异化的现实中若没有审美的发生,人类将在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竞技、异化、极限、潜能--关于竞技体育异化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是人类自身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从游戏的创立,比赛的规则到竞技的对抗,竞技体育在其社会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与人类的初衷相悖的异化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永恒的,然而被利欲所驱使,在竞技运动中利用科技成果制伪舞弊及摧残人性的“异化行为”,是违背科学的,竞技体育出现的异化现象,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兴奋剂、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为切入点,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科技异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高科技的异化表现为: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缺失,使公平竞争成为空谈,严重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等。其异化的根源是体育运动以人类自身为客体,使奥林匹克运动借助技术的力量,达到超越人类极限的目的,从而导致人们对运动本身的追求,逐渐地被对技术的追求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当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现代消费主义逐渐兴起,由此消费问题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高度关注。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脑、手机、汽车等等各种现代化的生产生活用具,是我们在消费它们,还是它们在消费我们?在充斥着各种消费异化现象的今天,我们提倡把资源的有限性作为研究消费问题的前提,以此来深入研究处于消费社会的人类应当树立怎样的消费观。本文从深入分析当今消费领域中的消费异化现象入手,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最终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提出“节约型适度消费”是当今人类应当选择的合理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分析"异化"概念、解读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武术异化研究中对异化概念与理论的曲解和误用现象。认为,武术异化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滥用概念,将异化等同于"变化""变质"或"异常化";断章取义,曲解异化劳动理论;生搬硬套;避重就轻,不针对本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反就无关现象进行表层阐释等等。通过反思,厘清了武术异化与劳动异化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具有反传统的精神实质.人的异化是大多数作家普遍关注的主题之一.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人的兽化、人的物化及由此产生的人的精神世界的畸变.传统文学中的英雄成了被种种社会现实所异化的非英雄和反英雄.这一主题对西方的种种社会问题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西方文化话语的时代,武术的发展偏离了其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不自觉状态下发生了异化现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全面审视武术异化现象。研究认为:当今武术异化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五个方面:武术文化异化即传承异化、技术异化、评价异化;武术人异化即身体形态异化、心理异化。站在“文化自觉”的立场上探讨武术异化体系,理清思绪,试图揭开阻碍武术发展的阴霾,期待引发学界对武术文化“自知之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异化肇始于人的异化,在异化的教育中,人本身的受限制又反过来加深了教育的异化.随着异化程度的加深,教育逐渐失去了其"为人"性,转而变成了人发展的桎梏,并表现在教育价值的片面化方面.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现实中的异化现象,使教育的着跟点重新回归到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1844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状况》等文章中,提出劳动分裂论,从宗教异化、财产异化、政治异化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类不正常的分裂,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与人类本性相称的社会。这些观点启发并影响马克思形成了劳动异化论,并为后来两人共同创立唯物史观的异化观和人学观做好了理论准备。马克思恩格斯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所谓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和科学主义的恩格斯之理论对立纯属虚构。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介绍《巨型收音机》这部短篇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异化思想,即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人类对自身失去了控制,反为自己创造的物质和财富所控,亦可称之为“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最后明确其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身体危机是体育领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从表面看,身体危机是由不合理的体育实践方式所致,但透过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体育异化使然.体育异化的原因是人在欲求身体运动价值时,颠倒了需要与欲望的关系,是人被欲望所奴役的结果.拯救身体危机和体育异化,必须将"人"从欲望中解救出来.在伦理意义上,欲望表达着人对身体的恶,是人在身体面前迷失了自己的道德本性.根据马克思"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观点,体育只有将人性的"真善美"在身体上显现出来,才能拯救人于欲望之中,才能最终化解身体危机与自身异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着重从考察人的本质入手,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对人类解放的追求放在核心地位,提出通过积极扬弃现存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现阶段,应通过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人文关怀,注重人文价值追求等措施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并不是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是资产阶级社会,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异化只能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在各种异化现象中,最为根本的是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异化才可以得到扬弃.异化的扬弃就是在实践中使得主体与客体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7.
异化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很多哲学家对异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异化的研究。本文在前人对异化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异化、异化劳动以及我国的诸多异化现象的研究,让人们厘清我国存在的异化现象,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8.
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技从哲学的窠臼中脱离出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由于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和"科技万能论"的盛行,人们往往会忽视甚至无视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技的异化引起了主体人价值的丧失和人际关系的物化,导致科技与人文学科分离、科技与价值分离。解决科技异化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威尔斯小说《隐身人》描述了主人公格里芬因为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给世人带来恐慌而被群殴身亡的故事。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格里芬逐渐丧失了理性,妄想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建立一个恐怖帝国,对世人发号施令。格里芬最终因其恐怖行径而身亡。通过分析格里芬的疯狂行径、犯罪心理特征以及错乱的精神世界,揭示在社会变化过程中格里芬的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情感障碍以及社会规范意识的缺失对于其人格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人文体育理念的理解与分析,找出体育异化现象的实质和根源,并对两种明显出现异化现象的领域进行描述,在认识体育和对体育异化的批判中,利用人文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对体育异化现象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