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凡语言、均有性别色彩,少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系统化的-男女各有性别主体,大多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没有规则的,零星地反映在词汇,语音和语法上。  相似文献   

2.
国外语言性别研究在过去的15年间经历了一个显著变化的时期,即从传统的现代主义性别差异研究方法转向后现代多元的、动态的、本土的和微观的社会性别建构模式。这种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国际语言性别研究的发展,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理论和实例的角度分析了国外语言性别研究中的新趋势,有助于建构我国在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性别与语言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变异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阶级、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性别等都对人的言语产生影响。在研究语言变异中,性别对语言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西方语言中性别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是生理性别,另一个是社会/语法性别。而社会性别是造成不同性别语言变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朱艳 《考试周刊》2011,(23):27-29
语言与性别研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受到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共同关注。然而研究者多数是关注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差异问题,过于强调这种差异,从而忽视了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共性。为了全面、公正、客观地说明语言与性别的关系,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并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和共性。排除对语言的性别刻板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男女交际的特点,减少男女性别交际的失误,为两性间的社会和谐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凡语言,均有性别色彩,少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系统化的--男女各有性别主体;大多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没有规则的,零星地反映在词汇,语音和语法 上.  相似文献   

6.
语言使用的主体是人,人类有男性和女性之分,那么语言不可避免地就被刻上了性别的特征.性别语言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从语音、词汇、句法语法和会话上介绍了男女用语的差异,然后从生理、社会和文化期望、社会劳动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来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在跨文化和跨性别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认知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性别语言的差异和原因,为男女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性别语言研究成了一门永恒而重要的话题,并且涉及到很多学科和领域。各领域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看法各异。社会由男女组成,男女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已经为人们所公认。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场合下英语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英语的性别差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人们通常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性别的语言差异,即调查两性所使用的语言,寻找语言行为上的能区别性别的特征。二是语言的性别差异,即直接研究语言体系,寻找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的差异,再研究其差异的社会蕴涵。本文主要通过与男性英语对比的方法来突出女性英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以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社会性别身份在服饰话语中的建构作用,进而揭示社会性别身份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同性别的服饰话语中,态度、资源各类别的使用频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既表明社会环境对话语的影响,又解构话语对维持社会性别身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酷儿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关注的主要议题.然后,就性别与语言教学研究中酷儿理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文章认为,性别与语言教学研究应该考虑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性别研究在目前已是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它的关注点不在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在于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角色差异、及其在性格、地位、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在进行性别研究时人们主要从两个角度着手:社会语言学研究和女性语言学研究.性别是社会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变量,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拓展了社会语言学从功能角度探索语言使用的视野,因此,其贡献对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本身都是不言而喻的.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对具体文化、具体语言社团中不同性别的语言使用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可指导人们的职业选择、职业培训、广告设计、二语教学等活动,其实践指导意义也不容忽视.性别语言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性别语言研究发展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语言学家在研究男女两性语言差异的同时,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对“性别语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该文就性别语言研究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分层研究中存在性别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传统的分层研究把女性从研究对象中排除或限制性地使用;研究时运用的分层分析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存在偏差,明显或隐晦地"无视女性"。其成因是社会分层研究的分析单位存在问题,分层研究理论假设中的"性别"与"阶层结构"的关系存在问题。要超越传统的分层研究,从研究开始就必须把性别列入其考虑范畴,并重新评估判断分层属性的尺度标准。  相似文献   

13.
性别语言差异研究是语言与性别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研究不仅有助于社会文化的研究,而且还有助于预测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制定文字政策。笔者在概括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面子角度入手,探讨语言的使用问题,特别是男性和女性在语言的使用中所反映出来的性别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会话中性别的语言差异主要包括两性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及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造成跨性别文化交际的障碍。性别语言差异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为避免交际误解,预防语用迁移的发生,应培养跨性别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具体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和男女两性使用语言时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阐明语言的性别差异,并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根源,为更好地促进男女间的交流和理解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艳芳 《文教资料》2009,(30):165-166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两性的不平等,其原因不在于男女两性本质的差异,社会性别文化是高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高等教育是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关键环节。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首要因素,更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各领域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般可以从两个侧面入手。一是寻根溯源调查性别语言形成的原因,寻找言语行为上的能区别性别的特征,并研究这些特征的社会意义。二是直接研究语言体系,寻找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的差异,再研究其差异的社会蕴因。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是多层面的,本文只讨论词形与词义所反映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8.
语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语言与性别的关系在许多领域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话题,语言学也不例外。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语言歧视、性别差异以及英语语言中性化。  相似文献   

19.
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代表了近年来性别差异和性别类型发展理论中强调社会性因素的趋势[1]。目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尚不多见。通过222篇初中作文分析和236份问卷调查以及多次随机课堂观察,课题组发现:第一,初中生的性别图式承继并吸纳了"男生理科好,女生语言能力强"等传统观念;第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已出现明显性别差异;第三,这种差异与扩展后的性别图式对个体的信息加工和行为指导紧密相关,尤其是教师对男、女生不同的措辞和态度会固化学生性别图式中"女生比男生语言能力强"的偏见,男生会受到消极暗示和影响,其语言学习的信心、兴趣和效果会进而削弱。  相似文献   

20.
语言性别歧视研究是语言与性别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性别研究不仅有助于两性语言的研究,社会文化的研究,而且有助于预测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制定文字的政策。本文在弄清什么是语言性别歧视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着手探讨该问题: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语言性别歧视存在的社会、文化、心理原因 以及简略介绍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