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利芳 《学会》2016,(3):27-34
长期以来,科技社团在智库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学术交流,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推动学科发展,引领科学技术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科技社团智库建设面临着智库人才缺乏、运行机制不完善、组织机构凝聚力不强、信息采集手段落后等困境。未来5年,科技社团智库将朝着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重点应做好四件事:一是建立科技社团智库研究团队,二是整合科技社团现有资源,三是创新智库运作机制,四是推进科技社团智库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韩晋芳 《学会》2012,(4):12-15
科技工作者是科技社团成立的基础。该文从建国初期科联、科普所采用的"科学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差别出发,梳理了科技工作者指代群体和标准的变化,理清了科技社团成员的变化情况,并明确了科协的工作对象是"科技工作者",它与科技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3.
林敦榕 《学会》2003,(7):19-21
我国科技社团作为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科技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同。科技社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 ,我国科技社团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入WTO ,建立一个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作为民间组织的科技社团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我国 ,对科技社团的管理 ,至今仍实行“双重管理体制” ,即科技社团的登记注…  相似文献   

4.
刘培一  朱晓文 《学会》2007,(6):29-30
<正>科技社团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公认最早的自然科学科技社团出现于16世纪。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成立于1505年的苏格兰外科医师组织是出现最早的科技社团,是现在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会的前身。科技社团作  相似文献   

5.
郭建斌 《学会》2005,(10):16-17
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出现很好的弥补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缺陷,可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供社会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科技社团即学会、协会(研究会)是非政府组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现有经过国家民政部门重新登记的科技社团大多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自愿组织起来的法人组织.在这个转型时期存在着两种管理模式下运作不同的两种类型的科技社团,一种是传统的"官办"型或"挂靠"型科技社团;另一种是体制改革的产物:"法人"型或"非挂靠"型科技社团.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15,(3):17-18
<正>一、将深港科技社团联盟作为引领学会提升工作的平台和抓手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是由深圳市科协与香港资讯科技联会等深港两地科技社团,在多年推动深港科技合作的基础上,于2009年成立的科技类社会团体合作机构。联盟组成单位为两地组织有实力的科技社团、企业、服务机构等,按照"自愿、平等、合作、互惠、双赢"的原则,形成的科技合作组织,是深港科技社团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扩大交流、促进合作、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2013年初,  相似文献   

7.
王增礼  杨树桐 《学会》2004,(12):25-25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对科技社团提出新的要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是我国科技社团的基本成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国家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和进行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面对进入新世纪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科技社团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努力开拓创新科技社团工作,使科技社团在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同时自身得以长足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科协及其所属组织需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认真落实双重管理体制。科协及其所属组织要认真学习、宣传“两办通知”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科技社团的双…  相似文献   

8.
赵勇  彭树堂  刘晓勘 《学会》2007,(8):11-15
本文探讨了科技社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功能及地位作用。科技社团应在结构、体制、运行机制上深化改革,把工作重心放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支持创新上来。北京和上海是科技社团和科技人员最集中的地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应当承担重任。建议北京、上海科技社团率先实施创新服务工程,其目标是将科技社团建设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地、凝聚创新人才的高地、弘扬创新文化的基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蔡瑞娜 《学会》2007,(9):26-3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社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技社团的蓬勃发展也是大势所趋。然而经费不足是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竣的问题,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科技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寻求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已成为非营利组织长期生存的关键。非营利营销为科技社团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联系,科技社团营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观念更新、资金筹措、满足需求、寻求社会多方支持与合作、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法 《学会》2008,(4):17-20
<正>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主要由两类亚群体组成:一是正式的、有组织的科学家集团,如大学、研究机构等;二是非正式、非组织化的科学群体,主要以各种科技社团的形式出现。科技社团是科技人员基于学术自由、平等交流、互动自主机制自愿结合而成的柔性社会组织,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跨学科等组织网络优势和客观公正性、地位超脱、非营利等社团属性优势。正确认识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路甬祥 《科技通报》1992,8(5):257-263
概括和总结了现代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阐述了机械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机械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指出我国机械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发展我国机械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评估分析与其学术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及论文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上的收录情况;阐述了<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之间的关系及提高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入选率的6条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及文献源评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1998年刊载的论文及文献源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该刊的普赖斯指数和科技期刊研究者常用的重要中文期刊,并对各种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杜晶晶 《科教文汇》2013,(25):11-14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异同分析,进而得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吴晶 《情报科学》2001,19(9):908-909
本文试用哈罗德--多玛投资理论分析对科技期刊的投资在期刊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非对称性,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重点讨论了期刊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因为这是当前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浅谈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我国通过最全面彻底的、以"非医疗干预"手段为主的防控举措,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科学防治、精准防治,有效遏制了本土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各级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诸多短板和不足。文章梳理了现阶段我国疾控体系、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建设、卫生应急管理政策保障3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疾控体系的职能任务发展、关键科研技术建设和专业人才资源储备3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一些典型的音乐及音响进行了评价,并对音响听辩效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既展示了音乐及音响的美妙,也为专业性的欣赏、评价及制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构建校企平台,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知识产权实施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科技工作者权益保护对于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本文在对我国典型科技工作者群体开展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科技工作者权益保护认知状况以及权益保护需求状况.调查发现,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自身权益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维权意识相对淡薄;科技工作者对不同权益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现阶段科技工作者最关心的权益为薪酬平等权和薪酬保障权、职称考核晋升知情权和身心健康相关权益,且不同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权益保护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更好维护我国科技工作者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