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荣 《阅读与鉴赏》2006,(11):68-7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想象就是作文的翅膀,而创新则是作文的生命。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人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生作文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命题,学生照作,教师批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主角,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与创造性难于发挥,因此,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改革作文的命题方式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在作文教…  相似文献   

3.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通过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4.
朱秀红 《现代语文》2006,(6):117-11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使命。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现。而现实的情况却是: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6.
吴博翔 《宁夏教育》2002,(10):35-35
大纲要求:作文课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作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创新。作文教学的自主性其根本就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其内涵是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唤醒,上好自主作文应从。做’开始。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启发诱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阐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时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运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必然要求他具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的。通过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同一事物、同一篇作文,都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多角度作文。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多角度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要多向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思路,甚至逆向思维,帮助学生脱俗求新,使作文的立意鲜活,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想象、创新的目的。如在指导学生写“路…  相似文献   

11.
同伴冲突是小学生同伴交往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现象,冲突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同伴冲突对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用这种冲突,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促进学生的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思维是数学教育的灵魂.将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加强思维方法指导,发展学生辩证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等3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活泼、有序地开展听说训练 ,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亦将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作者个人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的问题提出三点看法 :一、必须用好现行教材进行听说训练。二、结合作文课进行听说训练。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听说训练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教学,除了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掌握比较熟练的写作技能外,更需要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内部语言活动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到这些,想念可以取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类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数学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猜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岗位实践技能和知识的内化、迁移、发展能力。文章将就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许多优点和特点;借鉴这种教学法汲取其精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与社会的误导,教师权利的不恰当使用,承受压力过大是小学生丧失“亲社会行为”的三大原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满足学生的亲和需要,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归属感;为学生提供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机会,促进集体成功的心理相容;培养学生发社会视角转换技能,增强学生对他人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中 ,政治教师要解放思想 ,提高自身素质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中 ,要有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潜能得到最大释放 ,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