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归纳出以下六点,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这一点要家长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他却在一边跟别人大声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这样,孩子哪能静下心来学习呢!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习惯的作用有三:一省时,二省力,三减少错误。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要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有赖于家长的严格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必须坚决贯彻施行,不可以有例外。 2.以身作则。在培养孩子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子像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己不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个人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所以,学好数学对于将来的自身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作为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我,对这一点更是十分赞同。也许你会说有些家长不懂教育、不懂数学又如何去教孩子,其实这并不需要家长有多么高深的知识,下面我结合自己长期从教的经验,和家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以便帮助家长们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其中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它将影响孩子一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理念: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有不少习惯需要改进。特别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阻碍逐渐显现,家长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助力孩子成长。本次家长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题,主要通过家长活动体验、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和原因,引导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借鉴某些家长的成功做法,以使家  相似文献   

6.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家长常因为忙着做饭、或者在忙别的事,想赶紧把孩子打发走,就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应付了事,实际上阻止了孩子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做作业是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利用做作业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涉及到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逻辑思考方式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也是家庭教育中应该非常重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但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培养的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通过培养习惯可以塑造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优秀的习惯和品格。研究者发现,习惯与品格培养相辅相成,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塑造。可能有的家长觉得好笑:我的孩子学习好,门门功课都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65):71-72
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成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他们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相似文献   

10.
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不专心,依赖家长,速度太慢,这说明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那么,良好的作业习惯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11.
自95年起,我们组织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系列,受到读者的欢迎。作为编辑深感欣慰。今年,我们将再组织一个“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系列,但愿能给广大家长有所帮助。良好的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同样,不良的习惯,将危及孩子一生。培养良好习惯,靠父母和孩子共同日长时久的坚持努力,纠正不良习惯,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5):163-164
<正>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坚持不懈的正面引导与示范;离不开家长在复杂的家庭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一贯的规则教育;离不开家长在不断学习中创造性地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我认为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入学半个学期,还有不少孩子不懂听铃声进教室、不懂做  相似文献   

13.
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认为: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习惯的培养,如果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又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然而,目前我国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却非常缺乏这样良好的习惯。他们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六小”作风,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客观地说,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习惯,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担负的责任。那么,就家庭而言,家长究竟该如何培…  相似文献   

14.
刘霞 《生活教育》2012,(19):77-80
刚开学三周时间,便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有说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不喜欢新老师的;有的问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有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归纳起来会发现,这些家长反映的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位母亲和我说:"我每天下班之后,主要任务就是陪孩子学习,看着他做作业。前天晚上,我到小区门口买点水果,前后离开大概10分钟,回来发,  相似文献   

15.
孩子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幼儿期不仅要注重幼儿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更应关注孩子早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为孩子储存一生受益的资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只有充分了解幼儿期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孩子时做到有的放矢,把握早期教育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年龄小、自律性不强,让家长通过"签字"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信息沟通,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办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签字"作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很有必要。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方面,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同蝴蝶抖动一下翅膀,就会带来飓风,家长的一点点改变,都会把孩子带进一个新的世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  相似文献   

18.
一、以目标为导向,以具体目的去牵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导向,使学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要达到长远目标,首先要从近期的具体目的开始,要从眼前的学习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达到近期目的和长远目标。二、从程序化训练入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孩子们好动、贪玩、主意力集中时间短和自制能力弱是相抵触的。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初要从程序化训练入手。在孩子早读和晚自习复习做作业的时间里,家长要指导孩子或与孩子共同确定学习的程序。先学什么,后干什么,一项一项按…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小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新区中心幼儿园是93年新开办的,幼儿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受农村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及其行为规范、环境等的制约,幼儿在学习、卫生、生活、文明行为、劳动等习惯方面与城市幼儿有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与家长的习惯、观念及态度做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以及了解幼儿习惯与家长习惯、教育态度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94年初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方法、内容与步骤 调查对象:分层抽样选取小班、中班、大班10个班中大专、高中、初中、小学(包括文盲)各学历层次的家长及其幼儿100名。 调查方法:考虑到幼儿的习惯在家庭生活中有着自然地流露;而在学校生活中同样有着自然地流露;又考虑到家长的答案只能纵向了解自已的孩子不能与其他孩子横向联系。因此本调查以问卷式在家长及教师中共同进行。 调查内容:我们根据《培养幼儿好习惯》一书中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等五大类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0.
费田春 《中国德育》2014,(20):56-57
正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是现代城市中典型的"新市民子女学校",70%生源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迁徙住户子女,可谓"候鸟"栖居之所。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关注较少,导致孩子习惯教育和培养比较滞后。基于此,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校提出了"培养良好习惯、奠基人生幸福"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TSP+H(教师、学生、家长+习惯)"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品格教育实验,把习惯教育作为切入口,撬动新市民子女整体素养的提升,如今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