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众多的台港女性作家中.张晓风创作颇丰。她写散文.写历史剧,写小说.唯独没有写过诗。但她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激情、跳跃的文思.尤其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珍视使她的散文像诗一样意象鲜明、意境悠远。而小中见大的独特感受方式更使她的散文独具魅力.这种审美感觉的独特性来自于作家对生命之谜的执意追问和对人性美的弘扬。  相似文献   

2.
周芳用她独特的写作才华和从容宁静的文学品格,客观而平静的敞开了散文文本的意义空间。其中,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发挥、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城市经验的引入,真诚地表露出了作家对自我身心的体验和对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的古典神髓,养护了台湾文学的现代繁荣和发展,也滋养了台湾女性散文的文化精神。台湾女作家多,写散文的女作家更多。她们的散文不仅多写日常生活、身边琐事——婚姻、爱情、家庭、丈夫、子女及朋友,也写大事、深沉的事、寄托理想的事,所表现的生活和社会,既有“小我”,也有“大我”;艺术上,既有传统,又有现代。  相似文献   

4.
于秀兰是多年来一直坚持文学创作的宁夏回族女作家之一,《兰亭心雨》作为她的散文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其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从一名离开故乡的回族女性的角度,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从一名现代女性的角度,发现了回乡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喜人发展;同时她还从一名知识分子的角度,对故乡的落后表现出深深的反思。她用对故乡的深情抒写,为现代都市浮躁的灵魂寻找一片静土;她在对生命与生活的审美观照中,陶冶个人的性情、表达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激。她的散文因此而表现出一种沉静淡雅、洗练蕴藉、思辨自省之美。  相似文献   

5.
宗璞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写得细腻又抒情,流畅而又有韵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用传统笔法写游记散文,用真情实感写抒情叙事散文,用广博学识写文化性散文。  相似文献   

6.
毕淑敏是新中国后我国散文界的一位很重要的女性文学家,她用自己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写成文字,在文字中可以体现出她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毕淑敏所写的小说,在她不同时期写的小说体现不同的女性意识。从最初的女性意识觉醒到女性主体意识的产生再到最后的女性意识的升华。这一系列的女性意识转变的小说给我们"心灵鸡汤"似的滋养。  相似文献   

7.
苗莉为邢台文坛有成就的女性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充满了"情"味,亲情、友情,对祖国河山之情,对人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空灵、柔软、细腻,如云似水,如歌如泣.她的写法是传统的,却创造了优美的散文意境,其散文的可贵,在于她写了人性、人生,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的特点是把散文的意境美和人性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琦君是20世纪台湾文坛的散文大家。她写普通人,身边事,诠释亲情、友情,回忆童真童趣,用清丽的文字、疏淡、简约的风格营造出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在散文中,以女性的视角,深刻揭示出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和女性在男权社会受到的精神奴役与创伤,并且在旧的价值废墟上为现代中国人树立了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与之相适应,她也创造了女性散文的新的意象、叙述语调和结构模式,从而形成了具有女性特色的“私语体”式的女性散文话语方式体系,开创了女性散文话语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张洁80年代散文既有启蒙文学弘扬人性美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女性善于体验人物细微的心灵波动、注重平凡经验的边缘性特点.张洁90年代散文中纯洁的女儿心则复活了男性世界的权威,与她在小说创作中对男性卑琐的怨恨、批判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1.
“为着生活而写作”,成为苏青这位都市职业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言说姿态与表现方式,并以此区别于“五四”以后任何一位女性作家的创作理念。她的散文创作从文学的神圣崇高中剥离出来,写人类普遍意义的日常情境与世俗生活,反映出她在尘俗生活中寻找情趣的市民文化的品格。苏青散文中“性别意识”来得特别鲜明,但她又能直面女性的性格弱点,撕毁女性的假面具,并且发出独到的批判声音。  相似文献   

12.
大散文《飘逝的绝唱》结合古蒲州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实地考察 ,对《西厢记》作了全面的美学诠释 ,其思想内涵是对美的礼赞 ,是捍卫美的宣言 ,表现了李存葆发现美、捕捉美、鉴赏美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观 ,全篇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亵渎美的严正批判。这篇大散文完全可以看作是用散文笔调写的一篇优美的评《西厢记》的长篇论文 ,是“散文似论文”的破体名作 ,其语言风格雍容华贵、丰腴典雅 ,语句长短奇偶错落交递 ,骈散结合 ,修辞手法多样 ,意蕴而畅 ,佳句迭出 ,是一篇风格独异的大散文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组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鲁迅的《朝花夕拾》较完整的反映了他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主要社会经历,其中大部分篇目写的是童年时期的生活.与单纯的回忆性散文不同,《朝花夕拾》常将生活习俗的描述与文化反思社会批判有机地融为一体,行文幽默,意味深长,构成了一个童趣、理趣、谐趣相统一的充满情趣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4.
张立勤是当代著名的女性散文家.她曾于病痛中经受生死考验,因此,她以生命的深层体验写作.她的散文是生命散文.她散文艺术的成功,昭示了她生命的凯旋.  相似文献   

15.
徐珊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5-116
毕淑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界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作为一名成功女性的经验,用散文顽强地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给读者以"心灵鸡汤"式的滋养。  相似文献   

16.
“五四”女性散文作为“五四”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从女性视野出发,建构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女性散文文本,真诚的体验、悲剧美的追求。悲剧美的追求、柔婉的风格以及独特的抒情结构与手段等,构成了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超 《父母必读》2022,(4):34-37
<正>有人早早走上了成功之路,却偏偏要“为爱偏航”。但在另辟蹊径中,却也发现了更开阔的天地。周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任何时候追梦都不晚。周芳在30多岁时,才决定成为一名水下纪录片导演,而且之前完全没有相关经历。她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走了24个城市,拍摄出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从水下视角展示中国的纪录片《水下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一、散文尤其是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其情感是浓郁而深厚的。教学时,应从三方面着手:①培养审美观,激发美感。一篇优美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美的赞歌,一幅美的画图。教学中可抓住体现美的词和句。如鲁彦的《听潮》,既写了海睡时静的美——温柔美,又写了潮涨动的美——雄壮美。同样是美,如何让学生同作者一道产生美的共鸣呢?课堂教学中牢牢抓住波浪“轻轻吻着”,海在脚下“沉吟着”,“声音仿佛……温柔,……芳醇”这些韵味极浓的词和短语,以及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和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体。散文的基本类型包括写景抒情散文、记人叙事散文和哲理性散文。苏教版必修一、二中有三篇记人叙事散文,分别是杨绛写的《老王》,汪曾祺写的《金岳霖先生》,孙犁写的《亡人逸事》。这三篇文章,事中有情,寄情于事,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语言干净、平易、真挚,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善于运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散文创作领域,宗璞的散文独具文体特色。因为她深厚的学识修养和独特的生活空间,她的散文就成为了一位知识女性情感经历的表达和思维成果的凝结。在宗璞散文中松和花是出现较多的意象,以此构筑了宁静悠远的意境并通过它们呈现出对于高尚道德境界的不懈追寻。她采用流转自如、音画兼美的语言写人记事、写史记游,她的情感的表达是内敛而节制的,结构却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由,这恰恰反映出由于环境、学养长期熏染所形成的文化气质和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