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见学生对作文有两种态度:一是兴趣不大。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他们多放弃作文练习,态度十分消极,所以始终写不出好文章。二是对文章有兴趣,课外读物多,爱练笔,作文愈写愈好。教师只要细嚼其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已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根本不会对作文动情,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情动而辞发了。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鼓动学生写作的动情点,让学生改…  相似文献   

2.
以前,学生练习作文,总是照抄“范文”.不抄,就写不出来.比如:我出了《学校新貌》,学生就抄《大治之年气象新》(七七年高考学生作文),成段成篇地抄,甚至有的学生连乡土人名也都照搬.我出了《我的母亲》,大多数学生都把他(她)们的母亲写成了一个模样,都是“齐耳短发,苹果脸,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活泼、爱唱歌”……我明知道一些学生的母亲年迈了,可是他(她)们硬是这样写,还是抄的“范文”上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教学症结何在?我认为主要是“为文而作”.所谓“为文而作”就是指仅从教材每单元作文的要求出发,根据这要求来听、说、写、改.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其不足有三:一是使学生的写作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二是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简单化;三是为文造情讲假话.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仅仅能得到一篇作文,其写作能力提高自然缓慢.  相似文献   

4.
要说“绿色”作文,首先得说说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笔者身在教学第一线,听过不少教师的作文课,了解些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指导、批改、评讲的情况,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主张程式化作文,造成学生学会了“凑、抄、套”,作文不动脑筋;有的老师平时不重视作文,除了布置作文题目外,很少进行作文指导,很少有作文专题评讲,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让学生背诵《小学生作文选》上的范文,诸如“家庭篇”、“学校篇”、“社会篇”中的篇目1至2篇,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这种做法违背了作文教学的规律,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潜能。不少学生在这样的作文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这是作文教学的遗憾和悲哀。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说语文难教,语文教学中又以作文最难教。确实,学生从小学读到初中,从初中读到高中,作文能力不强的仍大有人在。原因何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作文教学中不少同志还没有跳出封闭式的圈子,具体表现在:局限于每单元的作文训练,不敢越雷池一步;只重视“范文”,依样画葫芦;习惯于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的作文教学程序,长此以往,程式化了。训练写作方式单一化,学生厌烦情绪与日俱增,这样下去,学生只能是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很难燃烧起来,学生长期没有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写作的心理特点是十分重要的。苏联教育家捷普洛夫指出:“心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它是在人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一是由于自己的生活面太窄,老写学校生活题材,便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二是由于写作一律由老师命题,学生往往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由于作文命题的重复。学生从小学开始写《我的老师》、《暑假生活二、三  相似文献   

7.
回顾反思回顾过去,我们常常采用的作文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种:单元作文教学法。即按教材后面的"写作、口语交际"部分中的要求,进行单元作文教学。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为例,包括: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个性》、第二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第三单元《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第四单元《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教师按部就班地分别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学生写完之后,教师照例批改;批改之后,照例选择几篇优秀的文章作为范文全班宣读,然后算是完成了作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年级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虚假”,即编造不真实的内容。如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作文(我爱─》,是个半命题作文。有位学生写了《我爱祖国的旅游胜地》,他写到了长城如何雄伟,西湖如何美丽……叫来一问,这些地方他都没去过,全是《社会》课本内容的翻版。没有生活经历,凭空编造,也就写不出真情实感。二是“平淡”,即挑选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写。这些学生,他们知道要写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但是“这件事是否值得写”,他们没想到这一点。如在写《我做了一件好事》一文时,有位学生写了在校园里捡废纸。我在班…  相似文献   

9.
<正> 我认为产生“作文难”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目标不明确和作文教学过程不规范。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实施了“作文达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写前准备,创造达标条件。 (1)学期伊始,便把本学期的写作计划,包括作文题目、篇数、题材范围、训练重点及每篇作文的大体写作时间明确地告诉给学生们,并强调只要认真准备、积极努力,每个同学都能达标。同时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不妥之处进行调整。这样做,学生心中有数,跃跃欲试,心理上为整学期“作文达标”做好了充分准备;行动上则在观察、阅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超前做起了每次习作的准备。(2)将阅读教学贯穿到作文教学中,通过单元范文的讲读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和范例,为他们准备好必要的写作知识,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每阅读一篇范文,我就向学生问3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通过学生思考,为写作铺平道路。(3)组织学生身临其境,观察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为写作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少”,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通病: 一、读与写的脱节。主要症状:教学与作文教学分离。作文命题与课文、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不紧,有些毫无联系,阅读教学中不渗透写作教学。 二、作文与生活的脱节。症状一:不管学生有无生活材料,教师随意命题。如有的农村教师出这样的题目:《城市见闻》、《××工厂见闻》、《公园的早晨》等。学生焉有不编之理?症状二:“下水”不当,南辕北辙。如有的教师一出示习作要求,便匆匆朗读“下水文”,而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思枯涩,语言干巴,缺乏真情实感,在“做”字上下功夫.我认为必须打破“做”文章的观念,要调动学生写真情实感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应从“激其情”人手. 一、讲读教学要使学生“披文入情”,以“激其情”我在讲读一些适合中学生情感特点的范文时,做到“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倾注于形象的感情,从而深刻领会作品,并由此产生一点写作的灵感.如讲《荔枝蜜》,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感情变化的几个阶段.即由最初不爱到爱,从爱得浅到爱得深,进而深情赞美;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真切感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随即产生共鸣.与此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一大扭转就是要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问题尤其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我写,因为我想写主体性的根本是行动的自觉自主。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习惯。反观我们学生的写作情况,实难让人乐观:大部分学生怕写、厌写、恨写作文,有所写作,总是“被迫”;有主动写作习惯的太少太少。其主体地位一直被悬置。笔者以为,要培养主动写作的习惯,需从两个大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写作兴趣,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二者又是…  相似文献   

13.
一、体例、内容《语文世界·作文教程》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分级编写的作文教材。它按“写作训练”与“写作基础”双线并进系统和逐级达标的构架来设计体例,下面以第四学段(7-9年级)为例加以说明。(一)写作训练体例:第一步,写什么;第二步,找材料;第三步,怎么写;第四步,写得妙。按照这四步,教师引导学生分层训练。最后,“我来试一试”和“我们都来练一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习作,以掌握习作的技能、技巧。例如,第七级第三讲:说说老师。导入新课:以《好大一棵树》的歌词开头,引出话题:“老师是人类的工…  相似文献   

14.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转引自一九七九年第3期《人民教育》)作文教学也是这样,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入手,变怕写为爱写,那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有希望了。所谓激发写作欲望,就是在写作的全过程中,用各种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下面是我  相似文献   

15.
张健 《陕西教育》2009,(5):72-72
一、运用兴趣的“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作文提出明确要求:“写话要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相似文献   

16.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明确提出:写记叙文力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前后一贯、首尾一致,培养学生记叙的能力,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写出的作文或是大话空话连篇,矫情枉作;或是平铺直叙,记流水账。两种情况概括而说就是过于“虚”和过于“实”,如何处理好作文中的“虚”和“实”,已是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综合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了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近两年来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了如下“四步法”,觉得收效颇大。一、作前准备、指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积累,缺乏写作素材,很难写出好文章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紧扣教材,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课外进行与作文题有关的准备,比如,教完记叙文单元之后,我确定了这样一组题目:《××同学速写像》、《室…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应注意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作文命题一定要研究学生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言为心声”,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一、针对探索、猎奇心理命题。例如,写谈《王熙凤的“笑”》、《新乞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怎么单写她的笑呢?乞丐也有新旧,这里的“新”到底是什么含义?由于命题新颖见奇,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普遍喜欢写。二、针对质疑、是非心理命题。命题时,可以出一些…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尝试□李雄军郑玉春根据《大纲》中“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结合”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把单元训练重点适时地从阅读教学中迁移到作文中来,使学生从阅读教学到写作学习有一个比较从容的准备过程,以便写好作文。五年制小学第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