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我国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及滇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定位于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的系统性和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切入点,以丽江金山白族乡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展开研究,以期为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提供意见建议。首先,调研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现状;其次,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找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的首要前提,作为奠基工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对我国教育公平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山东省有代表性的部分城乡中小学校,借助相关调查资料,对其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发掘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根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各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及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现象。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中小学信息化进程中的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了包括“农远工程”在内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现象,并结合路径依赖等观点,针对如何解决数字鸿沟、区域锁入、发展错层等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以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我国小学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状况,首先构建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省际之间差异显著,各省区聚类划分为四大资源水平区域;接着确定造成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和经费与设备水平;最后提出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中央财政发挥更大作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补差",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9,(6):102-108
完善义务教育监测评估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布局,是解决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系数、薄弱校和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人口与教育资源一致性等模型,搭建了基于GIS的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监测平台,实现了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对区域内学校布局、教育均衡、薄弱校筛选、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动态监测与评价分析。基于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平台能够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的科学督导监管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问题中,村镇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配置不当会影响教育的均衡性.资源配置即依据用户对资源的需求,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资源,用尽可能小的配置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配置效益,以达到充分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于资源配置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而专门针对教育信息资源配置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解决村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教育信息资源的配置模式及配置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设计原理及相关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该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化配置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通过引入h指数相关概念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获得学术影响力排名结果与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相关性结论,h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区域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区域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个案,从师资水平、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天峻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民族地区县域内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展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措施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牧区"撤点并校"集中开办寄宿制学校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有利举措,但随着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兴办,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基于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中有关小学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教师、教育经费、硬件设备和校舍的数据,构建用于测评我国31个省(区、市)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及省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和PLS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已实现基本均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基本受供给与需求原则支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省域差异体现在各省(区、市)域内各指标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策略包括:第一,推进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走向优质均衡;第二,加强对小学学龄人口的统计和监测,动态调配教育资源;第三,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或略低但均衡的省份应全面推进各项指标发展,非均衡省份要提升其弱势指标和待提升项目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