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命运     
塞涅尔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不凡的人,主宰着命运走。伴随着岁月淘着历史的沉沙,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眼下,电脑、网络、上网、网虫、网吧、网站的字眼铺天盖地,来势凶猛,应接不暇。或早或晚,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每一个人都终将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员,差别仅仅在于:“愿意者的命运被领着走,不愿意者的命运被拖着走。”在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模式,网络阅读也应运而生了。相对于传统的纸媒阅读,网络阅读的优越性在于:视野更为宏阔,获取资料更为便捷,交流更加迅捷与评价更加多元化等等。譬如,你要读《红楼…  相似文献   

3.
杜明刚 《教师》2013,(9):45-45
新课改犹如春风吹到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新颖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我们一线教师的心中已深深扎根,可是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就像绊脚石、拦路虎阻碍着新课改的推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诉我们:教师手中掌握着未成年人的命运,也就是操纵着民族和国家的命运。面对这样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高扬起新课改的旗帜,奏响新课改的奋进曲,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冷眼看人生,辩证观世事,你将走过崎岖蜿蜒的人生路,绘出色彩斑斓的人生图,谱就慷慨激越的人生赋。"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这是塞卡的名言。但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形:与命运结伴而行。有人说:鲁迅的人生是呐喊的人生,胡适的人生是实用的人生,林语堂的人生是雅致的人生,郁达夫的人生是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语文课上学生活泼而充满动力,教师智慧而富有激情。但大家是否发现,学生的错别字有增加的趋势呢?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大有下降的可能,字写不美观,文写不通顺,话说不利落。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这是在否定新课改的成果吗?这是在说新课改不重视“双基”吗?当然不是。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坚持新课改,  相似文献   

6.
如果存在着命运,那么就没有自由的可能,如果存在着自由,那么命运就不存在。这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是命运。……“那么难道我们”,他问道,“不应该把集中营想像为地狱吗?”我一边回答,一边用鞋跟在尘土上画了几个圈,每个人都可以想像,不管他怎么想,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所想象的集中营———因为我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了解———并不是地狱。“那么是什么?”他逼问道。在画了另外几个圆圈之后,我说:“我更愿意把它想像成一个地方,在那里人们不会感到无聊”,我补充说,“在集中营里,甚至在奥斯维辛———在一定前提下———人…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课改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思维,分组竞赛、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频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活跃的课堂气氛几乎成为所有“好课”的共同特征。课堂上,教师似乎不愿意出现一丁点儿安静状态,就因为担心别人说他的教学气氛不活跃。  相似文献   

8.
里各奇遇     
里各是个不爱学习的小树精,他不愿意到学校去,不愿意做作业,不愿意考试……总之,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他都不愿意做。这天上学的路上,里各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有个样子古怪的巫婆不知怎么的,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小孩,你不愿意到学校去,是吗?"巫婆用沙哑的嗓音问。里各点点头。他想赶快逃开,可两只脚却不听使唤,好像钉在地上一样,动不了了。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堂教学改革也方兴未艾。这一两年中我走东窜西听了不少新课改后的语文示范课,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但同时也有些特别的感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0.
董超  康延 《现代语文》2004,(7):13-13
“原来一把攥的是祁连山,两年后纹路一拐就走势如白云山,你的命运能不跟着跑吗?”其实不然,命运决定于自己手中,我们是命运的主宰,而不是命运的跟随。我们“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失败时,不去抱怨命运的坎坷与不公;成功时,也不用感谢命运的平坦与恩赐。命运,是我们意志中的一种特有的迷惑“命运多舛,是说它无常,也是说机遇丛生。面对万变,终须留守你的一些不变,这就是正直,善良,热情。”是的,一个人确实有很多命运。即使我们选择了布满荆棘与不平的道路,只要有正直的花、善良的叶、热情的根点缀着,我们也活得洒脱。  相似文献   

11.
王月 《教学月刊》2010,(12):43-45
高中新课改在新疆已推行了两年有余,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异彩纷呈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教材内容已扑面而来,将我们推向了新课程实践的潮头浪尖。作为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笔者感触良多,矛盾与欣喜一体,彷徨与渴望同在,深刻认识到,更多地使用史料教学法这一显著而重要的改变,是新课改教学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无须担忧     
不要因为路远就不愿意走不要因为水深就不愿意游不要因为别人的阻挡就放弃追求不要因为别人的嫉妒就不去奋斗雨季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走根本不需要担忧无须担忧@叶瑜洁$嵊州市职技校03财会班!学生  相似文献   

13.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从2001年启动以来,改革势头正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正在继续前进。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现阶段引领新课改向纵深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不歇脚向前走”的问题。据调查,某些地方、某些学校,课改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小富即安”了,不向前走了。这是非常有害的一种倾向。事实上,从调查的情况看,现在有许多教师对新课改还没有完全适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校、教师还有家长都担心新课改,不愿意真正实践课改,主要原因是担心新课改会影响成绩。新课改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当然,这一步要迈稳,要脚踏实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但迈出这一步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需要的差异性经常被忽视,这导致培养活动的效益和效果都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分为"愿意且适合"、"愿意但不适合"以及"不愿意"走技能成才道路三类,并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生计需要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实验工作已开展了近三年时间,大家都在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其间的争论也一直不断。有人认为新课改是对广大教师的一次洗礼,因为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摆脱落后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去接受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有人说,更新观念毕竟是务虚的一面,具体方法的改革才是最重要的,新课改中提出的新理念,即使我们以前曾经思考过,但真正实践的时候又是一回事了。这两种观点在课改实践中已形成碰撞之势,对广大教师不能说不是一种考验。能否经得起这种考验,可能至今在很多人心里还存在着诸多的疑问。有疑问并不可怕,它促使我们更多的思考。一项改革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新课改本来就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师道》2005,(3):4-5
那张特困职工证被我偷偷地夹在书里。我一直留着它,常常看它,但我不愿意它再是我的羁绊。它不能让一次困境套牢两辈人的命运,它不能要我再一次作出牺牲。  相似文献   

18.
杨兰 《今日教育》2007,(5):28-28
每个父母都是满怀喜悦与紧张迎接孩子来到世上:喜悦的是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紧张的是不知道叫哿有一个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孩子。于是,我们紧张地买各种家庭教育的书来读,紧张地参加各种专家的讲座,紧张地打听各种学习辅导班的情况。只要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们似乎愿意这样一直紧张下去。但是,这样的努力有时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有时结果却会在努力之外。为什么甲你有时会责怪命运。然而,命运是你可以掌握的,你做的事情可以非常简单——多给他买书,陪他一起读。精彩的人生常常跟在精彩的阅读后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我曾无数次的问自己。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我认真读了一些关于新课改以及新课程的书籍充实自己贫瘠的头脑,然后在自己的课程中进行逐步的摸索。我认为无论教育怎么改革,都不可能离开课堂,离开我们的老师。有一句话说的好“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所以要想我们的新课改一步一个脚窝走下去,我们教师必须成为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基础课程,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站在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度,大力改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那么,思想政治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