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敏 《声屏世界》2017,(2):49-51
电视IP化是指围绕一个热门电视节目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形成贯穿电影、游戏、出版物、电商、动漫、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电视IP化的表现是多媒合一与多屏合一,电视与网络互为播出平台,电视节目衍生网络节目,电视节目与电商结合等.电视IP化的基础是基于热播节目的IP化,IP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它体现了"节目是产品,观众是用户"的制作理念.当然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IP化发展,也要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未来朝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广电媒体依靠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与日增长的观看需求让电视综艺节目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逐渐突显,电视综艺节目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为积极寻求出路,广电媒体应以自制内容节目与衍生文化节目产品为核心,创新人才高地,开发爆款IP;通过技术赋能版权,创新IP体验价值;最后形成IP跨界运营,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分别在上、中、下游孵化、培养及形成产业链,以此实现版权价值的充分开发,促进多元化电视综艺节目IP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小妮 《传媒》2017,(24):58-62
继2011年"政务微博元年"后, 2013年"政务微信元年"到来,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凭借社会化媒体快速、便捷、平等的交互特性,迅速成为政务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的传播载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政府执政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政务"的电子政务模式迅速渗入公共生活,成为执政党社会治理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既与IP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生产机制有关,也和文化消费者尤其是粉丝群体的"生产者式参与者"的介入有关.数之不尽的IP文化资源和跨媒介平台丰富了消费者的文本生产能力,呈现出复杂交错的文化认同、抵抗、协商与妥协.以往的原创与改编、创作和接受的关系结构已难以概括如今复杂的产业化运作流程.在全球创意经济时代来临之时,IP全产业链运营中特有的参与文化与文本生产/消费之间的形塑关系,也恰恰昭示着IP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动态过程及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化网络的内容及影响力在文化产业市场上的蓬勃发展,跨媒体传播成为各大IP在策划、开发、制作、上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围绕着IP产业链,粉丝经济逐渐成为IP跨媒体传播中的中坚力量,助力IP发展成熟.那么,如何形成粉丝经济,如何在跨媒体传播中使粉丝经济达到叠加效果,本文将以2017年现象级IP文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分析跨媒体传播中粉丝经济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IP电视又称为网络电视,是指通过宽带网络,运用IP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及其增值服务的业务。网络电视实现了电视与网络传播模式上的强强联合,具有与网络或电视不同的传播特点和优势,代表了广电媒体发展的新趋向。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同时也对网络电视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企业纷纷踏入IP运营的行列.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IP运营也是重要的机遇和尝试.文章在阐述P运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现有出版企业的IP运营模式进行梳理,总结出当下传统出版业的IP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版权销售模式、书影联动模式、IP孵化+全产业链延伸模式、内部+外部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构建模式,并针对传统出版业的IP运营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6年春,网络文学IP改编的电视剧《欢乐颂》以黑马之姿火爆全屏,拿下年度现象级电视剧的头把交椅。在这一表象之下,《欢乐颂》所蕴含的网络文学IP影视化转化技巧与营销策略也值得关注。网络文学IP的成功影视化,首先要进行高质量的改编、拍摄,打造优质内容;其次在播放渠道方面,实现传统电视、视频网站、社交网络三屏联动;在营销传播阶段,通过提前备料、分阶段投放、多级传播、"剧众"互动等策略,维持热度,有效实现IP影视剧的社会化营销,打造热播剧集。  相似文献   

9.
随着泛娱乐化与网络文学IP概念相衔接,网络文学产业从最初的文学在线阅读、付费的运营模式,发展为集小说、影视、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而不完善的IP价值评价机制和疯狂的盗版行为给网络文学IP产业链发展带来隐患.全产业链开发背景下,网络文学IP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全产业链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作者与平台良性互动模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推动各类新媒体新业态蓬勃发展,其中以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界定,目前视听新媒体形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侧重发展互动功能,包括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另一类仍为单向传播方  相似文献   

11.
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缩写,网络自制剧的IP全产业链开发,指视频网站、制作公司等媒体组织,利用资本购买或创作小说、文本、形象、概念等知识产权后,在多媒介平台上进行开发,最终生产出与该知识产权相关的网络剧、电影、图书、游戏、艺人组织等文化产品。近年来,随着各大视频网站的发展,网络自制剧的IP全产业链开发愈加火热,本文拟通过分析网络自制剧的IP全产业链开发现状、发展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为开发优质网络自制剧IP,完善互联网娱乐IP产业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该论文以统计学为基础,以案例分析法为方法,全面细致的整理、分析了湖南广电以电视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系列前两季为核心IP所开展的全媒体、全产业链开发、合作、盈收等详细数据;同时以此为基础,较为深度的分析、讨论了该案例所揭示的湖南广电在大媒体融合背景下向全媒体、全产业链转型中的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问题;并希望就此为如今国内大型传统媒体努力探寻的"融合型大媒体"转型之道提供范本与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IP化”是一种以电视节目为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与手游、电商、影视剧、出版物、动漫、APP等联手建立IP产品新生态的产业模式.这样能够极大地改变以往电视节目仅靠广告盈利的产业模式,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加强大的盈利能力.电视节目想要“IP化”发展首先需要消除行业壁垒,提升经营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电视节目升级带来了可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带来的意识上的改变,以及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为电视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动力和保障,①电视节目原有的单一商业模式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4.
围绕社交电视进行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现代性的媒介仪式,它包含着聚集性的观看行为、符号的汇聚与传播、社会关系的表达与群体认同.当认清社交电视的仪式化特征后,重新审视社交电视的价值,它正是通过互动设计唤醒情感、重塑身份,引发媒介的权利的更迭.因此,在媒介仪式观的关照下提出"事件+话题"直播+场景"生产+互动"三条社交电视发展策略,为社交电视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新媒体与新业务本次论坛讨论的是“数字新媒体”。什么是“数字新媒体”?当电视出现的时候,我们说电视是新媒体;当网络出现的时候,我们又说网络是新媒体。今天我们讨论的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出现的,新的传播电视的媒体形式,如IP电视、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10,(36):85-85
2010年可谓是中国3D电视元年,PDP遭遇3D,双剑合璧.从而引发颠覆平板电视收看方式的技术革命,成就3D产业快速发展。有关专家认为.3D电视在技术研发、产业链完善、片源丰富.标准出台等利好因素刺激下.加上厂家和渠道的联合发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互联网+影视"热潮的兴起,游戏、网络文学等原创IP影视化改编成为热门,本文从原创IP影视化产业链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现有IP影视市场改编过程所暴露的问题。以改编相对成功的《陈情令》为例,分析其成功原因,提出国产IP影视化成功改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传媒行业IP剧制作热度居高不下,IP剧在整个电视剧比例中占额升高,似乎产生了一种"无IP不成剧"的现象。但IP剧热潮下暴露出"快餐式"制作手法、收视与口碑相左,网络IP剧口碑反超电视IP剧、演员成本大幅翻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一系列乱象。本文通过对"IP剧热"乱象分析,提出"影视IP"运营的四点策略:正确认识多于盲目崇拜;打造开发多于移植利用;内容投入大于IP购买和演员片酬投入;讲求广告植入契合度。  相似文献   

19.
云录制是电视媒体受限于新冠疫情而创新的一种录制节目方式.云录制节目在素材搜集、场景选择、互动仪式和内容生产等方面与传统的节目录制方式表现出显著不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云录制节目也在不断重构创新,与直播带货相结合,开拓多元盈利方式;建立IP产业链,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投身云端新业态,探索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1993年成立至今,金鹃始终致力于帮助品牌开拓安徽市场,助力无数品牌实现了深耕安徽的梦想。2013,金鹃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对金鹃来说,是拥抱变革的转型年,是开疆扩土的新纪元。二十年整合之路,金鹃始终坚持并将一如既往——以电视媒体为根本,以新媒体布阵未来;融合传播之道的新理念,辅之以创意传播的新手段,始终占领传播的前沿阵地,致力成为客户传播策略的航标。未来,金鹃将为客户提供整合营销传播,构建起以地面频道、互联网广告、影视制作、媒介代理等为核心驱动,地市广告资源代理、线下活动、品牌咨询为强力支撑的全媒体、全产业链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布局,提供系统化的品牌营销解决方案,与企业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制胜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