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石刻研究是五台山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目前学术界的石刻刻工研究成果《石刻考工录》《石刻刻工研究》等对五台山石刻刻工研究涉及较少,今依据《五台山碑刻》对五台山石刻刻工加以整理,进一步完善《石刻考工录》。此外,五台山石刻刻工的题署、交游、刻碑技术的传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于五台山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从明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次传入五台山,由于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明朝五台山格鲁派已经初具规模,至清代发展达到鼎盛。五台山真正成为沟通汉、藏、蒙、满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格鲁派的兴盛为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自从明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次传入五台山,由于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明朝五台山格鲁派已经初具规模,至清代发展达到鼎盛。五台山真正成为沟通汉、藏、蒙、满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格鲁派的兴盛为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有着历史悠久的修志传统,自唐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山志。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典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试对五台山历代志书的编纂的情况、体例、内容、版本、得失以及近年来五台山史志的整理工作略作介绍和考述。  相似文献   

5.
四七五台山圣迹山水图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风景秀丽,适于隐居修道。许多僧徒入山建寺修行,使五台山成为我国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远处我国西北的敦煌僧徒们对五台山神往崇敬,因此在莫高窟里画有五台山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生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敦煌碑铭赞辑释》评介周丕显(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室郑炳林副教授继《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之后又编著了《敦煌碑铭赞辑释》一书,现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关于敦煌文书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汇辑、校注和研究的著作。敦煌、...  相似文献   

8.
徐朝东教授从事中古韵书和敦煌以及唐五代语音资料、明清河西方言资料整理、研究工作。现为中国音韵学会理事,敦煌吐鲁番学会与社会语言学会会员。曾先后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敦煌研究》、《敦煌学研究》(韩国)、《汉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文殊崇拜”与《五台山图》的流行莫高窟壁画保存有中晚唐至五代的《五台山图》数幅,其中61窟的规模最大。有关文献材料也多次提到过《五台山图》的流行。此种情况与当时人们对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崇拜有关。据《华严经》及其他有关佛籍的记载,文殊居清凉山(五台山)讲《华严经》,因而五台山后来就变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和盛传“华严”的基地。《五台山图》亦因此而流行。最早的《五台山图》应是唐龙朔年间会赜等人所绘的“小张”(《古清凉  相似文献   

10.
杨思范 《家教指南》2007,(1):99-106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庄子》残卷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有大批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本《庄子》作了详细叙录,确定了一些残卷的抄写年代,介绍了它们在文献、校勘上的价值,并纠正了前贤的某些疏误.  相似文献   

11.
卢金  于李丽 《现代语文》2010,(1):152-154
敦煌文献中存在大量的俗字和异体字,给读者的识读造成了诸多不便。《敦煌俗字典》首次以字典的形式收录了敦煌丈献中出现的俗字,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与使用价值。本文收录了敦煌写本《庐山远公话》中部分有代表性的俗字,通过对其类型进行分析,并与《碑别字新编》的俗字进行比较,以求在此基础上对《敦煌俗字典》做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交付出版以后,又陆续新公布了不少敦煌文献,本文对新公布的敦煌文献中的社邑文书按照《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的体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确立得益于中外僧侣的累代构建,这是五台山文殊信仰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五台山“圆融无碍、平等不二、悲智双运”的文殊信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五台山文殊信仰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具有极大感召力,以五台山文殊信仰搭建“四海一家、共享繁荣”的精神平台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五台山文殊信仰创新发展,将文殊教义进行中国化、全球化的诠释,有利于推动五台山文殊信仰全球化发展,使其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4.
对近百年来敦煌白画研究各个方面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所作出的贡献作一简介,并对其各自的优劣加以扼要述评,也提出了作者对敦煌白画研究的思路。文末附有《敦煌遗画、敦煌白画整理与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相似文献   

15.
法心,曾是有贡献于敦煌、莫高窟的高僧之一。近来,马德先生于《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一书中,介绍颇多,使得我们有了基本的认识。马先生认为法心“禅居宕泉”,并出任敦煌佛教教团“住三窟禅师”一职,镌龛造窟,在莫高窟“精研佛学”,极是;然而法心与莫高窟关系如何?尚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以祈方家指教。关于法心的资料,最为详细的当推P.4640号《住三窟禅师伯沙门法心赞》(以下简称《法心赞》),此《法心赞》先有陈祚龙《中华佛教文化史散策第三集》、②唐耕耦等《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收录,荣新江《沙…  相似文献   

16.
颜廷亮  巨虹 《家教指南》2016,(2):137-140
汪泛舟先生的《敦煌诗解读》是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具有普及性的读物,收诗内容较为广泛且自具特点,特别是收录了讴歌归唐的主要诗篇、张氏归义军时期诗和以《傅大士颂〈金刚经〉》、《维摩诘十四品诗》为代表的佛经诗;校注、解读兼具深度与广度,多有独到之处,纠正了敦煌学界原来诗校中的若干讹误;新解析出了某些诗所体现出的新体制与新内容,首次全面深刻地辨析出《延锷奉和》实为讴歌张氏家族的辉煌史诗;并对残存敦煌文献中的35首读史编年诗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饶宗颐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续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饶宗颐的敦煌曲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考察,探讨饶先生在敦煌学研究及其他领域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为进行敦煌学或其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正因为饶先生在文、史、哲、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成为跻身于世纪前列的中外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8.
敦煌所见五套大曲中与戏剧相关者共有四套。从内容看,四套曲辞中均有简单故事的推演,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故事主题明确,《阿曹婆辞》和《何满子辞》中有明显的代言叙事;从形式来看,四套曲辞均为用于歌舞表演的唱词,《剑器辞》和《苏莫遮五台山曲子》在演唱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既定调式,并配有伴唱的舞蹈。这四套大曲通过歌舞的形式,借助不同调式的唱词叙述简单的故事,已经具备了歌舞戏的基本要素,应该属于唐代早期歌舞戏表演时的剧曲。  相似文献   

19.
敦煌地理文书是敦煌遗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探究唐代地理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从语言的研究价值看,敦煌地理文书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写本,是研究唐代词语的宝贵资料。在阅读敦煌地理文书时,笔者发现一些词语的特殊意义,且《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也未收该义项,可供研究唐代语言词汇者参考,因而整理成文,愿就正于方家。敦煌地理文书录文系采用《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因病逝世。段文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锦阳,1946年到敦煌开始敦煌石窟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工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段文杰先生是《敦煌研究》期刊的创办者并长期担任《敦煌研究》主编,为提高期刊水平,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缅怀段文杰先生,本刊开辟专栏,邀请段文杰先生当年的同事、故友及相关学者发表笔谈,以纪念这位敦煌学专家。其中部分学者因年事已高或身体不适,我们采取了谈话记录的方式。孙儒们、李其琼、关友惠、贺世哲、施萍婷先生的谈话,均由赵声良根据采访记录整理成文。其中贺世哲先生在与编者谈话后不久,也于3月初不幸逝世,在此,亦谨向贺世哲先生表示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