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来访者是高二学生,主要症状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大、对康复失望、觉得生活没意思、自杀未遂、常想自杀。咨询师运用叙事疗法,引导来访者找到自己面对危机的力量与资源。多方联动进行危机干预,效果显著,来访者构建了偏好的自我认同,状态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
高三复读生普遍存在较大的考试压力,焦虑程度较高.辅导老师在有限的咨询时间中,利用游戏的方法引导来访者自我对话,整合内在力量,较好地缓解了焦虑.  相似文献   

3.
来访者在考研失利,屡次就业受挫之后,有较强烈的内心冲突并产生错误的认知,出现心情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入睡困难等症状.本案例采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识别不合理信念,建立恰当的认知模式.经过7次咨询,来访者能正确认识自己及身边发生的事件,乐观、坦然地面对现实生活,其焦虑情绪和睡眠问题等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4.
来访者是高职一年级学生,因失恋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影响了与同学的正常交往,导致焦虑、生理机制紊乱.本人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和系统脱敏疗法,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使来访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失恋这个事件的不合理想法,重新客观地评价自我,使自己更加自信;又通过放松技术,使之正确面对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倾听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技术,能够营造一种安全温暖的气氛,使来访者能够更加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加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听还能够体现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尊重与关注,使来访者感到自己在心理咨询师心里很重要.每个人都喜欢和尊重自己的人交流,所以倾听使咨询师在来访者心目中树立了威信,并与来访者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使来访者更容易接受咨询师的建议.倾听作为最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容易操作而且效果明显.因此,倾听技术如果能被更多的班主任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认真倾听,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注,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教师.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真正听到学生的呼声,才能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才是灵魂和灵魂的对白.  相似文献   

6.
报告主要介绍了1例高二女生的考试焦虑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描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父母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做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者应用咨询技术以及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重建认知结构,纠正原有的认知偏差,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逐步改善情绪症状,使学习效率和成绩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呈现了一例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上课不专心、好动、攻击同班同学的学生的沙盘游戏治疗案例.通过对来访者父母和老师的访问调查,以及对来访者语言、行为的观察和初始沙盘评估,得出该来访者"自我"发展不充分的印象,故而对其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在沙盘游戏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来访者运用沙子、水、沙具进行积极想象,由此激发了自愈力.经过11次治疗,来访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自我"得到发展,这个发展着的"自我"能很好地按照一年级学生应有的规范来约束自己,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过程就是在来访者与咨询员互动的过程中,咨询员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来访者面前逐步为之建构起一个清晰的自我王国。在这一王国中,来访者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需要,对自己的优势与资源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之路该往哪走。咨询员在短暂的会晤中,给他提供一个补给的驿站。  相似文献   

9.
文理分科是高中阶段的一件大事,若分科后学习成绩不好,学生很容易责怪自己当初选错了.本案例的来访者正是如此,选择文科后成绩不佳,一直后悔为什么没选理科,处于焦虑状态中,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咨询中通过情绪梳导、帮助树立信心和介绍职业生涯教育让来访者释怀,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某高三男生经常莫名焦虑、恐惧、抑郁,伴随失眠,无法自行排解,经过咨询深入了解到他内在的矛盾:想要努力但是又担心“考上大学,就无法照顾父母了”。咨询师遵循人本主义理论,充分调动来访者内在积极力量,同时运用格式塔理论的空椅子技术协助来访者处理未完成事件,最终焦虑自然缓解,恐惧释放,自我力量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1.
小北(来访者),女,高一开学一周后想转学,每次去上学都肚子痛、恶心想吐,在学校感到很痛苦。在家,这些症状都会消失。来访者对于现在就读的学校很排斥,恐惧去上学。心理教师运用接纳承诺疗法鼓励来访者接纳自己的惧学想法及不适的感觉,与惧学想法和平共处,充分挖掘来访者的积极资源,引导其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去努力和行动。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月来,李正南很烦闷,原因是他不知道怎么过大学生活了.他是一个普通高校大二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他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前往何方了.虽说大一这一年没少放松自己,认识了不少人,游玩了不少地方,但现在却感觉到一切都是重复,机械的重复,上课、吃饭、玩、看书,成了他每天生活不变的四部曲了.看到其他同学各有所忙,可自己就是不知道要做什么,一切似乎很熟悉,但一切又让他感到很陌生.  相似文献   

13.
来访者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又达不到这些期望而引发焦虑,并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咨询师通过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话语,和来访者充分共情,同时综合运用以"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家庭疗法"为主的心理治疗方法,使来访者逐步转变错误认知,减轻了焦虑症状。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是学生的重要任务。面临重大考试,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他们晚上难以入睡,心慌烦躁,容易发脾气,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在迎接考试的过程中,他们感到忧虑、紧张、不安,对自己失望,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三位咨询师从专业的视角解读来访者的问题,从焦虑的表现看到核心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工作。他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打字员,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进了新浪做一个程序员,而对着硕士博士成堆的高端同事,他感到很自卑,于是他努力自学,严格要求自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成了新浪程序开发部的主管,虽然他感到压力很大,但是他还是很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故事情境来访者是即将面临中考的男生小A,距离中考还有三天,他走进了咨询室。小A看起来有点紧张,有点局促。他告诉我,中考在即,他却觉得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好,考试的时候频频"断档",他很担心这样的状态会影响最后的考试。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帮助,顺利度过此次对他而言很重要的考试。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概览】来访者是位三十几岁的母亲,大学学历,在国企工作。因丈夫工作的原因,两个人属于"周末夫妻",平时都是来访者自己带着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生活。来访者以前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喜欢写毛笔字、画国画等等,自从结婚有了孩子之后,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被孩子、工作以及各种琐碎的家务事所淹没,完全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此以往,来访者的压力和情绪缺乏宣泄的途径,不自觉地全部都指向了孩  相似文献   

18.
颜克段 《贵州教育》2011,(11):24-25
来访者的情况 该来访者是一名初一的女学生。在考初中时凭着自己的实力考进了重点中学。入校已经一个月了,学校决定开一次家长会,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由于她没有达到家长的目标,于是内心处于一种恐惧之中。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能看出她是在努力地去做,以使自己更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中立"原则产生于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认为人只要是真实的,他就值得喜爱和尊重,尽管可能他是一个不完善的人,也不应该否定其真实的体验.尊重人性是应该凌驾于遵守价值之上的,或者说对心理咨询工作起指导作用的首先是人性观.罗杰斯认为咨询师和来访者真诚地交流,不作任何判断,理解来访者时,来访者是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这是期望、暗示和心理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点信箱     
彭宇(四川):我学习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怎样才能达到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呢?阿点:首先你应该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迫于压力你才学,而是你为你自己学,你才是学习的主人。其次,有兴趣你才能主动去学。给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不要太高,比如说下次月考比这次月考上升一个名次,有了成功的感觉,你就会慢慢对自己充满信心。姚丽(内蒙古):我平时考试成绩还不错,但是每到大考的时候总是很紧张,精神无法集中,成绩也跟平时相差很大,马上就要高考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阿点:考试紧张、焦虑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对考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