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三大新使命: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服务世界各国发展并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与推动中文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并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三大使命,需要制定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三阶段规划,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各国广泛合作、差异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全球体系,构建国别区域中文教育学科体系,设立国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项目,大力发展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启动中文教育薄弱国家支持项目,推动中文师资“走出去”培养等十项行动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35年使中文成为一门普遍教授的语言;中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使中文成为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远景目标是使中文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全球疫情蔓延下的教育生态危机、布局结构失衡下的发展空间危机、学科体系建设下的人才供给危机、教材同质化下的课程资源危机。在国际社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充分发挥好语言文化在促进“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主动跟进”回应本、硕、博学科体系建设,以“合作发展”搭建世界文明交流平台,以“融通中外”构建国际中文话语体系。国际中文教育要在变局中开新局,需将自身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互联互通、合作交流、共建共享为根基,打造与世界各国各区域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国际中文教育对于各国在地国际化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化资源。国际中文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国际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国际理解。当前,国际中文教育在国际形势、教学条件、课程体系、服务保障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国际中文教育在地国际化应准确把握国际形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重视在地融入,改善中文教学条件;打造跨文化课程体系,培植中文教育环境;推动多元教育合作,完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中文教育承担着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职责。当前德国中文教育的体系完整且覆盖面广泛,其结构具有多元交织叠加特征,在促进中德人文交流方面,具有推动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深化中德之间的商贸往来和经济合作、优化教育合作、师资培养与跨文化传播等功能。然而在现实发展中也存在一定困境,包括在学人员基数和规模成为人文交流的发展桎梏、拓展空间和资源有限增加了人文交流推广难度、教师数量和师资水平限制了人文交流的功能发挥。其发展路径主要通过建设多元交织叠加体系推动各方对教学的支持、展示文化魅力的同时重视技术优化和学制规范、不断优化具体的教学过程性要素及人员配置等。  相似文献   

5.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东盟是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开展中文纳入东盟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文纳入东盟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区域特征鲜明,不仅纳入比例高、纳入程度深,纳入层级也更高。根据影响中文纳入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四维互动模型,东盟国家中文纳入发展的优势突出,为中文纳入更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提供了启示: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助力中文平稳纳入;二是借力数字经济新引擎,赋能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发挥区域特色,推动“中文+”高质发展;四是增进理解互信,夯实中文纳入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科背景多元化,选题内容相对集中;二是国际学生关注语言对比的比例高,区域国别特征显著;三是部分论文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不清,学术规范亟待加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加强以中文为载体的文化传播研究,重视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形成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专业学位建设、加快构建跨学科的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语言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同,中亚五国中文教育呈现出不同特征:吉尔吉斯共和国中文教育规模大;哈萨克斯坦中文教育基础好;乌兹别克斯坦中文教育起步早、体系完整;塔吉克斯坦中文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土库曼斯坦中文教育本土化程度高。中亚五国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语言教育政策以及相对宽松的外语教育政策推动中文教育的发展,但英语的绝对优势地位却制约了中文教育的发展。通过促进中文纳入中亚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中文教育联盟、发展“中文+”职业教育等策略,助推中亚五国中文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向高质量迈进。  相似文献   

8.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中文全球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埃及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表明中文的学科地位在埃及得到更高认可,中文教育在埃及发展取得重要成效。基于此,从区域国别中文国际传播视角梳理埃及各个教育阶段内中文教育现状。从政治高度互信提供保障、经贸往来频繁提供动力、教育交流提供基础等方面探究中文纳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的动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中文纳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文纳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的优化路径:一是协助制定教学大纲、培养优质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化教材体系以促进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相匹配;二是提出促进埃及中文教学与就业有效对接、以中文教育服务埃及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中文在埃及的语言声誉和地位以实现中文在埃及纳入可持续发展,并发挥埃及纳入对阿拉伯和非洲的区域国别示范作用,促进中文纳入更多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家实力的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跨国合作在不断延展,中华文化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瑰宝文化遗产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作为接受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之一,加拿大中文教育的发展别具特色。从19世纪中期至今,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迁。加拿大中文教育的现状从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的维度鼓舞了华人移民的文化传承,滋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疫情期间加拿大中文教育的困境与后疫情时代的发展策略为中文教育者与学习者提供了有利空间。因此,应对当前加拿大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分析,建立加拿大中文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探索与实践,方可迎来加拿大中文教育的新机遇。加拿大不断推进的中文教育模式将促进汉语言在海外更深远的传播,促进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承,为推动中文教育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是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如何与之相适应是保证汉语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为例,低龄化的成因包括: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美好的发展前景是根本动力;中意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日益深化是基础支撑;意大利政府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是重要保障;孔子学院/课堂提供的教学资源是有效助力;海外华人的语言和文化传承是低龄化的重要推力。为应对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新趋势,应做到:充分发挥中意经贸合作的引擎作用,多领域协作全面推动汉语"外语身份"转换;提升国家和社会的语言服务意识和能力,多层级推进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程;立足低龄化发展新要求,构建汉语国际教育新体系;加强海外华人的母语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是扩大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自2013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历经初步探索阶段、多元拓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了助力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平台、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应用科研与技术服务国际合作平台、促进民心相通的跨文化交流互鉴国际合作平台。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高质量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需要以专业群为基础,整合升级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对接“走出去”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提升应用科研与技术服务平台效能;回应国际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需求,全面优化跨文化交流互鉴国际合作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培养能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职业教育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广西与柬埔寨合作开展高职教育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论述柬埔寨社会经济复苏和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以及职教国际合作领域竞争激烈和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面临新课题等挑战,探讨如何提高广西与柬埔寨合作开展高职教育工作成效的策略:加强政府统筹部署,完善桂柬职教国际合作发展体系;加强“走出去”内涵建设,建立特色海外办学基地;加强桂柬青年人文交流,丰富广西特色“中文+职业技能”内涵。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倡导创业教育全民化、终身化、生态化,呼吁各国提升全民创业精神与技能,将创业融入终身学习进程,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秉承着三重实践逻辑:教育赋能以增进个人福祉、激活潜能以促进区域平衡、变革思维以维护共同利益。因此,在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关注女性和青年群体,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积极促进创业教育与绿色发展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能力建设等领域相结合。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方面通过构建国际创业教育交流合作网络,促进其创业教育理念的传播;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为各国发展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实践仍存在着针对性、强制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合作愈加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显著增多。为了达成更加紧密、更加深化的合作伙伴关系,各国将开设海外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中国海外高校建设事业自进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办学体系。中国高校境外办学主要有海外合作办学、境外独立办学和收购办学。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缺乏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建设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为此文章提出了改进建议,国家应强制同构,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保护高校境外办学合法权益;个体高校应模仿同构,吸取国外成熟办学经验;高校间应制度同构,建立行业规范,确定从业标准,助力海外办学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格局逐步形成,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教育国际化新进展,本刊特刊登《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进展》一文。文章由本刊编辑部根据教育部2013年第四场新闻发布会《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进展情况》与教育部《2012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7.
新冠病毒感染引发全球危机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在采用文献资料、政策分析等方法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体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体育之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承担着健康功能、文化功能、外交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其功能价值的路径为:在体育交流场域中实现世界人民集体认同;完善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发展体系;利用现代科技和大数据平台助力体育健康服务产业;向国际社会传播分享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以“健康中国”行动辐射“健康世界”治理格局,从而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贡献体育的力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区域性合作组织,东盟长期致力于推动地区广泛交流合作和运转效能提升,为各成员国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进步、教育合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展提供良策并发挥引领作用,现已成为影响亚太并辐射全球的力量。目前,东盟正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和促进公民数字能力提升,以适应全球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与此同时,东盟充分依托周边睦邻友好关系和顶层合作机制,持续深化区域间教育交流合作,并注重依托国际组织的广泛力量,助力地区教育事业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国际理解教育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各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文章归纳了各国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共同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发挥外语在国际理解教育中作为深入理解其他文化的工具的作用,加强双语教育;拓宽交流途径;在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职教集团建设应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常态联系和互动发展这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促进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着力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着力解决职业教育的国际发展问题,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研制,主动适应职教集团企业海外拓展需要,推动职业院校境外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