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技术监测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纳米技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技术监测方法进行了概述,进而分析了纳米技术相关信息的特点,指明技术监测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纳米技术管理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了纳米技术监测过程,并概要给出监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及其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纳米尺度上控制物质,材料、器件和系统呈现出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及现象,纳米技术的目柰是开发和利用这些特性和现象,介绍了纳米技术的概念,典型的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中需要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纳米技术的研究手段,纳米技术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加速纳米技术产业化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在借鉴可口可乐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模式(可口可乐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三种假设,提出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具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被誉为本世纪最具应用开发前途的产业技术之一。本文简单阐述了纳米技术,分析了纳米技术在节能及环保方面的直接应用,展望了纳米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汪雪锋  朱东华  胡望斌 《科研管理》2006,27(3):123-127,134
新形势下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和效率迫在眉睫。本文提出技术监测方法,即将数据挖掘等计算机前沿技术引入科研管理领域,发展科研管理的数据分析基础,促进了科研管理决策科学化,并在纳米技术领域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在科研管理领域运用技术监测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与纳米技术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从纳米技术产业化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分析入手 ,系统地剖析了当前我国纳米技术企业在创新中的不规范行为。在此基础上 ,从分析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过程入手 ,指出了纳米技术产业化中的几个机制问题 ,进而对纳米技术产业化中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及纳米技术产业化中技术创新政策的现状及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发展纳米技术的潜在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纳米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其巨大的潜在利益和发展前景吸引了政府和企业的巨额投资,但已经有研究表明,纳米技术会对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纳米技术的潜在风险需要从现在开始就给予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这些风险,确保纳米技术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本文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风险研究、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制定行业标准、促进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8.
尹文沛  戴育民 《科技风》2014,(17):66-66
对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在城市大气之力、水污染治理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其在其他环境治理当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推进纳米技术的进步、提高我国环境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简要论述,对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现阶段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运用进行汇总,对现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阐述,肯定了随着纳米技术的成熟纳米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21世纪的技术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应用的领域、纳米技术能否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是怎样关注纳米技术的,以及纳米产业可以重整世界经济格局等问题的阐述论证了纳米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1.
纳米伦理起源于人们对纳米技术风险的恐惧和担忧.迄今为止,纳米伦理经历了从最初的梳理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到反思这些问题的可能后果,再到对反思的反思3个阶段,研究内容不仅涉及现实的、具体的层面,也包括未来的、概念性的以及评估的和管理的3个层面.文章指出,对纳米技术风险的恐惧与担忧源于纳米技术的中介性和不确定性,纳米伦理学的任务在于探索和构建纳米技术活动的伦理规范,促进纳米技术在全球伦理的框架下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以让人们走出担忧和恐惧,寻求一个安全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普罗米修斯》2012,30(2):153-163
Abstract

Nanotechnology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offer enorm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o those countries that possess the knowledge and capacity to harness its potential. A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Australia’s nanotechnology policy is in its infancy and lag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We examine the role of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in Australia, and argue that if Australia is to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policy, then it must broaden its perspective and more carefully consider the social, eth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nanotechnology. We support the goal of shared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however, this seems unlikely as long as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persists with what is essentially a technical and socially exclusive approach to stimulating innovation in nanotechnology. While opposition to nanotechnology is still ‘thin on the ground’, it is starting to emerge and the Commonwealth and State governments would do well to treat it with respect.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近30年的发展,中国纳米科技队伍已经成为国际纳米科技界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这一发展历程经历了3个阶段,即纳米科学知识积累阶段、纳米科技创新系统形成阶段和创新价值链雏形阶段。为促进纳米科技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今后应以促进产业目标实现为导向,重点推动系统各行为主体构建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凤朝  马荣康  孙玉涛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00-1508
基于技术共现网络分析方法,利用专利的IPC分类(国际专利分类)及其所属的技术领域信息,构建纳米技术演化路径分析框架;采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专利数据,分析纳米技术分支领域的演化路径,考察纳米技术与相关技术领域融合发展的实现模式,揭示纳米技术演化的规律,为我国纳米技术发展战略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献计量研究的视角,分析归纳了国内外近年在纳米科技研发方面的国际核心期刊论文与专利的产出结果,探讨了纳米科技的最新发展态势,提出了加强纳米科技文献分析研究,特别是专利文献分析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专利分析法,从专利网络结构、专利知识流和专利中心度三个维度研究纳米技术创新演化路径,进而确定我国纳米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在专利数量上已成为纳米大国,纳米科研组织逐渐从知识引入者向知识输出者转化。认为我国在纳米技术产业的主体是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企业方面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产业处于由基础科学和技术导向型向应用型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结合我国、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研究项目的组织与实施、研究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及研究成果的获得与影响等各方面对中科院在我国纳米科技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中科院乃至我国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未来纳米科技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